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12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二)能力训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435907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12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二)能力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国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12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二)能力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国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12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二)能力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国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12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二)能力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国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12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二)能力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12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二)能力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12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二)能力训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212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2 2)1. (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 2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A当F3mg时,A相对B滑动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g1 2答案 BCD解析 当A、B整体将要相对地面滑动时有F(2mm)gmg,即当 03mg时,A相对B向右做加速运动,B相对地面也向右加速,A 错误,C 正确。当Fmg时,A与B共同的加速度5 2ag,B 正确。F3mg时,取物块B为研究对象,物块B的加

2、速度最大为F32mg 3m1 3a2g,D 正确。2mg32mg m1 22(2017江西两校联考)(多选)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磁铁A、B分别位于铁质车厢竖直面和水平面上,A、B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小车静止时,A恰好不下滑。现使小车加速运动,为保证A、B无滑动,则( )2A速度可能向左,加速度可小于gB加速度一定向右,不能超过(1)gC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gD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1)g答案 AD解析 当小车处于静止时,A恰好不下滑,此时mgfFN,要保证A静止,则A与小车之间的弹力不能减小,所以加速度一定向左,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竖直方向上受到小车的支持力、重力和吸引力,

3、水平方向的摩擦力提供B的加速度,要保证B静止,则受到的摩擦力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ma(mgFN),解得a(1)g,D 正确。3(2017淮安期末)将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且与杆夹角为的拉力F,使圆环以加速度a沿杆运动,则F的大小不可能是( )A. B.mamg cossinmamg cossinC. D.ma sinmg sin答案 C解析 对环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弹力和摩擦力。其中弹力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也可能等于 0。(1)若环受到的弹力为 0,则:Fcosma,Fsinmg解得F或F。

4、mg sinma cos(2)若环受到的弹力的方向向上,则:Fcos(mgFsin)ma所以F。mamg cossin3(3)若环受到的弹力的方向向下,则:Fcos(Fsinmg)ma所以F。mamg cossin所以 A、B、D 可能,C 不可能。4.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 2m的四个木块A、B、C、D,其中A、C两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mg。现用水平拉力F拉D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A、C轻绳的最大拉力为( )A. B. C. D3mg3mg 53mg 23mg 4答案 C解析 设整体加速度为a,对B木块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只受静

5、摩擦力作用,Ff12ma对A、B、C三个木块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只受静摩擦力作用,Ff24ma由于A、B间和C、D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都为mg,且Ff2Ff1,所以整体加速度增大时,C、D间的静摩擦力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取Ff2mg再对A、B两木块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只受绳的拉力作用,有FT3ma由得FT,C 正确。3mg 45将一轻质弹簧竖直立在水平面上,当在其上端放上托盘Q时,平衡时弹簧缩短了 3 cm;当将一个物块P轻轻放在托盘中,待系统平衡后,弹簧又缩短了 2 cm;如果此时在P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待系统再次平衡后,弹簧又缩短了 2 cm,如图所示。若在此时突然撤

6、去力F,则(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 )A刚撤去力F瞬间,物块P的加速度大小为 0.4gB刚撤去力F瞬间,物块P的加速度大小为 0.8gC撤去力F后,物块P、Q共同向上运动 5 cm 后分离D撤去力F后,物块P、Q共同向上运动 7 cm 后分离答案 A4解析 当在其上端放上托盘Q时,平衡时弹簧缩短了 3 cm,则m1gkx1,当将一个物块P轻轻放在托盘中,待系统平衡后,弹簧又缩短了 2 cm,此时m1gm2gk(x1x2),撤去F后,k(x1x2x3)(m1gm2g)(m1m2)a;联立代入数据得a0.4g,故 A 正确,B错误;由于在物块P上施加力F之前,弹簧已经压缩了

7、5 cm,撤去力后,P与Q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是一个弹簧振子系统,其振幅大小等于再次的压缩量,即 2 cm,所以PQ向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 4 cm,PQ不可能会分离,故 C、D 错误。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着A、B两个物体。A、B紧靠在一起,其质量分别为mA3 kg,mB6 kg,推力FA作用于A上,拉力FB作用于B上,FA、FB大小均随时间而变化,其规律为FA(122t) N,FB(62t) N。问从t0 开始,到A、B相互脱离为止,A、B的共同位移是多少。答案 9 m解析 FA、FB的大小虽随时间而变化,但F合FAFB18 N 不变,故开始一段时间内A、B共同做匀加速运动,A、B分离

8、前,对整体有:FAFB(mAmB)a 设A、B间的弹力为FAB,对B有:FBFABmBa由于加速度a恒定,则随着t的增大,FB增大,弹力FAB逐渐减小,当A、B恰好分离时,A、B间的弹力为零,即FAB0将FA(122t) N,FB(62t) N 代入得:a2 m/s2。结合得:t3 s。A、B相互脱离前共同位移为:xat2,1 2代入数值得:x9 m。7静止在水平面上的A、B两个物体通过一根拉直的轻绳相连,如图所示,轻绳长L1 m,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8 N,A的质量m12 kg,B的质量m28 kg,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现用一逐渐增大的水平力作用在B上,使A、B向右运动,当F增

9、大到某一值时,轻绳刚好被拉断(取g10 m/s2)。(1)求绳刚被拉断时F的大小;(2)若绳刚被拉断时,A、B的速度为 2 m/s,保持此时的F大小不变,当A的速度恰好减小为 0 时,A、B间的距离为多少?答案 (1)40 N (2)3.5 m5解析 (1)设绳刚要被拉断时产生的拉力为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物体有Tm1gm1a代入数值得a2 m/s2。对A、B整体F(m1m2)g(m1m2)a代入数值得F40 N。(2)设绳断后,A的加速度为a1,B的加速度为a2,则a12 m/s2m1g m1a23 m/s2Fm2g m2A停下来的时间为t,则t1 sv a1A的位移为x1,则x11 m

10、v2 2a1B的位移为x2,则x2vta2t23.5 m1 2A刚静止时,A、B间距离为 xx2Lx13.5 m。8如图所示,一条轻绳上端系在车的左上角的A点,另一条轻绳一端系在车左端B点,B点在A点的正下方,A、B距离为b,两条轻绳另一端在C点相结并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轻绳AC长度为b,轻绳BC长度为b。两条轻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 2mg。2(1)轻绳BC刚好被拉直时,车的加速度是多大?(要求画出受力图)(2)在不拉断轻绳的前提下,求车向左运动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大。(要求画出受力图)答案 (1)g 见解析图甲 (2)3g 见解析图乙解析 (1)轻绳BC刚好被拉直时,小球受力如图甲所示。因

11、为ABBCb,ACb,2故轻绳BC与AB垂直,45。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ma可得ag。6(2)小车向左的加速度增大,BC绳方向不变,所以AC轻绳拉力不变,BC轻绳拉力变大,BC轻绳拉力最大时小车向左的加速度最大,小球受力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Tmmgtanmam因FTm2mg,所以最大加速度为am3g。9. (2017西安长安区联考)(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1 kg 的物块A停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外力F,使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已知外力F随时间t(单位为 s)的变化关系为F(62t) N,则( )A在t3 s 时,物块的速度为零B物块向右运动的

12、最大速度为 9 m/sC在 06 s 内,物块的平均速度等于 4.5 m/sD物块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大于 27 m答案 BD解析 水平面光滑,物块所受的合力等于F,在 03 s 内,物块的受力一直向右,一直向右做加速运动,可知 3 s 时速度不为零,故 A 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62t,at图线如图 1 所示,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可知最F m大速度变化量为 v 63 m/s9 m/s,可知物块向右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9 m/s,故 B1 2正确。物块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 2 所示,由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位移x 69 m27 m,则平均速度 m/s4.5 m

13、/s,故 D 正确,C 错误。故选 B、D。1 2vx t27 6710(2016四川高考)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竖直平面内,制动坡床视为与水平面夹角为的斜面。一辆长 12 m 的载有货物的货车因刹车失灵从干道驶入制动坡床,当车速为 23 m/s 时,车尾位于制动坡床的底端,货物开始在车厢内向车头滑动,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了 4 m 时,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38 m,再过一段时间,货车停止。已知货车质量是货物质量的 4 倍,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4;货车在制动坡床上运动受到的坡床阻力大小为货车和货物总重的 0.44 倍。货物与货车分别视为小

14、滑块和平板,取 cos1,sin0.1,g10 m/s2。求:(1)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制动坡床的长度。答案 (1)5 m/s2 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 (2)98 m解析 (1)设货物的质量为m,货物在车厢内滑动过程中,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0.4,受摩擦力大小为f,加速度大小为a1,则fmgsinma1fmgcos联立以上二式并代入数据得a15 m/s2a1的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2)设货车的质量为M,车尾位于制动坡床底端时的车速为v23 m/s。货物在车厢内开始滑动到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s038 m 的过程中,用时为t,货物相对制动坡床的运动距离为s2。货车受到制动坡

15、床的阻力大小为F,F是货车和货物总重的k倍,k0.44,货车长度l012 m,制动坡床的长度为l,则MgsinFfMa28Fk(mM)gs1vta1t21 2s2vta2t21 2ss1s2ll0s0s2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l98 m。11. (2017湖北宜昌统考)如图所示,质量为 1 kg 的小球穿在固定的直杆上,杆与水平方向成 37角,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0.5。小球在竖直向上的大小为 20 N 的拉力F作用下,从离杆的下端 0.24 m 处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经过 1 s 撤去拉力,g取 10 m/s2,sin 370.6,cos370.8.求:(1)小球沿杆上滑的加速度大小;(2)小球沿杆上滑的最大距离;(3)小球从静止起滑到杆的下端所需的时间。答案 (1)2 m/s2 (2)1.2 m (3)2.4 s解析 (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sin37(Fmg)cos37ma1解得小球上滑的加速度大小a12 m/s2。(2)根据运动学规律有v1a1t121 m/s2 m/sx1a1t 212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