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入与退出选择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386541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进入与退出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企业进入与退出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企业进入与退出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进入与退出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进入与退出选择(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进入与退出选择企业进入与退出选择李新国李新国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随着产业的演进,企业的数量从而集中度并 不是如西方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的那样最终会趋向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就 是一种相对的动态均衡,实践证明,在任何一个产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始终 都存在着进入和退出。 一、进入与退出的内涵一、进入与退出的内涵 进入是指一个企业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即开始生产或提供某一特定市场上 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充分替代品。进入某一市场或进入某一产业领域至少包含两 个要素:其一是进入的程度,反映在市场份额的变化上,即在同一时间内新进 入者获得市场份额减去退出厂商放弃的市场份额;其二是进入的速度,即进入 一旦

2、发生,以什么样的速度进入。 与进入相对应的便是企业的退出,有进入必然就会有退出。所谓退出是指 一个企业从原来的业务领域中撤退出来,即放弃生产或提供某一特定市场上的 产品或服务。与进入相同,退出某一市场或退出某一产业领域至少也包含两个 要素:一个是退出的程度,即在同一时间内退出者放弃的市场份额;另一个是 退出的速度,即退出一旦发生,以什么样的速度退出。 进入与退出实际上是企业的一种决策行为,无论是从进入与退出的方式而 言,还是从进入与退出的时机或阶段而言,进入与退出都包含着一种战略决策 在这一过程中,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的进入与退出选择,对于企 业的成功与失败犹为重要,虽然从表面上看来

3、,企业的进入与退出只是提供或 不提供某种产品生产或服务,而实际上,进入与退出却是企业经营的一次重大 战略转移。 二、企业进入与退出的原因分析二、企业进入与退出的原因分析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决定企业是否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的最关键的 因素是利润。虽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但是, 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条件下,企业是否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或产业的推动力 量是企业的利润,特别是在位者的高额利润将吸引大批新企业的进入,而在位 者的微利或亏损将给希望或打算进入的企业以警告,甚至有些在位者企业也会 从该行业或产业中主动退出来。 在研究进入与退出的原因过程中,经济学家迪克西特和夏皮罗

4、(Dixit and Shapire,1986)在这方面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在他们的模型中,一种新的产品在 时期 0(即第一阶段)被引入市场,假设在该产品的市场上只能支持 N*个厂商 存在时,则所有的厂商的利润都为正。在时期 0,有 NN*个完全相同的厂商能 够而且可以进入该行业。由于每一个厂商都不知道别的竞争对手是否确定会进 入,他们各自在时期 0 做出是否进入的决策,到时期 1(第二阶段)才能知道 实际进入的厂商的总数。依次类推,在随后的 t=1,2,3,.,的每一时期,在位 者决定是否继续留在该行业经营,局外潜在进入者决定是否进入该行业。如果 出现 NN*的结果,就会出现亏损的厂商,从而就

5、要考虑在下一个时期是否退 出。 当然,企业是否进入或退出的原因除利润因素外,还有另外诸多因素。例 如制度因素等,对于关于国计民生的产业或行业,有时虽然在位者已经处于亏损点上,但政府还会要求新企业进入,同样,即使在位者有着高额的利润,但 由于需要,政府也会要求部分或全部在位者从该行业或产业中退出来。 三、企业进入障碍三、企业进入障碍 进入障碍又称进入壁垒,它是指新企业在进入某一行业或产业时,同在位 企业相比,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进入障碍是确保产业内已有企业获利的 重要的手段,对于某一产业或行业而言,进入障碍越大,则新企业的进入就越 困难,形成进入障碍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6、)规模经济障碍。企业要以最低的成本生产,获得最大的收益,就必 须使自己的规模达到经济规模的水平。而对于新进入的企业来说,一般受市场 筹资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在生产开始时很难使自己的企业规模达到长期平均成 本最低点,从而使新企业在与老企业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二)绝对成本障碍。原有企业由于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在该行业或产业 中都能以比新企业低的单位成本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特别是在一些稀缺资源 和生产要素占有方面,原由企业更是占有优势,新企业要获取这些资源,就必 须付出较高的费用。 (三)产品差别化障碍。市场经济条件下,同类产品的竞争,差别化是取 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原有企业经历了长期的经

7、营与宣全,其产品在 市场已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声誉,而新企业要一切从头开始,必须付出较大的 代价才能使顾客相信自己的产品优于老企业,这势必增加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 成本。 (四)政策和法规障碍。国家对新建企业的行政管理以及相关的经济政策 和法规,也不同程度地形成了新企业进入某些行业或产业的障碍。 四、企业退出障碍四、企业退出障碍 退出包括破产与转产两种情况,从理论上讲,某个企业长期经营亏损、资 不抵债,不能正常进行生产经营,就应该退出该产业,转产或破产。但在实际 中有许多企业又难以退出,这表明存在退出障碍,即当企业在退出该行业或产 业所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和限制条件。构成退出障碍有如下几个主要因素:

8、 (一)沉没成本大。企业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由于其资产的专用性强,在 很多情况下,不容易将企业特定用途的资产转用或卖出去,当企业从该行业或 产业中退出时,企业无法对这些专用性强的资产进行回收,其价值不能收回, 这种不能收回的费用构成企业退出时的沉没成本。当沉没成本足够大时,企业 一般会选择暂时留在该行业或产业之中。 (二)职工解雇成本大。在很多情况下,企业退出某个产业时需要解雇工 人,而解雇工人要支付退休金、解雇工资等各种费用,这些费用就是企业在退 出某产业时要付出的代价,同样,当这一代价太大时,企业也会选择不退出该 行业或产业。 (三)结合生产问题。结合生产在许多产业中都存在,由于结合生产导致

9、 由于某种产品需求的变化而很难对另一种产品生产做出改变,特别是在退出时, 虽然,某种或某些产品的市场严重萎缩,但企业作为整体也难以轻易退出。 (四)政策或法规障碍。政府为了一定的目的,往往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 来限制生产某些产品的企业从产业中退出来,特别是一些关系到国家安全、人 民生活的公共产品的生产的企业,即使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但由于国家法律法 规的约束,企业往往要很难从该行业或产业中退出。 五、企业进入与退出的建议与对策五、企业进入与退出的建议与对策(一)坚持不断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是企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 要秘诀,对于那些在位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推出市场上没有的产品,从 而增强市

10、场的支配力;而对于那些打算进入的企业来说,通过创新,向消费者 提供新的、具有不同特点、高质量的产品,从而可以在一开始就在市场竞争中 获得优势。 (二)选准进入与退出的方式。一般而言,进入从进入者采用技术的角度 看,进入可以分为“模仿进入”和“创新进入” 。前者是指进入的企业全部或部 分生产的产品 无论是从工艺上还是从质量上都与在位者的产品相似;后者是指 进入的企业在以产品创新为基础,通过市场竞争,向消费者提供新的、具有不 同特点的产品。另外,从进入者创立企业方式的角度看,进入可以分为全新进 入、购并和内部发展三种方式。全新进入是指企业通过白手起家,创立新企业; 购并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兼并其他行业

11、或产业而进入;内部发展是指企业通过多 角化经营而进入。同进入相比,企业在退出时,也可以分为转产和破产两种方 式。前者是指企业在其产品市场萎缩、需求持续下降的情况下,结合本企业特 点而生产其他产品,并逐渐从现有产品的生产中退出;而后者是指随着企业竞 争力的减弱,企业亏损严重、资不抵债,被迫宣布破产,从而退出现有产品的 生产。对于不同的进入与退出方式,企业都应充分了解,以便企业在做出决策 时进行选择。 (三)把握进入退出的时机。从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而言,企业在进入退 出的时机选择上,可以在企业打算进入或退出的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任何一 个阶段做出决策。对于企业来说,在产品的投入期来说,此时进入,由

12、于市场 处于产品的开发阶段,进入者较少,竞争不激烈,但是,其前景也不明确,要 求进入企业承担较大风险;在产品的成长阶段,此时,市场上有很多同类企业, 并且进入者也多,产品特征基本稳定,在位企业往往对新进入者采取报复措施; 在产品的成熟阶段,在位者获得大量利润,可以对新进入者具有较高的进入壁 垒,此时,市场竞争也最为激烈;在产品的衰退期,市场上逐渐出现新产品, 原有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少,此时,大量企业开始从原有市场上退出,虽然从理 论上讲,企业仍然可以进入,但在实践中,一般此时不宜进入了。把握合适的 进入退出时机,企业可以获得大量的利润,并减少亏损,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四)及时了解国家(政府)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产业 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的手段, 调整产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结构,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推动整个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因此,对于企业而言,无论 是打算进入还是退出,都必须掌握国家的产业政策,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才 能成功进入或退出,特别是对于那些关系到国家安全以及国计民生的公共产品 供给的企业,更应充分了解政府的法律法规,以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