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项目设计编写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387285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DF 页数:89 大小:45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勘查项目设计编写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地质勘查项目设计编写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地质勘查项目设计编写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地质勘查项目设计编写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地质勘查项目设计编写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勘查项目设计编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勘查项目设计编写(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附件三附件三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编写要求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编写要求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是地质调查项目实施单位和承担单位开展项目工作的依据。为保证地质调查项目目标任务的完成,规范设计的编写,特制定本要求。一、设计编写总体要求一、设计编写总体要求(一)适用范围(一)适用范围本要求适用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调查项目和其他国家财政调查专项。(二)设计分类(二)设计分类1地质调查项目设计按专业类别分为:(1)1:250000 区域地质调查(2)1:50000 区域地质调查(3)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物化探异常查证(4)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5)矿产资源普查评价(6)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2、(7)生态环境地质调查(8)地下水资源勘查(9)地质灾害调查评价(10)区域重力调查(11)矿产地球物理勘查(12)航空物探测量(13)区域地球化学勘查(14)矿产地球化学勘查(15)遥感地质调查(16)航空遥感(摄影)(17)地质调查方法技术研究(18)地质调查专项研究(科研类项目)2地质调查项目设计按工作阶段(性质)分为:(1)新开项目总体设计(2)续作项目年度工作方案3地质调查项目设计按项目层次分为:(1) 计划项目设计2(2) 工作项目设计(三)工作程序(三)工作程序设计编写的工作程序包括:明确任务、资料收集、现场踏勘、设计编写、设计初审等。1明确任务项目实施单位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

3、的地质调查计划项目任务书 、项目承担单位根据计划项目实施单位下发的地质调查工作项目任务书 ,认真研究项目的目标任务,落实设计编写的具体方案,并做好设计编写的相关准备工作。2收集资料和现场踏勘设计编写前要系统收集工作区内已有的相关地质工作成果与资料。并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设计编写的需要,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3设计文字及图件编制设计编写时,项目实施单位和承担单位应根据地质调查项目任务书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要求,及时组织设计编写,按时保质完成设计及附图、表的编制。4设计初审设计初稿完成后,项目实施单位和承担单位应组织有关专家对其进行初审。初审的重点是设计的内容是否真实可靠,实施方案能否满

4、足项目任务书的有关要求。设计编写单位应根据初审意见认真进行修改完善,提交设计的送审稿。(四)基本要求(四)基本要求1设计应充分体现地质调查项目的工作阶段和工作性质,并按不同阶段和性质编写设计:属于跨年度的新开项目必须编写项目总体设计,续作项目只须编写年度工作方案。总体设计按不同专业设计书编写提纲编制,并在综述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和充分收集、分析前人工作成果资料的基础上,明确本年度工作方案(作为总体工作部署的一部分) 。年度工作方案应对项目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详细说明项目任务书下达的总体工作任务和已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上一年度批准的设计工作量以及实际完成情况(含工作量完成百分比) 。对没有完成

5、的工作量应说明具体原因,并将未完成工作量纳入本年度统筹安排。同时,对照本项目任务书下达的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果,重点阐明上一年度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简述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取得的成果,并客观评述项目取得的主要进展和存在的不足,及时总结经验,确保年度工作方案有充分依据并具有可操作性,为本年度工作安排提供借鉴。2设计编写应按照各专业设计编写技术要求执行,凡未列出的专业类别可参照相关专业的编写要求。3设计的工作方案应充分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加强技术方法的有效3性试验,实现优化组合,力争用最经济的工作量实现最佳工作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必要时,可以设计多方案供专家论证确定最佳方案。4设计必须

6、符合任务书的要求,如有较大变更,按规定报批,根据批准编写设计。5设计编写前必须充分收集前人资料,并进行综合研究,使设计有充分的依据和可操作性。设计书要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要求内容完整、文字精炼、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附图附表齐全美观。6 地质调查项目按有关要求编制设计预算, 项目设计预算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 ,并取得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发的结业证书的专业人员编制。4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封面格式:设计书名称设计书名称(新开项目:项目总体设计)(续作项目:项目年度工作方案)(宋体,二号,粗体居中)实施/承担单位:(仿宋体,三号,粗体,居中)年月日(仿宋体,小三号,居中)5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扉页格式:设计书名

7、称(仿宋体,二号,居中)任务书编号:(仿宋体,四号)项目编号:(仿宋体,四号)编 写 单 位: (仿宋体,四号)项目负责人: (仿宋体,四号)编写人: (仿宋体,四号)单位负责人: (仿宋体,四号)总 工 程 师: (仿宋体,四号)提 交 单 位: (仿宋体,四号) (盖章)提 交 时 间: (仿宋体,四号)6二、设计编写技术要求二、设计编写技术要求(一)(一)1:250000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技术要求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技术要求1:250000 区域地质调查(以下简称区调)设计书根据任务书并参照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测区的具体情况编制。经审批的设计书是开展野外地质

8、调查、评估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质量监控和成果评审验收的主要依据。11:250000 区调的基本任务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制订的1:250000 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 (以下简称技术要求(暂行) )的规定,1:250000 区调是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其目的任务是以详实的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通过填制 1:250000 比例尺的地质图件,查明区内地层、古生物、岩石(含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及混杂岩等) 、构造以及其它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时代、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的普查,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农业地质和城市地质的勘查,为

9、地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推动国际地学前缘学科发展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地学基础性资料和依据,同时为社会提供公益性区域地质信息。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样,以往工作程度和研究程度各地也不尽相同,要在有限的资金保证和统一质量要求下完成上述任务,必须对 1:250000 区调进行分类指导。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以往研究程度,当前安排的1:250000 区调工作可分为实测、修测和片区修测三类:(1)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等中、大比例尺填图空白区,或以往仅进行过中比例尺填图,且原填图资料已显陈旧(指迄今约二、三十年前的填图成果)的地区为实测

10、区;(2)20世纪80年代完成的1:200000区调, 或己有部分大比例尺 (主要指 1:50000)填图成果(一幅 1:250000 图幅中己完成约 1/3 以上 1:50000 填图面积)的地区为修测区;(3) 一幅1:250000 图幅中己完成约 3/4 以上 1:50000 填图面积, 并作过 1:50000片区总结工作的地区,在片区总结成果基础上进一步针对图幅中的主要问题,采取片区修测。以上三类测区在统一技术要求下,均按 1:250000 国际分幅进行测制。并按1:250000 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 编写和提交正规报告和图件。2 2应参照的区域地质调查的标准及技术要求应参照的

11、区域地质调查的标准及技术要求(1)1:250000 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2)ZB/T D10004 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3)GB/T14158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7(4)DZ/T0158 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50000)(5)DZ/T0151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6)GB958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7)DZ/T0179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3 3设计书编写要求设计书编写要求(1)编写设计书之前必须收集测区内所有前人工作成果资料,包括地质、矿产 、物探

12、、化探和遥感图象资料(尽可能收集多片种、多时相的图像资料)以及各种科研成果,详细研究各种资料的可信度和存在的问题;对于修测区和片区修测区通过收集前人工作成果资料,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编写已有资料利用方案,并编写专题总结,作为编写设计的依据之一。(2)编写设计书之前必须要进行野外踏勘,了解测区内的地质矿产概况并进行必要的验证,同时还要对区内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状况、气候变化、交通运输以及物资供应与后勤保障等情况进行了解,并收集相应的实际资料;实测区应全面进行踏勘,修测区应重点进行踏勘,片区修测区应有针对性的踏勘;对于修测区和片区修测区通过踏勘,确定原有各类原始资料的利用程度,并编写踏勘专题总结,作

13、为编写设计的依据之一。(3)在踏勘过程中应对区内遥感图像进行初步地质解译,划分不同的解译程度区,建立区内初步解译标志和地层序列。(4)踏勘中应选择不同岩类区以穿越路线进行踏勘。应以穿越地质体最多、地质构造最复杂的路线为重点路线,每一个测区必须有一条贯穿全区的踏勘路线;对于修测区和片区修测区的踏勘工作视存在问题的多少与程度而灵活安排。(5)通过以上工作所取得的资料,初步建立各类地层和岩体的填图单位,并编制测区的地质解译图和地质草图以及工作程度图;实测区在重点踏勘路线中对沉积地层应初步提出建立填图单位和地层单位方案。(6)测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有矿点较多时,实测区应组织人员对矿(化)点分类进行重点

14、踏勘,了解成矿地质背景;修测区和片区修测区只进行针对性的踏勘;经过踏勘的矿点应检块取样,采集岩矿标本,进行必要的分析测试。(7)通过上述野外踏勘与前人资料研究,针对测区实际情况,提出测区地质调查工作的技术路线、填图方法与精度要求。(8)要充分利用前人的各种成果资料,提出解决问题方法,在设计书中有计划地部署各项工作。A地质路线:修测区应在原有 1:200000、1:50000 填图的地质路线基础上,对主干路线进行复查验证,按新的技术路线与思路进行观察研究,合理布置野外地质路线;片区修测区内已有 1:50000 填图区,原则上不重新布置系统地质观察路线,按新的技术路线与所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

15、野外路线检查记录。8B实测剖面:实测区应按 1:250000 区调技术要求(暂行) ,每幅图每一个地层单位至少有 1-2 条实测剖面控制;修测区对原有的实测剖面在检查的基础上选择具代表性的或有重要意义而出露好的剖面进行重测或补测(含建组剖面、层型剖面) ,重测或补测的剖面数应占原有剖面的 1/31/2; 片区修测区应在深入研究前人成果基础上,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重测、补测或新测;凡是新建的地层单位,不论是那一类区都要新测层型剖面。C样品采集与测试:实测区应按 1:250000 区调技术要求(暂行)部署;修测区和片区修测区在原有大量岩矿样品测试成果在复查的基础上确定其可利用的程度;

16、凡是重测、补测或新测的剖面,都应系统采集样品进行测试,除常规测试方法外,重点应补充必要的新测试手段与技术方法,并要认真采集化石;如有大面积的第四系出露,应补充采集必要的孢粉、古植物化石和同位素年龄样品等,并进行古气候学与年代学的研究,以提高第四系的研究程度;对中深变质岩应补采同位素年龄样品,作年代学的研究;据新的要求,应针对性的补充必要的样品采集与测试。D山地工程:原有的各种山地工程原则上都应充分应用;为查证某些地质现象必要时可对某些山地工程进行清理。E矿产调查:在踏勘的基础上,筛选一批矿(化)点进行检查评价,实测区选出不同类型和矿种的 15-20%矿点进行检查评价,修测区为 10%左右,片区修测区为 5-10%;对测区内已有 1:200000 化探异常应按要求进行三级异常检查,查清其地质背景及成矿潜力。(9)为了适应高新技术在区调工作中的应用,特别是应用计算机辅助制图,建立 1:250000 地质图数据库, 必须从设计开始做到统一技术要求, 统一地质体的代号 、符号、花纹以及编码标准和设色标准。(10)按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