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第5.10.15课复习题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430957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第5.10.15课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第5.10.15课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第5.10.15课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第5.10.15课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第5.10.15课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第5.10.15课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第5.10.15课复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伤仲永伤仲永 阅读精选阅读精选 一(一(1717分)分)(一) (10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

2、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 (2)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4)泯然众人矣( )16、翻译句子。 (3分)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7、方仲永从“指物作诗立就”到“泯然众人矣”的变化,给了我们哪些启示?(3分)(二) (7分)客有为起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 ”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注释 魅(mi):古人指山林里一种害人的怪物。罄(qn

3、g):显现,出现。此句意思是不容易画得像。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3分)(1)孰最难者 _ (2)不可类之_(3)故易之也 _19、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20、根据文意,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实际,说说你读完此文后的感想。 (2分)伤仲永伤仲永 阅读精选阅读精选 二二 阅读文段,回答阅读文段,回答17172121题。(题。(2222分)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 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 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

4、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 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世隶耕( ) 收族之意( )邑人奇之( ) 日扳仲永( )18.写出下列“之”字指代的内容:(4分)忽啼求之( ) 借旁近与之( ) 秀才观之( ) 余闻之( )19.本文的主要时间阶段是 ,主要事件是 ,主要人物是 ,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回答) (4分)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短句。(6分)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译文: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

5、闻。译文: 21本文对我们的教育和启发是什么?(4分) 伤仲永伤仲永 阅读精选阅读精选 三三 阅读下文,完成14题。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之”,跟“邑人奇之”的“之”指代内容相同的一项是 ( )A忽啼求之 B传

6、一乡秀才观之C借旁近与之 D余闻之也久2用课文中的话介绍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1)五岁之时:(2)十二三岁:(3)二十岁时: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浯。 (1)父异焉(2)邑人奇之(3)泯然众人矣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附附伤伤仲仲永永 题题解解和和翻翻译译作家作品简介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 。著有王

7、临川集 、 王文公文集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题解题解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伤”是哀伤,痛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 “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补充课文注释1.“世隶耕”隶:属于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3.“父异焉”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4.“即书诗四句”书:动词,写。5.“并自为其名”自:自己 为:动词,题上。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从。 是:这。 就:完成。7.“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8.“或以钱币丐之”或:有的人。9.“父利其然也”利:意动用法,以“其然”为“利” 。然:这样。10.“从先人还家”从:跟从。11.

8、“还自扬州”:从扬州回家。12.“贤手材人远矣”贤:比优秀。13.“卒之为众人”卒:最终。14.“且为众人”且:况且。15.“固众人”固:本来。16.“得为众人而已耶?” 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罢了。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 (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 (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 (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

9、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 (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 (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 (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

10、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分析本文分析本文一、这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写仲永少时天资聪明,是以“闻”的形式。2.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是以“见”的形式。3.写仲永最终沦为平庸,又是以“闻”的形式。见闻结合,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1.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贪利导致他才能衰退。2.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其沦为平庸的原因,引人深思。这样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伤”这一主题。二、文中“忽啼求之” 、 “即书诗四句”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何作用?形象具体地表现了仲永才思

11、敏捷,天资非凡。三、分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邑人,不使学”一句。本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竭,天资尽丧的原因。“利”:表现了其父贪求钱财、鼠目寸光的性格特点。“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暗示了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果。本段以议论为主,讲了两层意思四、这一段中, “受于天”指什么? “受于人”又指什么?“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是指人的后天学习和所受到的教育。五、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

12、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6.王安石的伤仲永伤仲永:哪些句子介绍了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第一阶段:3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伤仲永中最后一段的议论讲的道理:就方仲永

13、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木兰诗木兰诗一一(广州市(广州市20062006中考)中考)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7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节选自木兰诗 )(1 )用现代汉语翻译“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根据诗意,揣摩画线的句子。请从下面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作答。“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和“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14、”叙述,让你想到了什么?“不闻爷娘唤女声”与“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的叙述,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木兰诗木兰诗二二木兰诗阅读练习题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1 唧唧复唧唧 2 唧唧:_ 3 复:_4 木兰当户织 当:_5 惟闻女叹息 惟:_6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7 何所思:_8 忆:_9 昨夜见军帖 军帖:_10 可汗大点兵 可汗:_大:_点兵:_11 军书十二卷 军书:_ 十二:_12 愿为市鞍马 为:_ 市:_鞍马:_13 西市买鞍鞯 鞍鞯:_14 南市买辔头 辔头:_15 旦辞爷娘去 旦:_去:_16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溅溅:_17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胡骑:_啾啾:_18 万里赴戎机 赴:_戎机:_19 关山度若飞 度:_20 朔气传金柝 朔:_ 传:_ 金柝:_21 策勋十二转 策勋: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