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查漏补缺内容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399986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查漏补缺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理查漏补缺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理查漏补缺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理查漏补缺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理查漏补缺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查漏补缺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查漏补缺内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理查漏补缺内容2008.5.28说明:1 考试复习仍然以已经做过的七次模拟、检测练习的内容为主,对主干知识进行覆盖和梳理。2本练习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在七次模拟中遗漏的知识点和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比较多的问题;二是结合当前的地理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一些思路。关注汶川地震 ,虽然这个时事发生时间不在学生的复习范围之内,但是,它可以作为试题的背景资料呈现。来不及帮助大家形成考试题了,但是请大家关注这个重要问题,因为它的确是能够反映出地理的许多主干知识。尤其注意它与教材的联系。供教师参考使用!一、选择题:读图 1 完成 13 题。图 1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盆地为(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

2、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2图中甲山地北坡降水较多,其原因是( )A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 B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C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D受来自北冰洋的西南风影响3制约该盆地农业发展的最要的自然因素是( )A光热条件 B土壤条件 C地形条件 D水源条件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 46 题。图 24图 2 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A从西南流向东北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D从南流向北5 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 A 线和 B 线两个方案,B 线方案与 A 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C不用修大型桥

3、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6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A山上植茶树,山下种稻棉B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C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 79 题。径流带降水量(mm)径流深度(mm)蒸发量(mm)径流系数(%)A1600900700607表中 A、D 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利用 风力作用 B风力作用 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 风力作用 D风力作用 海浪作用8与表中 B、C 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荒漠 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针叶林C

4、温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表中 B 径流带所在地区国土整治的可行性措施是( )A合理确定载畜量,防治土地荒漠化 B保育天然植被,防治水土流失C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D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瓜果棉等特色产业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2 年 7 月以来,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多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于 2007 年 6月 15 日 9 时开始,7 月 3 日 8 时正式结束。据此回答 1011 题。10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A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大,有利于冲沙减淤C下游泥沙淤积

5、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D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11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图 3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A B C D图 3 为某城市规划略,回答 1213 题。12N 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 )A客货物流区B高新技术区C旅游度假区D金融商业区13某大型跨国零售企业欲在该市投资建设大型超市,最合理的选择是( )A处 B处C处 D处14图 4 表示

6、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发展对我国贸易的有利条件。图中、代表的贸易伙伴依次是( )A欧盟、日本、东盟 B日本、东盟、欧盟C东盟、日本、欧盟 D欧盟、东盟、日本二、综合题15图 5 为我国 40N 附近的剖面图,读图回答。图 5(1)图中丙、丁所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 。(2)图中所示地形区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在下图括号中填出各地区主导外力作用类型。(3)简要说明图示区域自然景观的空间变化规律。(4)简要评价图中所示自然灾害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涌现出三种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图 7材料一 苏南模式

7、的特征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要体制,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带动经济全面发展;珠江三角洲模式的特征是以中外合资企业为起点,聚合海内外资金和人才,通过市场导向,实行进口替代策略,生产“国产洋货”,带动整个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的特征是以个体经济家庭经营为起点,以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核心,以小商品生产为主导。材料二 温州的乡镇企业分布有一个显著特点:同一行业或同一产品成片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在专业村、专业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同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中,多家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企业间互不联系。(1)图中 a 所示地域乡镇企业发展的

8、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2)图 b 所示地域与 a、c 两地相比较,促使该地区乡镇企业实施这种发展模式的主要区位优势条件是什么? 目前图 b 所示地域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3)近年来,欧美国家多次发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该图 c 所示地域商品出口也受到了影响。请结合意大利普拉托新兴工业的发展经验,谈谈你对该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看法。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以全国 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 221%的国内生产总值。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材料二 为促进上海海洋运输发展,上海跳出长江口,在距上海浦东南汇芦湖港约 30 千米的

9、大小洋山建设深水港。图 8(1)简述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形成的自然原因。(2)简述上海在洋山建设新港的主要区位优势及其对上海发展的主要作用。(3)崇明岛在上海城市规划中被定位为生态岛区,你认为其适合发展哪些产业?(4)十五规划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协调区域发展,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区域。长江三角洲被列为优化开发区,请你简要说明其经济发展方向。18图 9 是“中美两国本土地理位置重叠对照图示意图”(两国的比例尺相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9(1)若图中 a 点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其可能相同的地理现象和事物是: 太阳高度相同 地方时相同 昼夜长短相同 角速度

10、、线速度相同 地形相同 均会受到寒潮的影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相同(2)中美两国的重叠部分,有相同的气候类型,其中面积最广的是 。(3)若图中 b 点分别在中国、美国境内,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 ,但成因却有所不同:中国 ;美国 。(4)简要说明中美两国城市分布的异同点。(5)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中美两国人口迁移方向存在差异,试作简要对比。(6)图中 c 处分别为中美两国的重要工业区,试论述发展工业共同的有利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B 2 B 3 D 读图可知,当地主要 40N48N 之间,且该盆地北部为额尔齐斯河;结合第 1 题可得图中甲山地为天山,其北坡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准

11、噶尔盆地主要位于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故制约该盆地农业发展的最要的自然因素是 D。4 A5 C 6 A 根据支流流向可判断为从西南流向东北;B 线方案与 A 线方案的差别可从图中找出;该地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区,适宜发展立体农业,但距经济发达地区较远,不一定要发展城郊型农业。C 项山下种麦、D 项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不适宜。7 B 8 C 9 A 表中 A、B、C、D 所代表的径流带分别位于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南方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10D 11A 该时段黄河流域尚未进入雨季,调沙调水可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黄河下游泥沙主要来自中游,项与减少下游泥沙淤积无关;项能缓解中游地区的干旱,但对解决

12、下游缺水问题影响不大。12B 13A N 地临近大学城和科研所,最适宜建高新技术区;大型零售企业应该选择交通便利、临近消费市场地区。14A 二、综合题15 (1)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2)风力侵蚀作用 风力沉积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流水沉积作用(3)自东向西:森林草原沙漠戈壁,反映了经度地带性规律。(4)自然灾害:沙尘暴 影响:有利的促成降水;形成土壤;减弱酸雨;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元素等。 不利的影响人的正常活动;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掩埋或损毁各种地表物;污染大气环境和引发各种环境问题等。16 (1)交通便利;有丰富的劳动力;工业企业协作条件好;国家政策的支持;上海特大城市的辐射作用;

13、劳动者素质较高等。(2)优势:邻近港澳,依托港澳引进外资和技术;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海外华人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劳动力不足等。(3)避免多家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各企业间应当建立一个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企业之间保持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即要求企业要独立经营,密切协作;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增强企业产品在国内、国际的竞争力。17(1)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密布,为城市提供供水和运输功能。(2)区位优势:港区具备深水条件,距国际航线近;岛屿众多,港区

14、发展预留空间大;腹地纵深广阔;影响:促进上海形成以航运功能为支撑的贸易中心;增强上海的集聚辐射能力,助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3)乳畜业、园艺业、生态农业、旅游业、高科技产业。(4)答法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答法 2:充分发挥沿海的地理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加强传统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8(1)(答对一个给 1 分,错答、多答不给分)(2)温带大陆性气候(3)气候干燥,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中国:地处内陆,距海较远,加之地形闭塞使海洋湿润气流很难到达;美国:地处西部高原,距东部海洋较远,特别是西侧高大山脉阻隔了海上湿润气流的深入。(4)相同点:沿海平原城市密集,内陆山区城市稀少;不同点:中国西部城市密度小,而美国西部沿海平原城市密集。(5)中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内陆到沿海;美国人口的迁移方向是从城市中心区向乡村和小城镇、从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