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环保状况调查报告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437375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淇河环保状况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淇河环保状况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淇河环保状况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淇河环保状况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淇河环保状况调查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淇河环保状况调查报告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张御清摘要摘要作为华北地区唯一一条没有被污染的河流,淇河何以在工业化的大潮中独善其身?对淇河环保的认知过程经历了无视到重视,欠开发把淇河从工业化的起步中拯救出来,循环经济的试行为淇河罩上了一层防护膜,旅游产业与环保工程的结合把主动加强淇河环保推向了高峰。本次调查采取搜集资料与实地考察的方法,探究淇河环保的奥秘,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点,为经济与环保均衡发展探寻良策。淇河是鹤壁人民的母亲河,她历史悠久, 诗经中直接涉及淇河的多达 6 首,仅次于黄河,淇河入豫后经辉县市、林州市、浚县、淇县,鹤壁境内是淇河最秀美的河段,河水清澈见底,纯净甘甜,是河南,乃至

2、华北地区唯一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那么它未被污染的秘密何在呢?淇河的环保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鹤壁工业化的起步发展阶段,鹤壁工业化发展程度较低,1957 年才建市,围绕当地的煤矿开始以矿业为主导的工业化,但煤矿区处在鹤壁北部,因此鹤壁工业与城市也集中于北部,淇河流经的南部开发不够,淇河也避免了此类污染;淇县西部的铁西地区土壤贫瘠,难以进行农业开发,一片荒芜,当地人称为“上荒” ,因此淇县的工业主要布局在铁西地区,工业污水就近排放入护城河,流入东南方向的共产主义渠;浚县只在西部边界处存在一小截河段,位置偏远,浚县的工业主要布置在中东部地区,从县域中部穿过的卫河代替淇河成为工业化的牺牲品。在当

3、时的环境下并未有人特别注意到淇河的环保问题,但十分巧合的是三个区域的工业化都未接触到淇河流域,等当地人把已开发地区的一切都污染透了,仍发现工业不如人,农业不如人,他们回头一看,原来还有一条清澈的淇河,它这时候已经成为河南省唯一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了,淇河就成了鹤壁人民的骄傲了。为了维持这河南唯一未被污染河流的地位,淇河的环保问题开始得到重视,淇河的环保开始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淇河环保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鹤壁的新区开发时期。从 2000 年市直机关搬迁到开发区,南部的淇河流域进入高速开发阶段,但环保意识已经深入人心,特别是 2005 年鹤壁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鹤壁的煤炭、电力、水泥、

4、金属镁、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循环链将废物基本上“吃干榨净”了,比如鹤壁最大的企业鹤煤集团,煤炭收入只占总营业收入的 40%以下,循环经济将炼矸石、瓦斯、矿井水等煤炭工业“三大害”变为宝;2005 年淇县的淇北新区开始建设,由于 2002 年对排污大户的大用集团新闻曝光和经济处罚,淇县开始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关停一大批污染企业,在新区招商中坚持不引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循环经济保证了在新区开发时期淇河的环保力度,淇河常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淇河环保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是正在展开的工程环保阶段。鹤壁从对淇河的保护从被动防护进入主动出击,主动建设一系列的生态环保工程。从淇河疏浚减漏工程建设开始,到 201

5、0 年竣工,通过建设高村橡胶坝、河道清理疏浚减漏、河底填土碾压减漏、河岸护坡防渗等工程措施,淇河原有湿地扩大,形成许沟湿地和石河岸湿地两大湿地景观,生态环境得到强有力的保护,也为鹤壁市带来新的旅游资源。鹤壁市把淇河的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开始规划打造一座面积约 35 平方公里总体构架为一带、两轴、六区的淇河生态区。去年 11 月 23 日淇河生态保护区十大重点工程在淇河湿地公园举行集中开工仪式,副市长史全新提出“一切从保护出发,一切为了保护”的原则。总投资 21.6 亿,分别为淇河湿地涵养工程、生态公园、生态植物园、下庞村生态社区建设、生态商务服务中心、寒坡洞拦河坝工程、生态会议休闲中心、道路系统工程。我相信这一系列工程定将让淇河环保成就继续下去。从淇河环保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鹤壁人的环保意识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发展的原因还是宣传,尤其是人们对所处环境恶化的切身体会,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个血的教训,因此当人们发现水质仍良好的淇河时,立即采取措施保护了它。其后循环经济的发展则解决了长期以来经济与环境难以协调的问题,为淇河环保和鹤壁经济的齐头并进探索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的建设向我们透露了一种这样的科学发展理念,经济推动环保,环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