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作文14讲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435234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作文14讲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考语文作文14讲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考语文作文14讲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考语文作文14讲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考语文作文14讲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作文14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作文14讲(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讲第一讲 画龙点睛画龙点睛 精心拟题精心拟题知识要点:1、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2、 “题好一半文”。3、从内容上看,文章的题目要力求新颖脱俗,使人一见有为之一震的感觉。4、从立意上看,要“求真求细”“量体裁衣”,力求让拟定的题目能概括文章的主要精神。考试说明:近几年来,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作文命题的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那么,话题作文如何为自己的“文章”巧施“脂粉”,使其呈现富有表现力的清新面孔呢?1、巧用修辞 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

2、思表达出来。如:(1)比喻我渴望老师的“阳光” (四川成都)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又如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 (江苏南通) 、 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 (山西长治) ,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2)借代辽宁大连一位考生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给文章拟题目黑白债 ,借色彩代本体,又亮出线索,寄托深情。又如人生需要掌声 (安徽合肥) ,这一标题借“掌声”代“鼓励”,也很有创意。(3)层递 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浙江温州)读书的兴趣、方法和作用在递进中表达得简练生动。(4)比拟小树又快活了 (江苏

3、盐城) 读水千遍真有趣 (陕西西安)前者运用拟人辞格让小树具有人的感情,后者把“水”拟作能“读”之物,用的是拟物辞格。(5)对偶朋友最真,友情最贵 (吉林长春) 、 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 (浙江温州)这两例都将文旨浓缩在整齐对称的句子中,体现出考生善于推敲的语言功夫。(6)对比 躺着读书,站着做人 (浙江温州) “躺着”与“站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使得标题包含哲理,令人回味。(7)双关 我最需要一剂良药 (安徽庐江)文中“良药”既能治腿疾有能治心病,一语双关,内蕴丰富。2(8)设问 错?对! (江苏南京)先问后答,以简驭繁,又穿插标点,构思巧妙。(9)反问 中国的教育家,您难道还没发现吗?

4、(河北唐山)反问中饱含着摆脱应试教育重负的强烈愿望,观点鲜明,言辞恳切。(10)顶真 读书乐 乐读书 (浙江温州) 活读书书读活 (同上)这两例运用顶真兼回环辞格,风趣地展示读书之趣、读书之乐和读书之法。(11)反语我发现了家中的“贼” (河北石家庄)家中几次“失窃”, “作案者”原来是瞒着别人给灾区寄钱的一家人的三个成员,题中用“贼”,贬词褒用,凸现一家人的高尚品德,幽默风趣。(12)仿拟我是服务的小行家 (湖北武汉) 读书就是爱自己 (江苏徐州)前者仿歌词“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后者访广告语“爱你就是爱自己”,鲜活生动,点明主题。(13)引用腹有诗书气自华 (浙江温州) 、 风物长宜放眼量

5、(内蒙古呼和浩特)前者形象地表现读书的作用,后者揭示消除“代沟”的思想方法,引用名句作题目,能较好地体现考生的文学积累和修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14)反复 “我”为我服务 (湖北武汉)前面的“我”为克隆人,两个“我”重复,设置悬念,新颖醒目。(15)通感 绿色可听 (青海西宁)作者沟通视觉和听觉, “听”出了窗外绿色世界的欣欣向荣,视觉独特,别出心裁。2、善于引用(1)引用诗词古典诗词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底蕴,用它们来作题目,一是不落俗套,二是读者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又如

6、鲁光的中国姑娘中,有一段写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小标题为道是无情却有情 ,就是活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运用古诗词或成语典故来作标题,还可以显示出作者浑厚的文学素养和不同一般的写作功底因此,常用的一种拟题方法。(2)引用歌词现在的流行音乐中,不少歌曲的歌名、3歌词非常优美,借用它们作文章的标题,既显得活泼风趣,又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如一位同学在中考作文时自拟的题目是因为爱你 ,见到这个题目,读者一定会惊讶不已,想不到考场里还有这样大胆的学生!可当你阅读时,发现作者记叙的原来是一段与网络有关的故事,结尾时他又巧妙地引用歌曲里“因为爱你,更珍惜我自己”的歌词,全文可谓

7、浑然天成;女孩四重奏讲述的是女生寝室里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晴天阴天雨天讲述的是自己一天的几次误会。3、借用符号(1)标点符号属无声的语言,用之拟写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往往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如 2000 年浙江一考生所拟文题为“人生,丰富多彩!”,作者以感叹号为题,语势铿锵有力,形象地表明“人生没有固定的格式”,并点出只要“把握好手中的生活之舵,人生将丰富多彩”这一主旨。(2)将数学符号引进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点,往往收到出奇制胜之效。近年来正悄悄兴起于全国各类报刊,话题作文的拟题亦不妨借用之。2000 年江苏一考生以“10-1=”为题,

8、巧用数学符号组成等式,设置悬念,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对生活中的“10 减 1”现象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诠释,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4、其他形式(1)转换角度有时我们还可以从反面,或是从侧面来拟题。如下周我不回家这个题目就很有吸引力,写的是作者和爸爸消除误会之后,决心少回家,以认真的学习态度回报父母的故事;第四号戒令从侧面来写老师对学生的过分约束,读时令人忍俊不禁,读后发人深思。(2)故设悬念文章的题目最忌“千人一面”。在标题里设置悬念,把文章一波三折的情节含蓄地展现出来,才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这种方法简单、易学。同时,一个富有悬念的题目,也会让你觉得有话可说。如女生传来的纸条这个题目就很典

9、型:这位女生为什么要给男生写纸条呢?纸条上都写了些什么话呢?结局又会如何?读者一看题目,便有了这么多要弄明白的问题,自然会产生读下去的强烈愿望。又如新闻标题当列车驶来也属于这一类。让文章标题新颖、曲折、吸引人,当然还有很多方法。不过,我们要注意不管用哪一种方法,一定要“不窘于题而又不失其题”,要像孔子说的那样,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同学们若能认真注意到这些方面,必将得到意外的收获。11 一位小学老师要学生在方格本上写一个“a”字,要求把这个字写满。结果有一个孩子写了一个大大的“a”字。这个字几乎占满了全篇。老师很生气,严厉地批评了他偷懒、4胡闹。根据上述材料,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把

10、看法浓缩成论点型标题。导思:这是一道拟题训练题。角度很多。1、你可以就事论事,如:有的同学说:“从小偷懒胡闹,大了怎么得了?”有的同学批评老师布置作业交代不清,标题拟为:“说话要力求准确,无歧义”。有的批评老师教育方法不对,过于严厉,拟题为“要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还有的说老师布置作业太烦琐,拟题为“干嘛非写满全篇?”这些标题都是从材料中提取出来的,但都只作了表面文章,十分浅俗,很难给人以启迪。2、你也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进一步挖掘它的深意。如:有些同学经过深入分析思考拟定了以下标题,如“拒绝框框!”“敢于破矩,标新立异”“冲破束缚,锐意创新”“鼓励创造,发展个性”“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刻板

11、僵化的教学模式该废止了”“规矩扼杀个性的枷锁”“开启智慧的大门”“谁扼杀了我们的想象力?”“是培养人才还是庸才”“不要扼杀个性的萌芽”“这个懒偷的好”“标新立异好”“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等等,都有一定的深度和新意,确能给人一定的启迪。相信你能拟出有一定深度、一定新意的论点型标题来。12 秋天,北京大学新学年开始了。一个外地学生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他就把包都放在路边。这是,正好一位老人迎面走过来,年轻学生走上去说:“您能不能替我看一下包呢?”老人爽快地答应了。那位新生于是轻装地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一个多小时以后回来了,老人还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年轻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各自走

12、去。几天之后,北大开学典礼,这位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请根据上述材料,拟一个论点型标题。导思:这道拟题训练题的角度也颇多。1、如果就事论事,做表面文章,则拟题为:“助人为乐”“平易近人,以身作则”“一诺千金,负责到底”“谦逊为人,长者风度”。2、如果稍稍挖掘一下,则可拟题为:“开学第一课”“北大第一课”“人间自有真情在”“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3、如果再深一层,则可拟题为:“己所欲,施于人”“不以善小而不为”“可敬的赤子之心”“质朴无华见纯真”“自然心最高的境界”“金子般的平常心”“难能可贵的平常心”“呼唤平等与博爱”“超凡脱俗

13、境界高”。这些标题赞颂季先生平凡中的伟大是真正的伟大。4、还可以从赞扬或批评学子的角度立意:“人的尊严与平等”“留住诚信”“没有大人物与小人物之分”“人与人只须平视”“不必仰视,不可俯视”“不必惊讶”,这些都有相当的新意,5这类标题能给人以新鲜、深刻的启迪和教育。第二讲第二讲 抓住关键抓住关键 审清题意审清题意知识要点:1、审题是应试作文的关键。2、审题要快速、准确。3、审题就是要弄清文章的写作范围和角度,确定写作的重点。考试说明:随着考场作文命题形式的演变,考生们除了审视“题目”(材料) ,还必须对题后的要求反复体会。题目审准了,才会写得切题。1、审清命题作文命题作文就是根据指定的题目写文章

14、。在命题作文中,题目是选择材料、确定主题的一个重要依据。文章是否切题,是行文成败的关键之一。审题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全面理解题意。对题目的含义要全面理解,辨明题目的要求,把握题目所提示的写作范围和重点。如初中生活二三事 ,题目要求写发生在初中生活中的事,而且至少要写两件。如果写的事情与初中生活无关,或者只写了一件事,就不切题意。(2)要辨别题目中的精微含义。在全面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要注意辨别其中精微的含义,把握住写作的中心。如学习是青年学生特别突出的任务一题,就要注意强调“特别突出”这个限制条件。青年学生正处于德、智、体全面发展时期,他们有各种任务,但是比较起来,学习是“特别突出”

15、的任务,不是一般的任务。这是“特别突出”的含义。文章紧扣这些内容来写,就能突出中心,体现题意。(3)要选择适合题目要求的体裁。命题作文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文章的体裁。有些题目较明确地表示了对体裁的要求:在题目的首尾有“记”“事”一类字眼,或者题目标明写某个过程、某人事迹等,这就要求写成记叙文。如果题目首尾有“论”“谈”“说”“驳”一类字眼,或者题目明确提出一种主张或一个问题,这往往是要求写成议论文。2、审清材料作文给材料作文是初中作文命题的另一种形式。出题者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学生依据自己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融化、提炼,然后据此展开想象,依据要求写作记叙文、议论文或说明文。给材料作文一

16、般有三种形式:纯文字材料作文、看图作文和听音乐作文。这种题型的特点一是考察学生能力的全面性,因为它要求读者看、听、写结合,便于全面考察学生的阅读(看图、听音) 、理解、分析、综合、归纳及写作能力;二是对写作范围、题材以6至主题有较强的限制,极好地扭转了考试时猜题目猜类型范围、事先准备作文的现象;三是由于给了材料,学生有材料叙述、有问题议论、有对象说明,既减少了学生无材料可写的现象,又能全面考察学生记叙、议论、说明的能力。由于这种题型的客观性较强,便于作文评卷,所以已成为各级考试和竞赛的主要题型。(1)根据文字材料作文。这类题型所提供的文字材料,要求学生在阅读这些文字材料的基础上作文,有的要求既根据材料又根据另给的题目作文,有的要求作者根据材料自己命题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种:有的要求另外作文,包括立论文、驳论文、读后感、思想评论等;有的要求写记叙文、说明文;有的还应用到应用文的格式,如书信等;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