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的教学反思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428231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角》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认识角》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角》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角》的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角认识角的教学反思的教学反思5 月 15 日,我迎来了首次“皇岗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课。我上课的内容是苏 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 。课后,学校领导和老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受 益匪浅,在此深表感谢!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从生活中准确地认识角,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 小。 能力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初步的合 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的兴趣,进一步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图形的角,知道角各

2、部分的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而 了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讲故事小明的一个星期天:小明早上起床不小心碰到了桌角,头上起了个大 包,引出课题。 (板书:认识角) 二、认识角通过妈妈让小明找找生活中的角。引导学生也找一找,同时用课件展示出的生活 中几种常见的物品存在的角,并用线条勾勒出物体的平面,启发学生从平面图形中找 角。提问:“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表述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并给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引导学生认知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做一做:给每个小组准备各种学具(吸管、小棒、几种平面图形的学具、做角学 具和纸) 提问:“你能

3、利用这些学具做一个角吗?” (学生动手操作时,播放音乐,教师 巡视并给与帮助和评价。 ) 展示学生做出的角。初步感知角有大小,能直观判断角的大小。 三、比较角的大小 继续讲故事。小明和妈妈一起出去买剪刀,在路上他又发现了很多角,例如纸币、 方形购物袋上都有角,后来小明在玩弄刚买的剪刀时,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这 把剪刀打开来也是一个角耶。 ”顺势教导学生要像小明一样在生活中善于用数学知识进 行观察和思考。 而后小明为自己能发现这么多的角,向妈妈做出一个胜利的手势,妈妈也向小明 回以胜利的手势,引出比较角的大小。 先让学生进行猜想,引导学生思考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接着小组内探 讨,汇报

4、。教师适时把比较方法的关键词进行板书。最后出示结果:两个角一样大。 让学生从中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以及开口方向无关 。 四、巩固应用 1、 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出示“想想做做”第 1 题)2、 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出示“想想做做”第 2 题) 3、 拿出一张方形纸,用它折出大小不同的角。 (出示“想想做做”第 4 题) 五、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用角把这节课的知识环节串连起来,并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指出其中 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六、课外拓展让学生动手“剪一剪”:一张长方形纸有几个角?如果剪去一个角,会变成几个角?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认识角认识角边 找一找找一找 折一折折一折

5、顶点 边 做一做做一做 比一比比一比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一 些常见多边形的基础上,对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 能辨别直角、锐角和钝角。也为学生以后进一步认识角、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积累感性经验。1、 数学应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角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认识角,有助于学生从自己 的生活经验出发,自主构建角的概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认识平面图形的 一般方法。鉴于二年级学生仍然喜欢听故事,我设计了故事小明的一个星期天 ,通过小明 把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渗透到

6、故事情节中,创设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把数学知识趣味 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用学具做角,再通过学生做出来的角进行 比一比从而认识比较角大小的方法。学生也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重视合作学习,提供学生的交流空间,增强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做一做、折一折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活动。设计充分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课堂上,一些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受到别人的启发,打开了 自己的思路,同样获得学习成功的满足。 不足之处我觉得有以下几点:1、教学过程中,语言艺术不够精炼,表达技巧有待加强。2、教学过程中遇到突然停电(课前没有预想) ,虽能转换讲解方式,但却没能很好地捕捉 学生提供的教学资源并加以利用,所以此环节的教学有些不足,学生的理解也受到局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