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考试必备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435270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考试必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流行病考试必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流行病考试必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流行病考试必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流行病考试必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考试必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 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群体观点群体观点:是流行病学本身性质决定的,是学习和应用流 行病学的最基本观点。 比较的观点比较的观点:是流行病学方法的核心。 概率论的观点概率论的观点:特点 之一。 3.发病率发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常用于急性病和传染病 的描述,对描述死亡率极低或不致死的疾病尤为重要。 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 发生某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4.罹患率罹患率=(观察期间某病新

2、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多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的 发病率 5.患病率患病率:亦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 的比例,对病程长的一些慢性疾病的流行状况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患病率=特定时 间内某人群中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 K。 当某病在某地发病率和病程在相当长的 时间内保持稳定时,则:患病率=发病率*病程(P=I*D) 6.感染率感染率:指受检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的比率。=(受检人群中阳性人数/受检 人数)*100% 7.死亡率死亡率:指某人群中在一定的时间内死亡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放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居民健康状况

3、和卫生保健水平。=(某人群某年总死亡 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 8.病死率病死率:表示一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病人的比例受到疾病严 重程度和医疗水平的影响。=(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 *K 9.疾病流行强度疾病流行强度 散发散发:某病在某地区流行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比例在人群中散 在发生或零星出现。 流行流行: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病 率水平。 爆发爆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 状相似的病人。 10. 疾病的地区分布疾病的地区分布 地方性地方性:指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影响一些

4、疾病常在某一地区呈 现发病率增高或者只在该地区存在,可按特点分为自然地方性,统计地方性和自然疫 源性判断地方性疾病的方法判断地方性疾病的方法:该病在当地居民的各类人群中发病率均高 在其他地 区居住的相似人群中,均低或者不发生 外来健康人群到达该地一定时间后可发病, 发病率和当地居民相似 迁出该地的居民发病率降低,症状减轻 当地该病易感动 物课放生类似疾病。疾病的时间分布疾病的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 疾病 的人群分布:年龄分布,性别,职业,民族和种族分布和婚姻和家庭状况,社会阶层, 行为。年龄分布研究的方法年龄分布研究的方法:横断面分析和出生队列分析。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目的

5、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目的: 以年龄分布为预防措施提供重点保护对象和确定高危人群 有助于分析造成不同年 龄分布的客观原因 对传染病来说,有助于观察人群免疫状态的变化趋势 11. 传染过程传染过程: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病原体使宿主在传 染过程反映轻重程度的频率称为感染普或传染梯度,包括显性感染,隐性感染以及死 亡。 12. 冰山现象:冰山现象:隐性感染后,不显性感染所占的比例大,只有小部分感染者有明显临床症 状和体征,严重病理或死亡比较少见,此种感染状况称为冰山现象 13. 潜伏期潜伏期: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重要意义重要意义:根据潜伏期可判断 受感染的

6、时间,长短接触者的留验检验和医学观察期限,可确定接触者免疫接种时间,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长短可影响疾病流行特征。214.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仅取决于携带者类型,排除病原体数量和持续时间, 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职业,个人卫生习惯及社会活动范围等。 15. 疫源地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所能波及的范围。疫源地范围大小可因病而 异,主要取决于传染源活动范围,椽笔途径及疫源地条件。 疫源地消灭具备的条件疫源地消灭具备的条件: 传染源被移走或已消灭了排出病原体的状态。传播在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清 除。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感染

7、。 16.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传染源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疫源地是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有传 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17. 传染病的经常性预防措施传染病的经常性预防措施:改善卫生条件,健康教育,免疫预防,环境卫生 检疫,疫情管理。 18. 对接触过传染源者的措施对接触过传染源者的措施:留验(隔离观察)医学观察应急接种药物预防。 19. 消毒消毒:使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清除环境中的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 预防性消毒预防性消毒:针对可能受致病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实行消毒。疫源地消毒疫源地消毒: 对现有或曾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消毒。终末消毒终末消毒:指传染源痊愈,死亡

8、或者离 开后住所或对其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随时消毒随时消毒:指在有传染源存在的疫源 地,对其排泄物及分泌物或被物品,场所及时消毒,以迅速将致病微生物杀灭。 20.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经空气传播经空气传播:飞沫,飞沫核,尘埃。流行特点:有季节性升高的特征, 一般多见于冬春季节。未经免疫预防人群中发病可呈周期性升高。人口密度与居 住条件是影响空气传播的主要因素。经水传播经水传播:饮用水传播,疫水接触传播。经 饮用水传播常呈爆发性流行,流行特征为: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且有饮用同一水 源的历史;防病呈地方性;发病无年龄,职业,性别差异;停用污染水源或者消毒, 净化后爆发或流行即可平息。经疫水传

9、播的流行特征:病人有接触疫水历史;呈地 方性或者季节性特点;大量易感人群进入流行区,可呈爆发或者流行;对疫水采取措施 或者加强个人防护可控制疾病发生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流行特征:病人有进食某一食物的历 史;如系一次大量污染在用餐中呈现出爆发,其潜伏期较短;当停供污染食物后爆发 即可很快平息。虫媒传播虫媒传播。经接触传播经接触传播。经突然传播。经突然传播。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垂直垂直 传播传播。 21. 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 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分类:自身感染自身感染:又称内

10、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内的感染。医源性感源性感 染染:指在医疗和预防中由于所用医疗器械,设备,药物,制剂及卫生材料污染或院内 场所消毒不严而造成的感染。带入传染带入传染:指病人入院时已处另一传染病潜伏期,住 院后发病而引起其他病人或医院职工医院感染的传播。交叉感染交叉感染:指病人间,病人 与医务人员及病人与陪护人员和探视人员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引起的感染。 22.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染源: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空气, 医源性,经水和食物。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 的病人;长期用光谱抗菌药物者;手

11、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 23. 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途径注入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 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免疫水平,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与流行,是 预防,控制甚至是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人工主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利用病原微生物或其代 谢产物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到体内,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 类毒素。多联多价疫苗。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将含抗体的血清注入到体内或其制剂注入 机体,使机体立即获得现成的抗体而受到保护。 24. 冷链冷链:为了保证疫苗在规定温度范围内运输和储存,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均3应配备冷藏,冷运设施,这

12、一系列设备称为冷链,冷链是保证疫苗质量的重要措施之 一。 2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 损害的重大传染病, 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重大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 共健康的时间。 26. 突发公共事件应预案主要内容与程序突发公共事件应预案主要内容与程序:工作目的和原则;组织机构与职责;预测预警; 应急响应;后续处置;保障措施;宣传培训和演戏。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1.现况调查现况调查:指按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 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

13、 布及与疾病分布有关的因素。 2.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指在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某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有代 表性的个体组成样本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推论该人群中的总体的某种疾病的患病率及 某些特征的一种调查。原理原理:随机化原则,样本必须足够大。 (2)抽样方法抽样方法:单纯 随机抽样,系统,分层,整群及多级。 (3)优缺优缺点:与普查比,抽样调查具有节省人 力,物力和时间及由于调查范围小而使调查精度较高的优点。但设计,实施与资料分 析均比普查复杂,不适用于变异较大的资料和患病率较低的疾病。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1.概念概念:是按照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和对照,分别追溯既往所研究因

14、素的暴露 情况,并进行比较以推断疾病与暴露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2.特点特点:属于观察法;设立对照(依据发病与否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 ;因果及因是回顾 性研究;不能证实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3.研究类型研究类型: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成组 XX,个体 XX) 匹配: 又称配比,是指选择对象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其目的是除去这些因 素和特征对研究结果的干扰。 4.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原则原则:代表性和可比性。病例选择要求病例选择要求:诊断明确,诊断标准统一, 最好是新发病例。 5.优缺点:优缺点:优点:适用于研究优点:适用于研究罕见的,潜伏期长的疾

15、病的结局;与队列研究相比,相 对更省力,省钱,省时;适用于多种因素暴露与某一疾病关联的研究;广泛用于许多 方面缺点缺点:不适用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易发生各种偏倚包括信息偏倚, 选择偏倚,混杂偏倚;不能直接得出因果联系的结论;不能直接计算疾病率。 6.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省队列研究队列研究1.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指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一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亚组, 追踪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 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观察性研究方法。 2.特点特点:属于观察法;设立对照,依暴露与否分为两组;由果及因是前瞻性研究;能证 实暴露与

16、疾病的因果关系 3.优缺点优缺点 优点优点:资料可靠。回忆偏倚相对较少;可直接获得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的 发病率或死亡率;一般可证实病因联系;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自然史;也可以分析多4种原因与一种或多种疾病直接的关系缺点缺点: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 容易产生失访偏倚;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过多;设计的要求更严密;可能发 生不可预知的事件 4.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省临床疗效研究临床疗效研究1.临床疗效研究的特点临床疗效研究的特点:具有实验性研究的特性 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 考虑医学 伦理学问题 科学评价临床疗效 包括重复性 真实性和实用性。 2.实验设计的原则实验设计的原则:对照的原则 随机化原则 忙法原则 重复原则。 3.常用对照方法常用对照方法:标准对照 安慰剂对照 交叉对照 互相对照 自身对照。 4.选择研究对象时的注意事项选择研究对象时的注意事项:研究对象必须是确诊病人 入选研究对象应能从实 验中受益 应尽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