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考试精品题解名词解释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448418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学考试精品题解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刑法学考试精品题解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刑法学考试精品题解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刑法学考试精品题解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学考试精品题解名词解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刑法学刑法学:就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 任和刑罚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就是刑及其所规定的 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2.刑法刑法: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3.刑法体系刑法体系: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 4.刑法解释刑法解释: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5.立法解释立法解释:是由立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6.学理解释学理解释:是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 研单位或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 它不具有法律效力。 7.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是指由国家最高司法机关依据法律的授 权对刑法规定的含义所作的说明。 8.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行为之定罪

2、处刑,以行为时法律有 明文规定者为限。 9.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 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10. 刑法空间效力刑法空间效力: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 11. 属地原则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 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 在本国领域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 12. 属人原则属人原则: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 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 刑法。 13. 保护原则保护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凡侵害本国国 家或公民利益的,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 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内还是

3、外,都适用。 14. 普遍原则普遍原则:以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标准,凡 发生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侵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犯 罪,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 地在本国还是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15. 刑法溯及力刑法溯及力: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 审判或判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16. 从旧原则从旧原则:按照行为时的旧法处理,新法没有溯及 力。 17. 从新原则从新原则:按照新法处理,新法有溯及力。 18. 从新兼从轻原则从新兼从轻原则:新法原则上有溯及力,但旧法不 认为是犯罪或处刑较轻的,则按旧法处理。 19. 从旧兼从轻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新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

4、新法 不认为是犯罪或处刑较轻的,按新法处理。 20. 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 危害性其程度,而为该待业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 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21. 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 的社会关系,是行为构成犯罪的必备要件之一。 22. 一般客体一般客体:是:是指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即我国 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整体。 23. 同类客体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我国 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24. 直接客体直接客体:指某一种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而为我因 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25. 犯罪对象犯罪对象

5、: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物。 26. 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 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27. 危害行为危害行为:指行为人在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 会的身体动静。 28. 作为作为:指行为人积极的身体动作,实施刑法规范 所禁止的行为,即不当为而为之。 29. 不作为不作为: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 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 而未做的情况。 30. 危害结果危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给客体所造成的损害。 31. 犯罪主体犯罪主体: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 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32. 刑事责任能力刑事

6、责任能力: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并承担刑事责 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 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33. 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 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 达到的年龄。 34. 犯罪特殊主体犯罪特殊主体:指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 责任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或状态。35. 自然身份自然身份:是指因自然因素所赋予而形成的身份。36. 法定身份法定身份:是指基于法律赋予而形成的身份。 37. 定罪身份定罪身份:即决定刑事责任存在的身份,又称犯 罪构成要件的身份。 38. 量刑身份刑身份:即影响刑事责任程度的身份,又称为 影响刑罚轻

7、重的身份。 39. 单位犯罪单位犯罪:是指由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40. 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行为及危害社会 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41. 犯罪的故意犯罪的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 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 主观心理态度。 42. 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可能 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 心理态度。 43. 间接故意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 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 度。 44. 犯罪的过失犯罪的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

8、己的行为可能 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预见, 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 45. 过于自信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 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 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46. 疏忽大意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 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 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47. 意外事件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是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 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 因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 48. 犯罪目的犯罪目的:指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 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

9、度。 49. 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 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内心起因。 50. 假想犯罪:假想犯罪:是指行为人的行为依照法律并不构成 犯罪,但行为人误认为构成犯罪,即刑法理论上 通常所说的“幻觉犯” 。 51. 假象不犯罪:假象不犯罪:是指行为在法律上规定为犯罪而行为人却误认为不犯罪。 52. 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 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 损害行为。 53. 防卫过当防卫过当: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 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54. 特别防卫权特别防卫

10、权:是指公民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所实施的 正当防卫行为,没有必要限度的限制,对其防卫行 为的任何后果均不负刑事责任。 55. 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 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 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56. 避险过当避险过当:指紧急避险起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 的危害和行为。 57.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指故意犯罪在犯罪过程的不同 阶段由于各种原因而停止下来所呈现的不同状态。 58. 犯罪既遂犯罪既遂: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 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59. 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

11、创造条件的 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 犯罪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60. 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 实行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 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61. 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 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 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62. 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指二个共同故意犯罪。 63. 主犯主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在共 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64. 从犯从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 子。 65. 胁从犯胁从犯:指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 6

12、6. 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故意教唆他人犯罪的人。 67. 首要分子首要分子:是指聚众犯罪行的聚首,是犯罪的组织 者,策划者和指挥者。 68. 想象竞合犯想象竞合犯:也称想象数罪、想象并合犯,是指实 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不同罪名的犯罪形态。69. 结果加重犯结果加重犯:亦称加重结果犯,是指实施基本犯 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法律规定的基本犯 罪构成要件结果以外的加重结果,刑法对其规定了 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 70. 继续犯继续犯:也称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之 时直到其构成既遂后,且通常在既遂之后至犯罪行 为终了的一定时间内,该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 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

13、罪形态。 71. 连续犯连续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 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 罪形态。 72. 牵连犯牵连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而方法行为或结 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 73. 吸收犯吸收犯:指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因其所符合 的犯罪构成之间具有特定的依附与被依附关系,从 而导致其中一个不具有独立性的犯罪,被另一个具 有独立性的犯罪所吸收,对行为人仅以吸收之罪论 处,而对被吸收之罪置之不论的犯罪形态。 74. 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刑事法律的规定,因实施犯罪行为而 产生的,由司法机关强制犯罪者承受的刑事惩罚或单纯否定性法律评价的负担。 75.

14、刑罚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 人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强制性制裁 方法。 76. 刑罚目的刑罚目的:是国家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的目的, 是国家刑事立法采用刑罚作为对付犯罪现象的强 制措施及其具体适用和执行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77. 特殊预防特殊预防:是指防止犯罪人本人重新犯罪。 78. 一般预防一般预防:是指预防尚未犯罪的人实施犯罪。 79. 主刑主刑:又称基本刑,是指只能独立适用的主要刑 罚方法。 80. 管制管制:指对犯罪人不予关押,交由公安机关依靠 群众监督执行,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81. 拘役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就近执行并 实行劳动改造的刑

15、罚方法,他是一种半封闭式的 短期自由刑。 82. 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人身 自由,强制其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进行劳动并 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83. 无期徒刑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强制其 在监狱进行劳动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84. 死刑死刑:剥夺犯罪人生命的一种刑罚方法。 85. 附加刑附加刑:又称从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86. 罚金罚金:是指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的金 钱的刑罚方法。 87. 没收财产没收财产:指将犯罪人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 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88. 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

16、管理与政 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89. 驱逐出境驱逐出境:指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 境的刑罚方法。 90. 刑罚裁量刑罚裁量:指人民法院根据行为人所犯罪行及刑 事责任的轻重,在定罪并找准法定刑的基础上, 依法决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 刑度或者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审判活动。91. 刑罚裁量情节刑罚裁量情节:是指有刑事法律规定或认可的定 罪事实以外的,体现犯罪行为社会危害程度和犯 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大小,据以决定对犯罪人是否 处刑以及处刑轻重所应当或可以考虑的各种具体 事实情况。 92. 法定情节法定情节:指刑法明文规定的在量刑时应当予经 考虑的情节。 93. 酌定情节酌定情节:指在法定刑幅度内从轻或从重处罚的 情节。 94. 累犯累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 执行完毕或郝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 罪的犯罪人。 95. 自首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归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 行的行为。 96. 数罪并罚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定 罪量刑,并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和方法,决定应 当执行的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