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沉积环境——河流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390989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PTX 页数:10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陆相沉积环境——河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陆相沉积环境——河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陆相沉积环境——河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陆相沉积环境——河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陆相沉积环境——河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陆相沉积环境——河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相沉积环境——河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平直河平直河流弯度小,弯度指数小于1.5,通常仅出现于大型河流某一河段的较短距离内,或属于小型河流。常因各种因素而产生侧向迁移,逐渐向蛇曲河发展。基本特征:(1)单河道、低弯度(河道弯曲度1.5或1.3);(2)在河床受限,特殊的构造背景和地理条件(如断层槽或者植被发育形成坚固的河岸下形成)(3)只在大型河流的某一段内短距离发育,一般少见;(4)缺乏侧向迁移,以垂向加积为主,具不明显的向上变细的正旋回;进一步发展,随着侧向迁移可逐渐形成曲流河;(5)底部流速最低,中线流速度最高,主流线两侧形成两个对称的环流,表面流由两岸向中部壅水。二、 曲流河1、概念:曲流河又称为蛇曲河,为单河道,其弯

2、度指数大于1.5,河道较稳定,宽深比值低,一般小于40。侧向侵蚀和加积作用使河床向凹岸迁移,凸岸形成点砂坝。常发生河道截弯取直作用形成牛轭湖。曲流河河道坡度较缓,流量稳定,搬运形式以悬浮负载和混合负载为主,故沉积物较细,一般为泥、砂沉积。因河道较为固定,侧向迁移速度较慢,故泛滥平原直流河曲流河松花江和点砂坝较为发育,其主要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松花江5边滩河道2、基本特征:(1)单河道、高弯度(河道弯曲度1.5,宽/深40);(2)一般发育在冲积平原中下游平原地区(3)坡度较缓、流量稳定,搬运方式以悬浮和混合负载为主,沉积物质为较细的泥砂(4)水流强度中等,常发生凹岸侵蚀,凸岸加积,侧向迁移

3、形成的二元结构(5)典型微相:边滩、天然堤、决口扇、牛轭湖、泛滥平原等。3、沉积相划分:曲流河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河流类型,也是目前研究程度最高、最详细的一种河流。艾伦(Alien,1964)根据现代河流发育的地貌特征,将其划分四个亚相:单河道曲流河的沉积亚相和微相划分1)河床亚相 ( 河道亚相 )河床是河谷中经常流水的部分,即平水期水流所占的最低部分。其横剖面呈槽形,流水的冲刷使河床底都显示明显的冲刷界面,构成曲流河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河漫亚相边滩沉积河床滞留沉积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河漫湖泊河流沉积的基底。可进细分为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两个微相。河漫沼泽牛轭湖亚相6构 河床滞留沉积河床滞留沉积是平水期

4、滞留在河流底部的粗碎屑物 质,如砾石等集中堆积而成的不连续的透镜体。特点:沉积物: 粒度粗,以砾石等粗碎屑岩为主;成分复杂,源区砾石居多,亦有河床下伏基岩砾石,造: 明显的冲刷充填,可有叠瓦状构造 横向上: 透镜状、席状,一般很难形成厚层垂向上: 呈透镜状断续分布于河床最底部,向上过渡为边滩或心滩沉积。河床砾石7 边滩沉积边滩又称为“点砂坝”,是曲流河中主要的沉积单元,是河床侧向迁移和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直接覆盖在河道滞留砾石层之上。特点:沉积物: 以砂为主,成分成熟度较低结 构: 跳跃组分为主,分选中等构 造: 大中型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横向上: 板状、透镜状垂向上: 向上粒度变细

5、;层理规模变小。大英蓬莱镇剖面J3p河流相沉积:1冲刷面;2冲刷面之上为河道亚相含砾粗砂岩,发育大型斜层理; 3冲刷面之下为洪泛亚相粉砂岩、泥岩组合;曲流河道边滩砂体中发育的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和底冲刷构造,8曲流河河床中的搬运以底负载搬运(滚动和跳跃)为主,故边滩以砂 岩为主,矿物成分复杂,成熟度低,不稳定组分多,长石含量高。垂向上,自下而上常出现由粗至细的粒度或岩性正韵律。层理类型主要为大、中型槽状或板状交错层理,间或出现平行层理。2)堤岸亚相堤岸沉积垂向上常发育在河床沉积的上部,相对河床亚相而言,属顶层沉积。与河床沉积相比,其岩石类型简单,粒度较细,以小型交错层理为主。进一步可分为天然堤和决

6、口扇两个沉积微相。边滩的侧向加积具有间歇性。相邻的边滩侧积体之间常具泥质披覆层。 天然堤沉积天然堤层理构造垂向序列在洪水期因水位较高,河水携带的细、粉砂级物质溢出河 道沿河床两岸堆积,形成平行河床的砂堤,称为天然堤。形态:现代的天然堤两侧不对称,向河床一侧坡度较陡。高度范围与河流大小成正比,最大高度代表最高水位。凹岸天然堤一般发育较好,凸岸天然提逐渐变为边滩的上部。形态沿河床两侧呈弯曲的砂垄。古代天然堤岩呈面分布。沉积物: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粒度比进滩沉积细,比河漫滩沉积粗,垂向上:边滩沉积之上,突出的特点是砂、泥岩组成簿互层。平面上:豆荚状沉积构造:以小型波状交错层理、上攀交错层

7、理、槽状交错层理为特征,上部泥质岩则发育水平纹层。常发育有钙质结核,泥岩中可见干裂、雨痕、虫迹以及植物根等。 决口扇沉积如果天然堤不被破坏,河床随沉积物迅速增厚而升高,最后反而高出旁侧的河漫滩。洪水期河水冲决天然堤,部分水流由决口流向河漫滩,砂、泥物质在决口处堆积成扇形沉积体,称为决口扇。它附属于河床之侧,与天然堤共生。天然堤10沉积物:细砂、粉砂,较天然堤粗。 构 造:中小型交错、波状层理,冲刷-充填构造。 垂向上:上下均为河漫泥质沉积。 剖面上:透镜状; 平面上:舌形或扇形;决口扇-洪水冲决天然堤,在其外侧形成的扇形沉积体。3)河漫亚相河漫亚相是平原河流的亚相类型,位于天然堤外侧,地势低洼

8、而平 坦。洪水泛滥期间,水流漫溢天然堤,流速降低,使河流悬浮沉积物大量堆积。由于它是洪水泛滥期间沉积物垂向加积的结果,故又称为泛滥盆地沉积。淹死了80万中国人和造成了3000万灾民河漫亚相位于天然堤外侧,源于洪水期河水泛滥沉积的结果,按淤水程度分为:河 漫 滩:洪水期有水,平水期无水;河漫湖泊:始终有水,来自地表及地下(河道补给)河漫沼泽:潮湿气候,低洼积水,植物、泥炭、煤沉积特征:沉积物:粉砂岩、泥岩;河流相中粒度最细的部分 构 造:水平或波状层理垂向上:位于河道亚相或堤岸亚相之上在河流迅速侧向迁移的情况下,天然堤发育不良,洪水泛滥可形成广阔平坦 的河漫沉积区,沉积物不仅有泥质,而且有大量砂

9、质沉积,这时堤岸亚相与河漫亚相已无什么区别,故统称为泛滥平原沉积。11牛轭湖沉积: 主要为粉砂岩及粘土岩;粉砂岩中具有交错层理,粘土岩中发育有水平层理;常含有淡水软体动物化石和植物残骸;岩体呈透镜状,延伸最大可达数十千米,厚可达数十米;4、垂向序列:顶部第四单元层沉 积二曲流河沉积的典型垂向模式由沃克(1976)等人提出,第三单元层第二单元层第一单元层底 部 沉 积元 结 构这个标准相模式由下至上可划分为四个沉积单元。第一沉积单元:为块状含砾砂岩或砾岩,属河床底部滞留沉积,与下伏层呈冲刷侵蚀接触,底部具有明显的冲刷面,粗砂岩中含泥砾,可见不清晰的大型槽状交错层理。第二沉积单元:为大型槽状交错层

10、理的中细砂岩,层理规模向上逐渐变小,中夹有水平层理的粉细砂岩,沿层面可发育剥离线理,为点砂坝沉积。第三沉积单元:为粉细砂岩组成,发育有小型槽状交错层理和上攀波纹交错层理,为点砂坝顶部沉积。第四沉积单元:主要由断续波状交错层理的粉砂岩和水平纹理的粉砂质泥岩及块状泥岩组成,泥岩中常有泥裂、钙质结核或植物的立生曲流河沉积的理想垂向层序由下至上,粒度由粗变细,层 理规模由大变小,层理类型由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变为小型交错层理、上攀层理、水平层理,底部具有冲刷面,从而构成了一个典型的间断性正韵律或正旋回。韵律的下段由河床亚相的底部滞留沉积和点砂坝沉积组成,称为底层沉积。韵律的上段由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组成,属

11、泛滥平原沉积,故又称为顶层沉积。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所谓“二元结构”,它是河流相沉积的重要特征。在曲流河沉积中,二元结构较为明显,顶层沉积和低层沉积厚度近于相等或前者大于后者。根,属天然堤和泛滥盆地沉积。13川西坳陷遂宁组曲流河剖面结构和沉积演化序列GRAB5、沉积模式:川鸭91井遂宁组11901250m井段崇州周家湾剖面遂宁组下部三、 辫状河1、概念:辫状河为多河道,由于多次分叉、汇聚而构成辫状。根据河道沙坝的沉积物组成与粒度粗细,可将辫状河流区分为两种类型:砾石质辫状河流;砂质沉积为主的砂质辫状河流。2、基本特征:河道宽而浅,弯曲度小,其宽深比值大于40,弯度指数

12、小于1.5,河道砂坝(心滩)发育。河流坡降大,河道不固定,迁移迅速,故又称为“游荡性河”。由于河流经常改道,河道砂坝位置不固定,故天然堤、河漫滩及牛轭湖不发育。由于玻降大,沉积物搬运量大,并以底负载搬运形式为主。这种河流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上游河段以及冲积扇上。砾质辫状河14砂质辫状河3、沉积相划分:目前对辫状河形成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比较统一的认识是辫状河具多河道、河床坡降大、宽而浅,侧向迁移迅速等特点。按河流的微地貌特征,沃克和坎特提出了辫状河沉积的立体模型。它突出地反映了辫状河发育心滩,或称为河道砂坝,边滩沉积不发育,这是与曲流河环境的重要区别。河道亚相废弃河道心滩沉积河床滞留沉积 辫状

13、河堤泛亚相:泛滥平原心滩的形成与河流的水动力结构有一定关系。辫状河弯曲度较低,近似于顺直河道,沿主流线两侧常形成两个螺旋式前进的对称环流。这种环流是由表流和底流构成的连续的螺旋形前进的横向环形水流。表流为发散水流,由中部向两岸流动,并冲刷侵蚀两岸。底流由两岸向河流中心辐聚,并携带沉积物在河床中部堆积下来。遇到河流的洪水季节,这种堆积作用尤为显著,从而形成心滩。心滩的沉积特征:(1)沉积物一般粒度较粗,以粗细砂岩为主,层系复杂,成熟度低。(2)可形成各种类型的交错层理,如巨型或大型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等各种流动成因的交错层理,在低水位时期,常发生细粒物质的侧向加积作用。(3)无生物化石,

14、偶见植物残片。(4)砂体剖面上为透镜状;垂向上,完整心滩层序反应了水动力由强变弱的特征。图 410辫状河道心滩的形成过程与水流特点15T河床滞留沉积:辫状河心滩发育,在河道底部亦发育与曲流河相 同的河床滞留沉积,以砂砾沉积为主,其上发育心滩。废弃河道沉积:废弃河道是由于辫状河道的迁移而导致的。河道的不断摆动往往使废弃的河道发生“复活”或再废弃。废弃河道沉积特点是在原河道沉积的基础上,在顶部沉积了较细粒的碎屑层,而由于“复活”作用在废弃河道的顶部往往发生部分剥蚀。泛滥平原沉积:该沉积微相在辫状河中不发育,一些特定地段的岸边低洼带往往在洪水期被淹没而形成一些细碎屑的堤岸、或漫滩沼泽沉积,有时也可以形成局部薄层煤,辫状河河道迁移迅速,稳定性差,所以天然堤、决口扇、泛滥平原沉积不发育,而且辫状河废弃河道一般不形成牛轭湖,这也是辫状河与曲流河沉积的重要区别。4、辫状河的垂向特征:至今尚未概括出得到大家认同的辫状河沉积模式,但常以加拿大魁北克省泥盆系巴特里角辫状河垂向序列作为辫状河沉积模式的垂向代表。辫状河的岩-电转换模型(苏6井33003343m取芯段)典型的辫状河沉积序列和剖面结构苏里格气田上古砂体辫状河剖面结构特征 和基准面旋回辫状河典型的沉积序列和剖面结构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