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桃花源记》(第1课时)导学案苏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386490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皋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桃花源记》(第1课时)导学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如皋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桃花源记》(第1课时)导学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如皋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桃花源记》(第1课时)导学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皋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桃花源记》(第1课时)导学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桃花源记》(第1课时)导学案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桃花源记桃花源记十七 桃花源记课堂学习活动单(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2搜集整理关于陶渊明的资料。3你能发现本文中有哪些成语吗?请写出来。【活动方案】活动:阅读链接材料,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自主阅读链接材料 1、2小组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的相关资料根据交流情况自主补充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活动:顺畅读文。自主朗读课文(要求:需要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小组内展示朗读(在个体展示读的过程中,组内成员互相点评)各小组推举一名代表参加全班朗读竞赛(

2、在其他同学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听他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点评他人的朗读并记录下容易读错的句子全班同学齐读课文助读提示: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个性调整2活动:疏通文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小组合作,口头翻译全文各小组提出难解字词,全班讨论集体整理重点字结合自身实际有选择地将重要字词整理在下面)通假字 便要还家:古今异义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鲜美: 间隔: 一词多义乃:乃大惊( ) 乃不知有汉( ) 乃悟前狼假寐( )舍:便舍船( ) 屋舍俨然( )志:寻向所志( ) 处处志

3、之( )遂:遂与外人间隔( ) 遂迷( )本课成语: 【课文链接】1背景: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相互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2陶渊明(约 365427) ,东晋伟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 ,自明本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后称“靖节先生” 。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而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淡3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练。有陶渊明集 。本文大约写于 421 年,其时陶渊明已经 57 岁了。他拒绝同刘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课堂随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