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四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二散文阅读课时达标38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435870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四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二散文阅读课时达标38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四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二散文阅读课时达标38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四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二散文阅读课时达标38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四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二散文阅读课时达标38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四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二散文阅读课时达标38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四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二散文阅读课时达标3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四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二散文阅读课时达标3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十二专题十二 散文阅读散文阅读课时达标课时达标 3838一、(2018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碱蓬草胡修江秋天是属于陶渊明的。金秋的菊花开放时,天空蓝得像一个童话,于是人们就登上高坡。高坡上满是文人的诗情,亲朋们精致的思念。而此时,我的心灵却被一丛丛红红的野草完全占据了。乡人说,那是碱蓬草,是沿海滩涂特有的一种植被,也叫碱蓬菜。说它是菜,是怀了亲切;说它是草,是因为野生野长。五月长出新芽时,草叶还翠绿如滴,然后由于生长在海陆之间,潮来潮往间,叶子就逐渐开始变红了,九、十月间,简直是漫滩遍野的红。它喜欢盐碱地,喜欢和海浪亲吻,丛丛簇簇,扎根于荒凉,向翱翔的海鸥

2、铺展野性的美丽。碱蓬草生长在海滩上,一年又一年,蛮横、执着,看惯的人觉得是顺理成章,初到的人觉得惊讶神奇。我虽不是伴着碱蓬草长大的,但也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所以,我和它就有了一种若即若离的默契,它正适合我的细细阅读。暂时的逃离城市,既非归隐,也非从俗,就是想在作秀般的喧扰中寻到一点朴实的宁静。登高赏菊,很多人是因为陶渊明,似是一种硬造的文人情结,我不想这样。陶渊明的归隐,因着文人的清高,并非本愿,乃逃禄而归耕,不论外表装饰得如何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着人生,非常痛苦。他种的豆从来就长不好,草长得太茂盛;他的田园就像一个装饰好背景的舞台,一个人粉墨登场,耕种就是演戏了。但当你面对这

3、一丛丛犹如红色的地毯般一直铺到天边的碱蓬草时,你就会直面最朴素的生命诠释:自然。你能炫耀一种坚强么?坚强是在不适合自己的环境中的勇敢生存,碱蓬草不是,它就适合盐碱地,土地肥沃,就会死亡。你能赞美一种热情么?热情是无时无刻不在的青春的涌动,碱蓬草不是,秋天过后就会凋萎。当年在大沽河边,英雄战死在疆场,鲜血染红了大地,也染红了河岸海边的漫山遍野的碱蓬草,从此野草涂上了英雄的光辉。今天,理想主义的时代渐渐远离我们而去,但草却依然在顽强地生长,铅华洗尽,本色如初。20 世纪 60 年代, “瓜菜代”的岁月,碱蓬草成为救命草。滩边的渔民村妇采来碱蓬草的籽、叶和茎,掺着玉米面蒸出来红草馍馍,几乎拯救了一整

4、代人。今天,也不会再有人会钟情于它,只有一些都市人,在厌倦了生猛海鲜、大鱼大肉后,买上一两个碱蓬菜的包子,调节一下已被油腻堵塞的肠胃。碱蓬草依旧鲜红亮丽,依旧春天发芽,秋天枯萎。它能觉出自己地位的变化、曾经的荣辱么?草木无情,多情的只是人类自己,但往往又是自作多情。草依旧是草,就如同人依旧是人。碱蓬草环绕的,是一处处的养虾池,那些赤脚的农民经常从碱蓬草上走过,每一天夕阳坠落的时候,家人送来饭菜,一家人就这样在晚霞的余晖中享受着最平常的幸福。为了看虾,他们晚上经常睡在只能放下一张床的小屋中,夜风吹送,送来大海的涛声,与之相2伴的就是这丛丛的碱蓬草,一生的匆忙岁月,几世的艰辛劳碌,都融进瞬间的永恒

5、中了。他们说,这里没什么风景。风景就是每天一如既往的生活。如今,对都市人而言,单纯玲珑的风景已经不再具有太大的诱惑,粗犷与坦荡反倒吊足了一些人的胃口。于是更多的人开始走马观花般地浏览“荒凉” ,对此,我只想说,向往一种勾人魂魄的旅程的同时,不要玷污了一份朴拙、一份厚重。对于那丛红草,我也只是一个过客,回归都市,心依旧茫然,脚步依然匆忙。该忘掉的就忘掉吧,不能忘怀的,就存在心底,一切随缘,自由地生长吧。(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C C )A文章开篇以金秋时节,人们登高赏菊,抒发诗情、思念开头,既与下文关于“文人情结”的议论相呼应,又暗示碱蓬草从未被人们

6、关注。B碱蓬草的形象是对生命最朴素的诠释,它们在荒凉、寂寞的环境中地生长,展现出坚强、热情的珍贵品质和朴拙而厚重的美。C作者围绕着碱蓬草组织情思,叙写不同时代人们对待碱蓬草的不同情感态度,并由此延伸到对自然、风景和人类生活的思考。D文中将现代都市人与“赤脚的农民”的生活形态作对比,并融入自身的感慨,体现了作者不同于一般都市人的风景观和生活方式。解析 A 项, “暗示碱蓬草从未被人们关注”无中生有。B 项, “坚强、热情的珍贵品质”曲解文意。D 项, “体现了作者不同于一般都市人的风景观和生活方式”错,作者有着深刻的自省意识,在批判都市人的同时,也承认自己“回归都市,心依旧茫然,脚步依然匆忙”

7、。2.碱蓬草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答:_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确定答题区域,文中描写碱蓬草的文字集中在第一、二段。然后从中筛选相关信息,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在生长环境方面碱蓬草“是沿海滩涂特有的一种植被” “它喜欢盐碱地,喜欢和海浪亲吻,丛丛簇簇,扎根于荒凉” ;在生长过程方面“你能炫耀一种坚强么碱蓬草不是,秋天过后就会凋萎” 。从以上描述便可看出,碱蓬草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 。 答案 最突出的特点:自然。文中从两个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生长环境方面,自然地生长在人迹罕至的盐碱地;生长过程方面,随季节变化自然地生长、凋萎。3作者说“秋天是属于陶渊明的” ,后文又说很

8、多人因陶渊明而登高赏菊, “似是一种硬造的文人情绪” ,这是否矛盾?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答:3_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准确理解这两句话的含意。 “秋天是属于陶渊明的”是因为他真挚地热爱秋天,还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颂秋咏菊诗,其人其诗为后人所称颂;“一种硬造的文人情结”是暗指那些只在形式上模仿陶渊明却不具有陶渊明的情怀的人。二者所指不同,自然就不矛盾了。答案 不矛盾。陶渊明真挚地热爱秋天,又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颂秋咏菊诗。很多登高赏菊的人,并不具有陶渊明的情怀,只是在形式上模仿陶渊明。作者这样写,意在说明很多人不能真正地欣赏草木的本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父亲的树陈忠实又有两个多月没有回

9、原下的老家了。终于有了回家的机会,也有了回家的轻松,更兼着昨夜一阵小雨,把燥热浮尘洗净,也把自己都记不清的烦扰洗去。进门放下挎包,先蹲到院子拔草。这是我近年间每次回到原下老家的必修课。或者说,每次回家事由里不可或缺的一条,春天夏天拔除院子里的杂草,给自栽的枣树、柿树和花草浇水;秋末扫落叶,冬天铲除积雪,每一回都弄得满身汗水灰尘,手染满草的绿汁。温习少年时期割草以及后来从事农活儿的感受,常常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前院已铺盖了砖地,那些草无疑都是从砖缝里冒出来的。两月前回家已拔得干干净净,现在又罩满了。我的哥哥进门来,也顺势蹲下拔草,和我间间断断说着家里无关紧要的话。我们兄弟向来就是这样,见面没有夸

10、张的语言行为,也没有亲热的动作,平平淡淡里甚至会让人产生其他猜想,其实大半生里连一句伤害的话从来都没有说过,更谈不到脸红脖子粗的事了。世间兄弟姊妹有种种相处的方式,我们却是于不自觉里形成这种习惯性的状态。说话间不觉拔完了草,之后便坐在雨篷下说闲话,想到什么人什么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雨篷下透过围墙上方往外望去,大门外场塄上的椿树直撑到天空。记不清谁先说到这棵树,是说这椿树当属村子里现存的少数几棵最大的树,却引发了我的记忆,当即脱口而出,这是咱爸栽的树。我便说起这棵椿树的由来。大约是在“三年困难”中最困难的一年,我正上高中,周日回到家,父亲在生产队出早工回来,肩上扛着镢头,手里攥着一株小树苗

11、。我在门口看见,搭眼就认出是一株椿树苗子。坡地里这种野生的椿树苗子到处都有,那时椿树结的荚角随风飘落,在有水分的土壤里萌芽生根,一年就可以长到半人高的树秧子。这种树秧如长在梯田塄坎的草丛中,又有幸不被砍去当柴烧,就可能长成一棵大椿树;如若生长在坡地梯田里,肯定会被连根挖除晒干当作好柴火,怕其占地影响麦子生长。父亲手里攥着的这根椿树苗子是一个幸运者,它遇到父亲,不是被扔在门前的场地上晒干了当柴烧,而是要郑重地栽植,正经当作一棵望其成材的树,进入郑重的保护禁区。4我对父亲的一个尤为突出的记忆,就是他一生爱栽树。他是个农民,除了农作本职外,业余爱好就是栽树。我家在河川的几块水地,地头的水渠沿上都长着

12、一排小叶杨树。地头的水渠里大半年都流淌着从灞河里引来的自流水,杨树柳树得了沃土好水的滋养,迎着风如手提般长粗长高。我的父亲还指望着在地头渠沿培植的这些杨树,能补贴家用,能供给哥和我的学杂费用。我在每个夏天的周日从学校回到家中,便要给父亲的那棵椿树秧子浇一桶水。这树秧长得很好,新发出的嫩枝竟然比原来的杆子还粗,肯定是水肥充足的缘由。这椿树就一直长着,直到现在。每隔一段时日抽空回到老家,到门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棵椿树,父亲就站在我的眼前,树下或门口;我便没有任何孤独空虚,没有任何烦恼现在,在祖居的宅院里,两个年过花甲的兄弟,坐在雨篷下,不说官场商场,不议谁肥谁瘦,却于无意中很自然地说起父亲的两棵树

13、。父亲去世已经二十五年,他经手盖的厦屋和承继的祖宗的老房都因朽木蚀瓦而难以为继,被我们拆掉换盖成水泥楼板的新房子,只留下他亲手栽的两棵树还勃勃生机,一棵满枝尖锐硬刺的皂荚树,守护着祖宗的坟墓园,一棵期望成材做门窗的椿树,成为一种心灵的感应的象征,撑立在家院门口,也撑立在儿子们的心里。每到农历六月,麦收之后的暑天酷热,这椿树便放出一种令人停留贪吸的清香花味,满枝上都绣集着一团团比米粒稍大的白花儿,招得蜜蜂,从清早直到天黑都嗡嗡嘤嘤的一片蜂鸣,把一片祥和轻柔的吟唱撒向村庄,也把清香的花味弥漫到整个村庄的街道和屋院。每年都在有机缘回老家时闻到椿树花开的清香,陶醉一番,回味一回,温习一回父亲。今年却因

14、这事那事把花期错过了,便想,明年一定要赶在椿树花开的时日回到乡下,弥补今年的亏空和缺欠。那是父亲留给这个世界也留给我的椿树,以及花的清香。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B B )A作者回老家拔草常常能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原因是回老家后可以把在城里的很多丧气的烦乱事统统抛掉,不必去想。B文中“我”和哥哥拔草和闲聊的情景是一闲笔,其目的无非是说明他们间共同的语言不多,只是兄弟之情还非常浓烈。C父亲去世后,只留下的这棵树,它已经成为“我”心灵感应的象征,看到这棵树,“我”便没有任何孤独空虚和烦恼。D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了椿树迷人的花香,但“我”却因事而错过,没能看到这美好的

15、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遗憾之情。解析 不是闲笔,写这一情景,是要表明兄弟间的关系平淡又真实,同时还有引出下文对父亲栽树的回忆,与倒数第二段构成照应的关系。5.综合全文,简要分析“椿树”这一意象在本文中的作用。答:5_解析 从全文看, “椿树”是本文的行文线索,承载着作者情思,具有象征意味。结合文中内容,分析作答即可。答案 椿树是全文的线索,文章所写的内容均与椿树有关。椿树象征着一生勤劳朴素、善良无私的父亲。椿树成为回忆父亲的切入点。6有人认为这篇散文叙述的只是作为平凡父亲的平凡小事;有人认为,这篇散文情感真挚,意蕴丰富。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见解。答:_解析 第一种观点,回答时应突显人物的“平凡” ,事件的“小” ,由点及面,归结出父亲的共性特点。 第二种观点,回答时应从内容情感、表现手法、语言特点三个角度,结合文中内容分析作答。答案 观点一:我认为这篇散文叙述的只是作为平凡父亲的平凡小事。文章中叙述的父亲的确是一个平凡的父亲,和千千万万的父亲一样,既勤劳又善良纯朴。文章选取的事例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事父亲种树。父亲种树的原因一是业余爱好,二是补贴家用。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