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义及形象性分析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45401622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DF 页数:68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义及形象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转义及形象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转义及形象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转义及形象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转义及形象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义及形象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义及形象性分析(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转义及形象性分析姓名:张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俄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柴天枢2002.5.1转义及形象性分析I前言H 本文研究对象多义现象,又称为一词多义( n o 几H c e M H 月或H o r 0 3 H a q H o c T b ) ,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 P e 中o p M a T c K iA A 。8 1 ) 。尽管多年来寻找联系多义词各义项间共同义素的努力一直受到怀疑,但多义词各义项之间存在着语义上的联系却是不容置疑的( K y 3 H e u o B a3 B ,1 9 8 9 1 0 4 1 0 S ) 。“转义”( n e p e H o

2、 c H o e3 H a q e H H e ) 是多义词中较为特别的意义类型,其基本特点是转义不直接称指对象转义的称名功能通过在意识中产生的联想间接实现。因此,转义都有所谓的“形象性”( 0 6 p a 3 H o c T b ) ( 中o M H H aH H 。1 8 ;K y 3 H e u o B a ,B t 1 9 8 9 ,1 1 1 ) 。词的“转义”及“形象性”历来是语言学家关心的问题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讨论。如转义在多义词中的地位即转义与直义的联系:转义形象性获得的机制,以及转义实现的语境条件等本论文的目的是:从转义的划分和界定着手,对多义词中转义义项和派生此转义的直

3、义义项进行义素分析,寻找它们的共同义素,分析转义及其形象性形成的语义基础。转义的形成因素既有语言内的,也有语言外的。本文拟通过语言内外因素的分析,对转义进行较全面的分类并通过对比分析直义和转义的实现语境,探讨语境对于转义的实现、转义形象性的获得有何作用o 研究背景语义学作为一门科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但早期语义学研究远远落后于传统的语法和音位学研究。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研究意义的重要性才被重新认识。许多语言学家认识到只注重语言的形式研究而忽视意义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言学的发展。同时,语言生成模式论、应用语言学、符号学、信息论等学科的发展又对语义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观念上的转变和客观实际的需

4、求成为促使语义学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最近一、二十年。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的蓬勃发展使得语义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俄罗斯语言学家n 且A n p e c 洲曾说过;“目前。语言学的发展已进入了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转义及形象性分析2语义学的时代”( A n p e c 只H 旧且t 月e K c H q e c K a 只c e M a H T H K a c H H o H 删M q e c K ec p e 且c T B a 只3 b I K a ,H 1 9 7 4 ,c 6 ) 历史上,不同的学科对意义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M B M K 盯H H 曾说:“哲学对于意义的

5、关注始于认知理论( 认识论) 的研究,逻辑学对意义问题的兴趣在于语言分析和判断语句的形式化。而心理学对意义问题的兴趣在于研究作为人类心理活动一部分的信息过程及其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的关系等问题”( H H k H T H HM B 。5 ) 。这些研究对意义理论的建立、发展和完善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语言学研究重心向语义学转移的过程中,语法学和音位学研究发展起来的理论和分析方法,自然而然地被语义学借鉴并发展起来,这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语义学的研究。但随着语义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理论和方法逐渐暴露出难以适应语义研究的缺陷。比如说,用于语法和音位学研究的精确的分析方法,在语义学研究中

6、遇到了难题。首先是最小义素的确定问题,其次是对语义中有关“联想”的那部分意义内容难以确定和进行定量化分析的问题,因而往往被忽略掉。尽管如此,它终归不失为一种科学的和行之有效的分析理论。本论文在对转义的分析中使用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义素分析法。认知语言学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语义学研究进程。它从认知( 即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 的角度观察和研究语言在语言的各个层面探讨认知与语言的关系。就词义这一层面而言,认知语言学对于意义本质的认识,语义同思维、概念的关系的认识,以及对于词义微观层次的分析,尤其是针对“联想”意义层次的分析都有可供借鉴的地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针对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转义问题。认知

7、语言学较为完善的概念结构与认知加工模式理论,以及对于隐喻理论的系统概述都为本论文论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当前,语义学研究的另一大趋势就是越来越重视从多角度、多层次来探讨和研究问题语义系统是庞大和错综复杂的。每个词的词义都可能会因语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研究者多视角、全方位地观察和分析语义问题,方能对各种现象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这不但是科学发展的一个潮流也是信息化时代对语义学研究提出的客观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转义及形象性分析3要求。转义现象本身是语义现象中较为复杂和难于解释的问题。本论文对转义的分析就力求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来探讨,从而更为全面深入地把握它。转义( n e 口e H o

8、 c H o e3 H a H e H M e ) 作为语义的一个内容,其形象性特征决定了它的“精神”方面的内容是突出的语言学研究中有许多十分困难的问题。譬如,形成转义的重要因素。联想意义内容”( H H K H T H H 术语) ( 参见H H K H T H HH B ,1 0 9 1 1 3 )一直是传统语言学忽视或不愿触及的问题;转义的形象性究竟指的是什么,它又是如何获得的等问题,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随着语义学的发展,新的语言学科的介入现代语义学对于意义本质的认识更为成熟。语言学家们试图从更广泛的角度去解释它,而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本身。借助从其他新兴的科学理论中汲取的营养,语义学

9、的很多难题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人们更多地从语义内容的角度,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联想”意义内容,为其在语义学中作解释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使得这个一直以来很棘手的问题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应该说当前语义学的研究。已为从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探讨转义的形象性问题提供了契机。研究动态及价值转义问题不仅同词义的派生机制紧密相连,而且有着与生俱来的形象性特征。当前形势下,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论文根据当前语义学基本理论,借用认知语言学的认知框架理论和隐喻理论体系对转义类型进行分类;用义素分析法分析转义的义素结构。探索转义形象性产生的机制文中把转义问题放在一定的语境之下。探讨影响转义形成的语言内外因素旨在增

10、强转义形象性分析的可操作性。在实际分析过程中,本论文将直义例证同转义例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力求严谨、科学:并尽可能提出在翻译和教学实践中处理的建议,以期对翻译和教学实践有所补益本论题最大的工作量。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就在对实例的分析和归类上。我们将根据权威的原文词典中的释义分析直义和转义的语义构成,从中寻找词义间的派生关系和转义形象性产生的理据,力求做到科学、客观减少主观臆断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转义及形象性分析4卿论文结构本论文由五个大部分组成。前言介绍研究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第一章讨论意义的本质、转义及形象性的界定、以及与转义派生、形象性获得分析相关的理论问题。这章也是本文的理论基础。本文

11、的主体是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讨论转义的派生关系不同联想机制下转义形象性的类型。第三章讨论语言内因素和语言外因素对转义形象性获得的作用。第四章为结论。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转义及形象性分析5第一章转义及其形象性的界定分析第一节意义的本质及类别要讨论转义问题,首先要从意义谈起。而对意义的理解和划分一直是语义学研究的首要课题。究竟什么是意义。意义由什么构成,意义又是怎样分类的是本论文转义分析的基础。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迄今为止在语言学界尚无定论。不仅如此,正如前言中提到的,意义,包括词义,还一直是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符号学等许多门科学研究的课题。而不同科学给意义

12、所下的定义又各不相同。这就涉及到从什么角度出发去理解意义的问题。语言学家们也正是在对意义本质的探询中,汲取其他学科的营养,使得语义学以至整个语言学向更新、更深的层次发展,以适应当前形势对语义学提出的要求。传统的语言学中谈起意义仅仅是讨论词的意义如词义的产生及演变等问题。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学者们认识到,语言中除音位外,其它任何层次的语言单位都有意义。因此,现在讨论意义问题时,首先要说明讨论的是哪个语言层次上的意义问题当然,在语言众多层次的意义体系中,词汇系统仍然是最庞大、最复杂的。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正是属于词汇语义系统的问题H 关于意义的本质随着语义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逐渐成熟,多数学者已就一些重大

13、问题达成了基本共识。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词同两个方面相联系:词所称指的事物和词所表达的内容。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反映到人脑中,形成人们对这些事物本质的认识,这种认识周一定的语音形式结合就成为词,这种认识本身则是词的意义。词的意义反过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首都师范土学硕士学位论文转义及形象性分析6当然,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上仍存在着分歧。有的学者或者只强调词义与客观现实的联系,而忽略了它与人类思维和概念的联系;或者正好相反。应该说,这两种倾向都不够全面。俄罗斯大百科词典语言学中对于语义问题是这样论述的:“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语义基本单位是实词( 如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 。它按“语义三角”

14、原则构建:其外在成分为一连串的音或书写符号,通常称为“能指”在人的意识中和语言系统中。它一方面与语义学中称之为所指物( 且e H o T a l - ,p e 中e p e H T ) 的客观对象( 事物,现象,过程,性质) 相联系:另一方面,与关于该对象的概念或观念,也就是意思、理性意义、内涵或者所指相联系”( 只p u e B aB H ,4 3 8 ) J 1 A H o B M K o B 在分析决定词汇意义的因素时,用图示明确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即词义的形成取决于客观现实、思维和语言体系三方面的因素。他将经典的所谓“语义三角”换化成梯形结构( H o B H K o BJ 1 A 。1

15、 9 8 7 ,1 3 ) ,从而清晰地强调了概念的独立性和思维在意义形成中的作用。词义同概念的关系问题。不仅对于理解意义的本质是重要的,而且就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词汇转义的分析来看区别它们也是十分必要的。有一种观点认为词义就是概念,这种观点显然把词义与概念混淆起来我们认为,词义和概念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共同的地方。但词义不等于概念。正如王超尘在语言学引论 ( 1 9 8 S ) 中所讲的概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最一般和最本质的特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杜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概念的内容是在不断深化和丰富的但作为语言要素的词义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反映的不一定是事物最本质的特征此外。概念有真伪之分,词义是无所

16、谓真伪的。最后,从内容上看,词义也不等于概念概念反映的是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词义除此以外还包含感情、意志、美感等思维意识内容。也可以说词义除了反映对客观现实认识的成果外,还同时包含着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戚雨村王超尘,1 S 7 1 6 2 ) 。这一点在词语用于转义时可得到更为有力的论证。例如,“6 e 3 0 6 n a q H b I 酽的语义除了表示“无云的、晴朗的”意义外还有“无忧无虑的,幸福的”之意例句:厂且e 蘸H 3 H Ho H 九p o B 点,Tn p e K p a c H y B e c H y 。n p o B 色门H e B H H H o e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转义及形象性分析7融j 口6 泊v ,D e 且e T c T B o ( 6 a p a T H c K H 荫,0 T p B K HH 3n 0 3 M u “B o c n o 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