税务自查及应对策略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5455071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DF 页数:200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务自查及应对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00页
税务自查及应对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00页
税务自查及应对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00页
税务自查及应对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00页
税务自查及应对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务自查及应对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务自查及应对策略(2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一、2010年税务检查的环境与动向二、企业税收自查类型与常见的自查内容三、增值税检查要点及应对策略四、营业税检查要点及应对策略五、企业所得税检查要点及应对策略六、个人所得税检查要点及应对策略第一部分2010一2010年税务检查的环境与政策二.2010年税收检查政策企业应注意的事项三. 2010年汇算对今后企业汇算的影响第一部分 2010年税务检查的环境 与动向一、2010年税务检查的环境与政策(一声势浩大亦称“稽查风暴年”。继2009年2月5日国税总局下发关于开展2009年税收 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99号和关于开展大型企业集团税收自查工作的通知稽便 函200935号决定对银行

2、、保险、通信、发电和石油 化工等五个行业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或分支机构开展税收 自查工作。2010年又出台了关于开展2010年 税收专项检查工作的通 知国税发201035号明确了检查项目。1、行业性税收专项检查 1指令性检查项目 房地产及建筑安装业 药品经销行业 交通运输业。 非居民企业纳税情况。 2指导性检查项目营利性医疗及教育培训机构 年所得额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纳税 情况 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开展的其他项目。2、区域税收专项整治 各地税务机关要对辖区内税收秩序相对混乱、税收违法 行为比较集中的地区组织开展区域税收专项整治。重点关 注虚开交通运输发票和骗取出口退税违法犯罪活动。税务

3、 总局将选择问题较多、影响面较广且处理难度较大的重点 地区进行督办或直接组织查办。3、重点税源企业专项检查 1税务总局统一部署对部分重点税源企业及其分支机构 的税收检查。 2税务总局统一选择50至100户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开 展以税收自查为先导的专项检查工作。(二进一步推进分级分类稽查结合税务 稽查工作规程有关规定合理设定纳税人分 类标准确定不同层级稽查部门的工作职责 加大稽查执法力度三继续推行税收自查、抽查和重点检查相 结合的方法不断完善税收自查的相关工作制 度促进纳税人自觉提高税法遵从度四健全国税局、地税局协作机制尽可能 实施联合检查提高执法效能(五)全国联网信息共享。共同发文自查报告分别

4、备案同时上报上 级稽查局及时通报各地自查信息反馈信息 督促自查统一明确政策六加强与公安、海关等部门的合作健全 税警协作机制打击骗取出口退税工作部际协 调机制共同打击各类税收违法犯罪活动七实行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 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二、.2010年税收检查政策企业应 注意的事项1、加强执法的规范性国税发201055号粤国税发 2010128号 :穗国税发2010223号2、注重税务检查的人性化 国税函【2010】79号、3、充分维护纳税人的权利国税发201011 公告2009年 第1号4、注重证据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完整性2 010公告 4号5、把税务检查和企业的经营模式 结合起来20

5、10公 告2号和17号6、税收优惠政策享受必须符合条件7、关注境外所得纳税2010公告1号三、 2010年汇算对今后企业汇算 的影响1、对关联企业的关注度从国际走向国内2、不合理商业安排的检查逐渐深化商业目的原则如果商业安排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避税则交 易行为是合理的如果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税 收利益并且没有这些税收利益就不会进行这 项交易则交易行为是不可接受的也称不合 理的商业安排滥用法律或者缺乏经济实质或者以合法形式掩盖虚假交易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七条 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 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 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

6、条例第一百二十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七条所称 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是指以减少、免除或者 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特别纳税调整办法第九十四条 税务机关应按照经济实质对企业 的避税安排重新定性取消企业从避税安排获 得的税收利益。强调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有可能改变税法 直接的适用范围3、发票开具和取得的合法性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启用新版普通发票的公 告国家税务局2010年第1号公告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地方税务 局普通发票简并票种统一式样工作实施方案 的通知粤地税发201089号4、经营模式的调整 5、理清会计主体6、 结合十二五期间的产业布局关注优惠政 策的享受第二部分一企业税收自查的形式1日

7、常纳税自查2专项稽查前的纳税自查3汇算清缴中的纳税自查二纳税人自查的基本内容1.不同行业的常见问题列举及出现的主要原因2、自查的基本内容1企业经营链与纳税链一致性自查2涉税备案资料完整性自查3涉税帐务处理的合理性及合法性自查4合同涉税的风险自查5纳税策划项目的风险点自查一、企业税收自查的形式1日常纳税自查纳税人在日常纳税自查时应自查税务 登记情况发票领购、使用、保存情况纳税 申报、税款缴纳情况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有 关涉税情况等。2专项稽查前的纳税自查税务机关根据特定的目的和要求往往 需要对某些特定的纳税人或对纳税人的某些 方面或某个方面进行专项稽查如发票稽查、 个人所得税稽查、企业所得税稽查、

8、某特定行 业的稽查等。税务机关实施专项稽查一般采 取责成纳税人自查和税务机关重点稽查相结合 的形式。凡属于责成自查对象的纳税人均应在 规定的自查期限内根据税务机关制定的自查 提纲、自查内容以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认 真进行自查填写【责成自查报告表】连同 有关资料上报税务机关。3汇算清缴中的纳税自查纳税人可以通过阅读税法公告、税法资 料参加税法辅导、培训向税务机关咨询等 方式了解、掌握所涉及税收的政策并在规 定的时间内自责自纠。2010年税务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根源1、对税收政策掌握不全、理解不到位主要表现为1新旧政策衔接环节的风险2政策的边界把握不清如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划分标准的绝对性小型微利企

9、业的条件高新技术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主体纳税区别等2、企业自身 会计核算和税法的衔接、以及与外部单位 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一不同行业的常见问题列举1、发票问题 违法使用发票恶意虚开发票 非法代开发票2、利用假海关完税凭证偷税3、收入账外经营或挂往来4、骗取税收优惠偷税5、推迟确认收入、拖欠税款6、主体不清7、往来款项混乱8、存货帐实不符9、货、票、款不一致10、成本费用列支不规范11、进行税额抵扣不准确12、纳税人身份划分不清13、混合行为和兼营行为界限不清14、扣缴义务把握不准-11企业经营链与纳税链一致性自查2涉税备案资料完整性自查纳税人享受备案类减免税应提请备案经税 务机关登记备案后自登记备

10、案之日起执行。 纳税人未按规定备案的一律不得减免税。参考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 发2008111号 关于印发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 的通知国税发2005129号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问题的通知粤国税发20103号3涉税帐务处理的合理性及合法性自查1增值税帐务处理自查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销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2营业税帐务处理自查一般营业税处理特殊行业预缴的处理3涉税帐务处理的合理性及合法性自查3企业所得税帐务处理自查一般处理借所得税费用倒挤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 异转销时计入贷方贷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应纳税暂时性 差异转销

11、时计入借方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按应纳税所 得额 预缴处理3涉税帐务处理的合理性及合法性自查4其它税种帐务处理自查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使用 税4经济合同通常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基础和前 提经济合同一旦履行必将产生纳税义务。企业在 签订经济合同时往往只关注双方的权利、义务及法律 风险却很少关注涉税条款的描述。 负责起草合同的律师或企业有关部门往往并不知晓 税法是如何规定的。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许多纳税争 议均源于经济合同中涉税条款的不明确。税收政策多 如牛毛一旦税务机关认定错误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将得不到保护。如果不对经济合同的涉税条款事前审 核将给公司带来重大损失。

12、 需要财务人员重新对 2010年的涉税合同进行自查。其涉税合同主要包括41日常购销合同自查如混合销售业务涉 税分析 价外费用涉税分析 结算方式涉税分析 特殊购销方式涉税分析 让利促销与返利业务 涉税分析。2投资合同分析3股权重组合同分析4资产转让与租赁合同分析5债务重组合同分析6集团管理费用分摊协议规章涉税风 险分析建议合同和纳税关系处理妥当5纳税策划主要有两大风险经营过程中 的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税收政策变 动风险。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纳税策划具有主观性 纳税策划成功 的概率与纳税人的业务素质成正比。全面掌握 税收、财务、会计、法律等方面的政策和技能 有一定的难度。52纳税策划具有条件性

13、条件包括一是纳税 人自身的条件主要是纳税人的经济活动二是外部 条件主要是纳税人适用的财税政策。财税策划的过 程实际上是纳税人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对财税政 策的灵活运用有时是利用政策的优惠条款有时是 利用政策的弹性空间而纳税人的经济活动与财税政 策等条件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应该经常进行纳税 策划条件的自查。3纳税人与税务机关权力责任的不对称 表现 为主体双方是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另外 税收征管法中赋予税务机关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和在税收征管中“程序法优于实体法”的规定。54纳税策划存在征纳双方的认定差异 纳税策划针对的是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行为。 而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都有其特殊性而且

14、策划方案的确定与具体实施都由纳税人自己 选择税务机关并不借入其中策划方案是否 会成功能否给企业带来税收上的利益很大 程度取决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策划方案的认定。 如果纳税人所选择的方法并不符合税法精神 诸如一些“打擦边球”的做法税务机关可能 会视其为避税甚至当做是偷逃税所以提 醒纳税人自查时要注意政策的变化和调整。第三部分增值税常见问题及稽查2010年增值税征管方面 重点1)继续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措施2推行农产品增值税改革规范农产品进 项税额抵扣3建立增值税纳税评估工作机制的有效途 径完善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先评估后退税管 理措施4)加强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抵扣管理 与海关部 门共同推行海关专

15、用缴款书“先比对、后抵扣”管理办法。 由海关向税务机关传递专用缴款书电子信息将“先抵扣、 后比对”调整为“先比对、后抵扣”。在总结试点经验的 基础上力争今年内全面推行海关缴款书“先比对后抵 扣”管理办法5贯彻执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办法 做好增值税普通发票印制、发放等管理工作做好日 常的增值税纳税评估工作。6进一步完善进出口税收政策优化出口退税率结 构继续推进出口退税信息化建设完善出口退税系 统与综合征管系统数据共享开展出口退税“税库银” 联网工作加强与海关建立加工贸易电子数据联网 建立全国出口退税审核特别关注信息库积极开展出 口退税预警评估探索建立出口退税预警指标体系 严格出口退税日常审核工作进一步提高审核工作效 率及时准确地办理出口退税大力防范和打击出口 骗税活动。选制全面提高货物劳务税工作水平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17一、纳税人常见问题1、两种纳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