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复习导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436295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复习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复习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复习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复习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复习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复习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n/djcwsb1994九年级上册历史科第一,二单元复习九年级上册历史科第一,二单元复习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第 1 课课 人类的形成人类的形成 一、人类的出现 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 。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 “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 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能人” ;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中国元谋人和 北京人北京人、 (印度爪哇人) ;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中国丁村人、 (德国尼安德特人) ; 晚期

2、智人:中国山顶洞人中国山顶洞人、 (法国克罗马农人) 。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 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 果。果。 二、氏族社会 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

3、起来,男子 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 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 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第第 2 课课 大河流域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 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公元前公元前 3500 年,尼罗

4、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公元前 3500 年,年, 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公元前公元前 6 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 灭亡。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 1、公元前公元前 3500 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cn/djcwsb19942、公元前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

5、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 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 1、公元前公元前 2500 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 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 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印度的等级制度 统治阶级:婆罗门婆罗门(祭司、贵族) 、刹帝利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 ; 被统治

6、阶级:吠舍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首陀罗首陀罗(被征服 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 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 不良影响。不良影响。 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答: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河水河水 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 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第第 3 课课 西

7、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 一、公元前公元前 2000 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 二、雅典城邦的繁荣 1、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2、政治:伯利克里扩、政治:伯利克里扩 大公民的全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大公民的全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3、 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三、斯巴达城邦的繁荣 1、经济:斯巴达地处内陆,以农业为主;经济:斯巴达地处内

8、陆,以农业为主;2、政治:少数奴隶主贵族专制;、政治:少数奴隶主贵族专制; 3、文化:崇尚武力,注重军事训练。、文化:崇尚武力,注重军事训练。 四、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建立时间:公元前 509 年) 1、布匿战争: 时间:公元前 3 世纪至前 2 世纪;原因:争夺地中海霸权;对战国 家:罗马迦太基 2、西罗马的灭亡和罗马帝国的建立 背景:公元前公元前 1 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再也无力统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再也无力统 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 过程:公元前公元前 49 年,凯撒夺取政权年,凯撒夺取政权屋大维

9、在公元前屋大维在公元前 27 年独揽国家年独揽国家 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五、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395 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 年,西罗马年,西罗马.cn/djcwsb1994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了,标志着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了,标志着西欧的奴隶社会历 史随之终结。史随之终结。第二单元第二单元第第 4 课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日本 1 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

10、现奴隶制国家。大和不断征服扩张,于 5 世纪统 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时间:7 世纪中期) 1、背景: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 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势在必行。 2、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 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 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意义:大化改新是日

11、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三、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伊斯兰教的诞生(穆罕默德) 1、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 家。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 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 建立统一的国家。 2、过程: 610 年,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并在麦加传教年,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并在麦加传教622 年,穆罕默德带领教年,穆罕默德带领教 徒出走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徒出走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630 年,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年,穆罕默德兵

12、临麦加城下, 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32 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第第 5 课课 中古欧洲社会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欧洲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的兴起:5 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 上建立起法兰克王国。 2、查理马特改革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级制度 内容:8 世纪前期,查理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 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3、特点:西欧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

13、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西欧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 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 4、罗马教会的地位及影响: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 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地理位置: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 销售产品的地方。.cn/djcwsb19942、著名代表城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英国的曼彻斯特。 3、意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在西欧城市重新

14、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 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 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1、繁荣:拜占廷帝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 在这里保存下来。著名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2、衰落: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外 族入侵;专制统治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3、灭亡:15 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 廷帝国终于灭亡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