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398622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唤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呼唤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呼唤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呼唤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呼唤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呼唤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唤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年级:年级:20092009 级级班级:班级:2 2 班班姓名:邝飞姓名:邝飞学号:学号:200905031230200905031230呼唤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呼唤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 企业搞经济建设,没有科技不行,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我们正是凭借高新科技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发展。但是,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又不能不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为什么某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利润,总是要以道德的沦丧、秩序的混乱为代价?为什么有些地方生产发展了,自然资源却被无情掠夺、生态环境恶化了?为什么商

2、品的制假售假竟是以科技的“高含量”为依托?为什么在经济领域内犯罪手段呈高科技高智商的“26 岁腐败现象”出现上升趋势?20 世纪是人类加速走向现代化的世纪。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孕育了现代文明,同时也冲击着人文价值观念。对于社会财富的片面追求,使社会物质欲求和精神追求相分裂,人类文明出现了向物欲倾斜的偏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化和对立,使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因失去人文理性或价值理性的制约而片面的恶性膨胀。拜金主义横行,物欲主义泛滥,人文关怀淡漠、精神家园迷失,成为一个带全球性的问题。这就使人文精神成为各国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生活

3、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的转型,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审美追求,使人的价值观念体系面临着消解与重构问题。但是在原有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结合的价值观念逐渐消解的同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却没有完全形成,这就产生了价值观念体系变革中的某种断裂状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催生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进步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负面作用,也诱发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落后的价值观念,形成了人文价值观念的冲突和分裂。正是这种价值观念体系的断裂状态和分裂状态,导致了有的人价值失落、心灵无所归依

4、。一些人中出现的信仰、道德失范、文化贬值、精神滑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一大问题。这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促使人们深入思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人文价值观念体系。 从 21 世纪初叶起,我国将进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逐步向经济现代化、制度现代化迈进的同时,文化现代化的问题将会更加突显出来。文化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素质的提高问题。如果我们不把人的现代化即素质的提高放在重要地位,使之与经济的现代化同时并进,那么,不仅经济的现代化受到制约,而且即使片面地实现了经济的现代化,那种脱离了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

5、全面发展的经济现代化,也是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和要求的。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为了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促进人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必须十分重视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的建设问题。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并使其与科学精神相互融通、相得益彰,便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文精神不是一种凝固的、抽象的概念,它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是由人类优秀文化不断积

6、淀、凝聚、孕育而成的。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也必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虽然由于文化的继承性,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也会存在着某些共同性,但是,人文精神的本质内容、思想形式及特征,都是受它所产生的历史时代、具体条件制约的。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吸纳中外人文价值观念的优秀成果,重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重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人文精神,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人文价值观念与创建和弘扬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人文价值观念

7、的关系。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对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人文价值观念,我们要加以批判继承,并对其进行现代性转化,通过重新阐释赋予新意,使其与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相结合,做到古为今用。如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人际和谐、群体本位、道德人格等观念,就可以通过现代性转化,使其与体现时代要求的现代价值追求相融合。虽然传统人文价值观念经过现代性转化,也可以具有时代特征,但它毕竟不能完全形成体现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的人文价值观念体系。所以,在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人文价值观念的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总结人民群众进行价值实践活动的新鲜经验,创建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人文价值观

8、念。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许多充满时代精神、反映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念,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观念,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义利统一的观念,民主法制观念,平等竞争观念,效率与公平结合的观念,等等,就是党和人民在新实践中进行人文价值观念创新的丰硕成果,它们极大地丰富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文精神。身处高科技时代,为了使高新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同时亦为了使高新科技有序地发展,我们呼唤人文精神。而高科技时代呼唤人文精神,其实九九归一就是一句话:发展科技应以人为本,让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就能与时俱进,无往而不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