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411507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黄维忠五家渠高级中学进入高中课改已经两年了,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旨在促进普通高中课程教与学改革两方面沿正确、有序的方向进行;促使教师教学行为转变,使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促进学生获得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

2、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最终目标是从理论与实践层面真正体现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落实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我们物理教师面对课改,我们要做些什么? 一、调整心态善待自己 首先要调整我们的心态了,如果以消极的心态对待新课改,一味的只是抱怨,有抵触情绪,就可能在课改前不适应,甚至感到失落;而用积极的心态去看,课改既是困难,也是机遇。说它是困难,因为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许多新的困难,过去我们熟悉的有些用不上,面对新的要求,我们不适应了,但挑战与机遇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面对课改,大家都困难,但都同享成功的机会。二、坚持学习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们第

3、一是学习,第二还是学习。用列宁的话说,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 1、怎样学习呢?首先要读书,读些通俗浅显的阐述新课改理论的书籍。 2、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我们理解在实践中学就是在教学中“反思” ,反思也是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向新教育观念过渡的通道,它是新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桥梁。 3、互相学习。由于教师之间在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即使是教授同一学科的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整体的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我们把这种差异看成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同道之间的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可以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 4

4、、俯下身、弯下腰来向学生学习。过去,老师是知识的载体,老师就是知识,知识就是老师,而现在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唯-载体了,课改提出“教师要做学生的伴游,而不仅仅是导游。 ”所谓“伴游” ,就是要自始至终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学习当中与学生同甘共苦。 三、勇于实践,提升技能 要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 提升展示自我学识、才能、风格和人格魅力的技能; 提升谋划、组织、管理、指导学生学习和评价的技能;提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研究教材、处理教材和运用教材的技能;提升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技能;提升选用教法学法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提升沟通、交流和平等

5、对话的技能。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深深感到我们的整体素质与新课程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有待提高,新课程理念一时难以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另外,学生普遍存在物理基础薄弱的问题。大多数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并不高,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率相当高,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能力较弱。因此,上到高中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上新课之前还必须要先补初中的知识。学生的水平参差不平,在课堂上有些小组活动就难以顺利开展,这样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等都会受到影响。目前,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和直观教学法等,教师只有熟练掌握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才能在教学

6、实践中发挥自如,以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如讲授法是传统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主要用于对新知识点或理论的讲解,学生只要整合教师所提供的资料并储存到自己的头脑中便可,优点是节约教学时间,但整节课都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将会降低学生们的听课热情。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指定的问题展开议论,发表各自的观点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因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不仅有助于集思广益、加深理解,而且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但其缺点是占用较多教学时间,不利于随后的组织教学。引导法在教学活动中的

7、应用较为广泛,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师生间的相互交流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同样存在占用较多教学时间等问题。各种教学方法均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教师需要深度挖掘其教学价值,在备课时不仅需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等因素,还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不断拓展和优化选择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以上是我们物理教师的共同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共同认识,另外我们还有一些困惑,一是考核教师的机制左右着教师的课改热情,如果我校能象昌乐二中还是兖州一中那样:“高考成绩只是副产品”, “教育使人成为人”,即对学生素质培养的成为学校的重点目标的话 ,教师的课改热情会被大大的调动起来的。二是模块考试的效果和方法有待改善,现在绝大多数的教师为了 95%以上的过关率,都是先给出复习题目,模块考试题就是复习题目,这样给学生造成了不学习也能拿到学分想法。另外模块考试监考不严也应该改进。如有不妥当之处,那是我们的认识还不到位,敬请指正为盼,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