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 !“#$%2 *7411.?神话叙事与武侠小说渊源初探宋巍1,董惠芳2!1$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陕西 西安7 1 0 0 6 2 ; 2$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中文系“ 河北 秦皇岛0 6 6 0 0 4%关键词麒 麟斗而日月食,&* 淮南子 ( 天文训)+等等% 神话中记载的山川无不雄伟壮阔$草木无不神异 奇特$动物不仅巨大无比$而且往往具有神力% 象希腊 神话一样$之所以我国上古神话中幻想的自然和客观 的自然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面目$是因为它构建的是神 的居所$而非人的居所% 其次$ 神话世界中凡名山大川必有神灵居住$区 分好坏正邪的他们庇护或威胁着普通人的生活% 如: 山无大小$皆有神灵%&* 抱朴子 ( 登涉)+ & 泰山+神掌天 下人民生死%&* 梦粱录)卷二+ 神话中记载的中心在神灵而非小民$神主宰着这 个世界的一切$包括草木山川-生死祸福, 神话世界的 壮阔实为了表现神灵的威严和神秘$那么这个世界的 活动也必然是神的活动, 再次$神话世界发生的一切都是神的活动$天可 为之裂$地可为之倾.日可为之坠$风雨雷电皆操于 神% 神分正邪$有时候无缘无故的发生冲突$有时候也 是为了争夺地位和权力% 如“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 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缺% 女娲销炼五 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天不足西北$故日月 移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归焉%&* 论衡 ( 谈天) 神话世界中神灵的任何活动都可能改变这个世 界$原本现实世界中的人类在这里退化为微不足道的 影响因素$神灵是自由自在的不受任何限制的$作为 主人生活在这里% 它和原始社会的现实不同$基本没 有复杂的斗争$ 所有人类的问题都可以交给神解决$ 神的问题则交给力量解决% 力量强的一方一定是获得 胜利的正义的一方$象颛顼.力量弱的一方一定是必 定失败的邪恶的一方$象共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会发现神话中虚拟的世界和 后来武侠小说中的江湖非常相似% 武侠小说中的侠客 总是生活在 / 烟波浩淼之间0$偶尔 / 神龙见首不见尾0 的出现在红尘中行侠仗义$快意恩仇% 他们不受现实 世界的规矩束缚$ 按自己的意愿拯救和帮助苦难大 众$事成飘然离去% 侠客之间的冲突一般和市井红尘 不直接发生关系%有了恩怨$就凭借武艺报恩复仇%事 情的结局一般都是元凶授首$恩了怨清$偶尔出现的 恩仇纠缠 & 比如爱上仇人的女儿和无恶不作的邪派+ 反正亦可以比较顺利的解决$很少出现悲剧的结局% 有的研究者认为$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是正统文学中的 隐逸山林和现实中的地下社会结合起来的文学产物$ 笔者以为$这个解释有些偏颇% 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与 隐逸山林及地下社会之间存在两个根本的不同“暴力 化和简单化$这个不同决定了武侠小说中的江湖的根 本运行法则“二元对立法则 & 包括正邪-黑白-爱恨-恩仇-强弱的具体表现+和丛林强弱法则 & 指武力解决一 切问题$极限化的生死观$对比武较技的津津乐道和 武道的探索+% 根本法则的差异决定武侠小说作家构 建这个世界的时候吸收的不完全是隐逸山林和地下 社会的系统原型$其思维近于神话思维% 在现代武侠 小说批评中$这一点之前已经有研究者注意到$ / 武侠 小说是成年人的神话0这个命题的提出可以证明神话 及其衍生文学 & 传说-民间故事和童话等+和武侠小说 有着先天的叙事方面的联系%二-上古神话中讲求 / 叠加0的叙事手 法和武侠小说的关系在叙事结构和叙事场景上$武侠小说和上古神话 之间隐含着文学上的关联$这必然导致二者在具体的 叙事手法上存在类似之处% 因此$考察上古神话和武 侠小说的叙事手法$我们会发现$二者都讲究以人物 为中心$在虚拟的叙事场景中采取 / 叠加法0的方式讲 述故事$塑造人物% 所谓 / 叠加法0$在本文中是指创作 者为了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连续大量的同类同质的 叙述$使主人公在大量重复中突出性格的叙事方法%在 上古神话和武侠小说这两种情感表达都十分强烈的文 学样式中$ 叠加法采用的同类同质的故事奇幻色彩都 很浓% 这种奇幻故事的大量叠加使神话和武侠小说整 体发生质的变化$即量的增加达到了质的变化% 质的变 化往往表现为$ 在虚构叙事中叠加法营造出的极限氛 围和人物在极限氛围中表现的极限性格$ 体现了被一 定意识形态环境中大众接受心理所认可的观念% 既然 / 叠加法0是通过连续大量的 / 同类同质0的 讲述达到叙事的目的$而 / 同类同质0的集合应该被视 为一种半固定化的叙事流程$其中有某些固定不变的 环节$也有某些可以随环境改变的环节% 神话和武侠 小说在叙事中变定量的组合构成了其基本的叙事模 式$变量的组合则提供和保证了神话和武侠小说的趣 味和创新% 在神话和武侠小说中具体采用了哪些定量和变 量$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应该从原始文本中寻找% 神 话方面我们还是选取一些在文学上具有代表性的作 品$武侠小说则按时代提取标志性作品来分析% 首先 看上古神话中有关 / 后羿除百害0的故事“ 古者$羿作弓%&* 墨子 ( 非儒下)+ 羿善射%&* 论语 ( 宪问)+ 羿年二十$能习弓矢$仰天叹曰“ / 我将射远方$矢 至吾门止%0因捍弓射矢$摩地截草$径至羿门% &* 太平 御览)卷三五零引 * 括地图)+ 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 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 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 山海经 ( 海外南经) & 羿+杀%&* 淮南子 ( 本经训)+ & 羿+擒封于桑林 &* 淮南子 ( 本经训)+狄契豹俞1 8 8逐希逐希逐希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因曰巴陵也!# $% 路史 & 后记’引 % 江源记’( 杀九婴于凶水之上)$% 淮南子 & 本经训’( 风伯坏人屋舍“羿射中其膝)$% 淮南子 & 汜论训’(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 食)*凿齿*九婴*大风*封*修蛇“皆为民害)尧 乃使羿诛凿齿于寿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 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断修蛇于洞庭“ 擒封于桑林) +,于是天下广狭*险易*远近“始有 道里)$% 淮南子 & 本经训’( 羿除天下之害“死而为宗布)$% 淮南子 & 汜论训’( 以上是有关典籍中后裔的神话故事) 分析这些故 事“我们可以发现两个因素是没有太多变化的“可视 为定量- 1 .后羿善射) 2 .后羿利用弓箭杀敌) 这两个因素可以集合为一个陈述句式的叙事模 式-弓箭手后羿杀敌) 这个关于后羿的叙事模式是所有 叙事的核心“极为稳定“其他有关叙事都是为了这个核 心服务的) 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不仅是这个叙事核心 的存在“还有对这一核心的重复使用“通过多次的重复 把一个人变成了一个神“ 以达到神话故事造神的叙事 初衷) 那么在 . 弓箭手后羿杀敌/的这个稳定的叙事结 构中“作者多次讲述了同类同质的叙事“包括- 弓箭手后羿杀雀) 弓箭手后羿杀凿齿) 弓箭手后羿杀九婴) 弓箭手后羿杀大风) 弓箭手后羿杀) 弓箭手后羿杀封) 弓箭手后羿杀修蛇) 弓箭手后羿杀河伯) 弓箭手后羿杀九个太阳) 在这个稳定的叙事模式中“主语不变“谓语只是 在 . 河伯故事/中由 . 杀/变 . 伤/“也很稳定“唯一处于 常变常新的是宾语“即英雄后羿 . 杀/这个动作的承受 者) 宾语的变化又有一个趋势“即从 . 可能/向 . 不可 能/的变化) 先是雀鸟“一般的弓箭手也能射杀0然后 是猛兽“优秀的弓箭手才能射杀0然后是神灵河伯“超 人的弓箭手才能射杀0最后是天上的太阳“拥有神格 的弓箭之神才能射杀) 在这个稳定的叙事模式中“神 话作者不是通过改变叙事的稳定要素来突出人物性格的“而是用由实到虚的动作承受者的变化来达到造 神的目的) 这个神话的叙事过程中有三个地方值得我们注 意-首先是叠加法的使用) 后羿杀敌的叙事模式的同 质同类故事的不断重复“和我们常常强调的 . 叙事创 新/的传统文学理论之间有不一致的地方“但这 . 同质 同类的重复/依然存在于文学创作中“并且被绝大多 数的通俗叙事样式 $ 包括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继承 并发扬了) 其次是虚构变量的存在) 在相对稳定的叙 事模式外“后羿的神话故事中最惹人注目的是变化多 端的敌人“这些敌人应该都不具有现实色彩 $ 雀鸟太 普通了“不是英雄塑造的合适敌人(“像*凿齿*九 婴*大风*封*修蛇*河伯到太阳“虚构的成分越来越 强了) 在射日后“神话故事的虚构色彩达到最高点“不 但通过累计得到数量的最大值“而且通过对象的变化 得到了质量上的最高值“使作为人存在的后羿获得了 . 宗布之神/的神格“为整个 . 后羿除百害/的故事画上 完美句号) 第三是细节的增补和修饰) 作为原型的叙 事模式 . 弓箭手后羿杀敌/是十分简单的“基本上是时 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简单排列“在后来的后羿故事 中“就逐渐脱离了这种简单排列“作者开始注意把符 合后羿英雄性格的细节增补到整个后羿故事中去“上 文 % 吴越春秋’* % 路史’* % 太平御览’无疑就属于这类 细节的增补和修饰) 武侠小说在这点上和上古神话有着惊人的相似“ 尤其是 . 同质同类的重复/这种叙事上的叠加法在武 侠小说的作品创作中大量被使用) 概括的说“古典武 侠小说存在一个单一的叙事模式- . 侠客行侠/) 这个 模式存在三个恒定的要素和一个唯一存在的解决方 案-三个要素是拥有超人武力的大侠*遭遇困难的无 助者和常人难于解决的困难0唯一的解决方案是武力 解决) 像唐代的 % 红线’* % 贾人妻’0宋元时期的 % 洪州 书生’* % 十条龙’0明代的 % 水浒传’* % 程元玉店肆代偿 钱十一娘云岗纵谭侠’0清代的 % 三侠五义’* % 儿女 英雄传’0近代的 % 近代侠义英雄传’* % 十二金钱镖’等 等莫不如是) 综观上古神话和武侠小说“我们发现“这两种看 似不相及的文学类型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文学联 系) 上古神话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分别从主题思 想*接受意识*叙事模式上深深的影响了后来武侠小 说的创作“ 这种影响是其他文学类型说不能给予的) 不了解这一点“就很难真正解开武侠小说的奥秘)逐希豹俞狄契[ 1 ]刘成淮.中国上古神话[ M] .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8 8 .[ 2 ] (美)欧文 & 拉兹格.系统*结构和经验[ M] .上海译文出版社“1 9 9 7 .参考文献-1 责任编校-周玉林2狄契豹俞豹俞狄契豹俞狄契1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