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物质的量

上传人:xy****7 文档编号:45399900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测试物质的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单元测试物质的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单元测试物质的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单元测试物质的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单元测试物质的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测试物质的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测试物质的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单元测试三单元测试三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相同质量的 CO2和 N2O 相比较,不一定相同的是( ) A.分子数 B.原子数 C.体积 D.电子数 答案:答案:C 解析:解析:由于 CO2和 N2O 摩尔质量相同,因此相同质量的 CO2和 N2O 物质的量相同,则其 分子数、原子数和电子数一定相同。 2.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合、压制,就可以制 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

2、质量约为 1 mg。 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A.2.51019个 B.2.51022个 C.51019个 D.51022个 答案:答案:A 解析:解析:按照物质的质量与物质所含粒子数目之间的换算关系有:一个铅笔字所含有的碳原子数=0.5110-36.021023=2.51019个。1213.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一氧化氮,另一个盛有氮气和氧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 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原子总数 B.质子总数 C.电子总数 D.质量 答案:答案:A 解析:解析: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同体积气体必含有相同的分子数,而 NO、N2、O2均 为双原子分子,即原子总

3、数亦相等。 4.设氯原子的质量为 a g,12C 原子的质量为 b g,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 g 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该氯原子的摩ba12AaNm尔质量是 aNa g n g 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是an17A. B. C. D. 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中,为该氯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中,m gba12氯原子中含个氯原子,物质的量应为mol。中氯原子的摩尔质量单位为 gmol-amAaNm1。中 n g 氯原子所含氯原子个数为,电子数为17。an an5.现有 m1 g KCl 饱和溶液,其溶质的

4、质量分数为 c1%,对其采取某种措施后析出 m g KCl 晶体,母液质量为 m g,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c2%,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c1一定大于 c2 B.原条件下 KCl 的溶解度小于 c1 gC.m1-m2m D.m1c1-10m=m2c2 答案:答案:D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溶解度等概念的理解能力。晶体 KCl 析出的条件为降低温度、蒸发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水分等。若原溶液为饱和溶液,条件为降低温度,则冷却将使晶体析出,但温度一定, KCl 的溶解度为一定值,此时 c1=c2,A 错误;B 中若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则溶解度 S 与质 量

5、分数的关系是 S/(100+S)100%=c1%,故 Sc1,B 错误;若条件只为降低温度使晶体析 出,则 m1-m2=m,若条件只为蒸发水分 m(H2O) g 使晶体析出,则 m1-m2=m+m(H2O),综上 所述得 m1-m2m,C 不正确;D 中满足溶质的质量相等,正确。 6.超导材料是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 Y2O3、BaCO3和 CuO 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 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 Y Ba2Cu3O。现欲合成 0.5 mol 此高温超导物,依化学计量比例,需 取 Y2O3、BaCO3及 CuO 的物质的量(mol)分别为( ) A.0.50、0.50、0.50 B.0.25、

6、1.0、1.5 C.0.50、1.0、1.5 D.1.0、0.25、0.17 答案:答案:C 解析:解析:依据 Y、Ba、Cu 物质的量守恒确定。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 11 g X 气体(X 的摩尔质量为 44 gmol-1)时,压强为 1104 Pa。如果在相同温度下,把更多的气体 X 充入容器,使容器内的压强增至 5104 Pa,这 时容器内气体 X 的分子数约为( )A.3.31025 B.3.31024 C.7.51023 D.7.51022 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n(X)=0.25 mol,而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即:14411molgg,n(X)=1.25 molPa

7、Pa molXn44101105 25. 0)( N=1.25 mol6.021023 mol-1=7.51023。 8.常温常压下,某容器真空时质量为 201.0 g,当它盛满甲烷时的质量为 203.4 g,而盛满某 气体 X 时质量为 205.5 g,则 X 气体可能是( ) A.氧气 B.氮气 C.乙烷 D.一氧化碳 答案:答案:C 解析:解析:同一容器所盛气体的体积相同,即同温同压下所盛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设 X 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1,则有,解得 M=30,故 X 气体M0 .2015 .205 160 .2014 .203可能是乙烷。 9.已知 32 g X 与 40

8、g Y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m g Q 和 9 g H,在相同条件下,16 g X 和足 量 Y 混合生成 0.25 mol Q 和若干摩的 H,则物质 Q 的摩尔质量应是( )A.122 gmol-1 B.63 gmol-1 C.126 gmol-1 D.163 gmol-1 答案:答案:C 解析:解析:按质量守恒定律, “32 g X 与 40 g Y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m g Q 和 9 g H” ,Q 的质 量为 63 g。现 16 g X 参加反应,生成的 Q 应为 31.5 g,由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可得 Q 的摩 尔质量为 31.5 g/0.25 mol=126 g mol-1。

9、 10.有一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与过量水充分反应后,产生 2.8 L 气体(标准状况下), 用电火花点燃充分反应后恢复到标准状态,气体压强几乎为零,则原混合物中钠与过氧化 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A.13 B.31 C.21 D.12 答案:答案:C 解析:解析:因为金属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产生 H2、O2的气体混合物,而混合气用电火花点燃后气体压强几乎为零,说明氢气和氧气刚好完全反应,据反应 2H2+O2 点燃 2H2O 可知,此时生成的 H2和 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又据反应:2Na+2H2O=2NaOH+H2,2Na2O

10、2+2H2O=4NaOH+O2,可得如下关系:2Na H2、2Na2O2O2,很显然,此时原混合物中钠与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恒为21(与产生了多少升混合气体没关系),故本题答案为 C。 11.右图中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气体 X(X=A,B,C)的物质的量 n(X),纵坐标表 示消耗 O2的物质的量 n(O2),A,B 是两种可燃气体,C 是 A 和 B 的混合气体,则 C 中n(A)n(B)为( )A.21 B.12 C.11 D.任意比 答案:答案:C 解析:解析:由图象知,燃烧 2 mol A、B、C 分别消耗 O2为 1 mol、4 mol、2.5 mol,按平均值规 律,

11、即=。)()( BnAn 1112.如右图所示,容器 A(容积 2 L)中有 1105 Pa 的空气。在容器 B(容积 1 L)中放入少量的 只吸附氧气的吸附剂,保持真空。打开旋塞 C,放置片刻,容器内的总压强变为 0.6105 Pa,这时气体中氮气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最接近的数值是(吸附剂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A.81 B.101 C.121 D.141 答案:答案:A解析:解析:打开 C 后,在吸收前 p=105 Pa,吸收后 T、V 不变,LLPa 321015 32=2121 pp nn;因空气中 V(O2)V(N2)=14,若吸收前为 10 体积(N2占 8 体积,O2910 106

12、 . 0103255PaPa占 2 体积),减少 1 体积,即为吸收 1 体积 O2,所以二者体积比为 81。 13.已知一个 N2O3分子的质量为 a g,一个 N2O5分子的质量为 b g,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 N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61A. B. C. D.abab )(8 abab )(16 abab )(8 abab )(16答案:答案:A 解析:解析:因为一个 N2O3分子的质量为 a g,一个 N2O5分子的质量为 b g,所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g,一个 NO2分子的质量为g,则 NO2的相对

13、分子质量为=2ab 4ba 161 24gabgba。abab )(814.常温下,在 10 L 容器中通入 A mol 氢气和 B mol 氧气(A、B 均为小于或等于 4 的正整 数),点燃后充分反应,恢复到常温,容器内的气体(水蒸气的体积忽略不计)密度(g/L)最大 值可能是( ) A.6.4 B.9. 6 C.11.2 D.12.8 答案:答案:C 解析:解析:因为密度=气体质量/气体体积,而气体体积恒为 10 L,所以所剩的氧气(摩尔质量比 氢气大)越多,则最后气体的密度也越大,因此,反应前氧气应尽可能多;氢气则尽可能少, 据题意可知,此时氧气的物质的量应为 4 mol,氢气的物质的量应为 1 mol,则有:2H2 + O2 点燃 2H2O2 1 1 mol 0.5 mol 故,反应后剩余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4 mol-0.5 mol=3.5 mol此时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为:=11.2 gL-1,应选 C。Lmolgmol 10325 . 3115.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 V L 的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总数为 X,则表示( )AVNMXA.以 g 为单位 V L 该气体的质量 B.每升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 C.以 g 为单位 1 L 该气体的质量 D.以 L 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