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醉翁亭记》(第3课时)导学案苏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386583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皋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醉翁亭记》(第3课时)导学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如皋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醉翁亭记》(第3课时)导学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如皋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醉翁亭记》(第3课时)导学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皋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醉翁亭记》(第3课时)导学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醉翁亭记》(第3课时)导学案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醉翁亭记醉翁亭记二十一 醉翁亭记课堂学习活动单(第 3 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2、体会“乐”为主线,前呼后应,严谨的结构。3、学习散中有整、别具一格、错落有致的句式。【活动方案】活动 1:复习反馈学生互相提问字词的解释,和重要句子的背诵活动 2:速读课文,理清主线各人速读课文,找出含有“乐”字的句子,思考写了哪几种乐,写了谁乐,理清贯串全文的主线。 (先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再向全班汇报展示)活动 3:品读课文,感悟内涵。仔细品读写“乐”的语句,思考两个问题:1太守、滁人、众宾为何乐?(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2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各人先独立思考,然后小

2、组交流,最后全班展示)活动 4:用心体会,感悟文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由朗读,用心体会这些句子或段落为什么能让人喜欢。 (先小组内交流,后各人归纳总结写作特色)活动 5:完成练习,反馈巩固完成作业本上的课后测评一至四题。完成后组内订正巩固。个性调整2课堂随笔:【超级链接】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 。(分为唐二家,宋六家)。 明初朱后最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 ,后唐

3、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 ,共 160 卷。 “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欧阳修小故事从前,有个秀才,总觉得自己了不起,文如锦绣,诗如莲花。四下张望,只有一个叫欧阳修的,能和自己相比。一日,这秀才背起行囊,要去拜访欧阳修,心想,定要访他个哑口无言。秀才来到河边,上船的时候,歪脑袋看见一棵枇杷树,出口成吟:“路旁一枇杷,两朵大丫杈。 ” 可惜后劲不足,后面就憋不出来。正巧欧阳修也来过河,随口说道:“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秀才一听,拱手赞道:“想不到老兄也会吟诗,对得还不错,不失我的原意。这可是诗人兴会了。 ”于是讲明去访欧阳修的事情。说话间,已经开船了,批杷树渐行渐远,秀才见河中有一群鹅,有的鹅潜水,有的鹅灌水,诗兴又起,脱口念道:“远看一群鹅,一棒打下河。 ”才两句出口,又没词儿了。欧阳修顺口接道:“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秀才大喜:嗬!看来老兄肚子里还真有点货,竟能懂得我的诗意。那秀才兴起,又吟一道:“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 ”欧阳修对道:“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