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专业思想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379647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的专业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教师的专业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教师的专业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教师的专业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教师的专业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的专业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的专业思想(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 教师的专业思想教育目的观 学生观 师生观第一节 教师的教育目的观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应然状态:教育目的教育的实然状态:教育功能一、教师的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9年版)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二、教育的应然状态:教育目的内涵教育目的的基本价值取向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一) 教育目的的内涵教育目的: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的结果,反映 在教育对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以及社 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教育目的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为谁培养 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目的的功能:定向、调控、评价 小材料一位从纳粹集中营中逃脱的幸存者,战后做了一所中学 的校长。

2、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都会交给那位 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老师,我是一 名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 见到的情境: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 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 ,妇女和婴儿被受到高中或大学教育的士兵枪杀。看 到这一切,我疑惑了: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 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 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 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孩子具 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二)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价值取向1.个人本位论2.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依据首

3、先,要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次,要依据人的发展来确立。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教育的社 会价值和人的价值实现的着眼点。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福禄倍尔、马斯洛、裴斯泰洛 齐观点:v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v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v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 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 人手里就变坏了。”卢梭爱弥尔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等 观点: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教育除了社会的目的以外,并无其它目的教育的结果只能以其社会的功能加以衡量“人实际因为生活在社会中才是人”“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

4、社会化”“无论在哪里,教育首先在于满足一些社会 需要”涂尔干(三)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 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 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 与发展的决定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 才;使学习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 面发展。2.全面发展的时代内涵首先

5、,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生产领域的发展, 也包括人在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的全面 发展; 其次,全面发展是每个人至少是大多数人的全 面发展; 第三,全面发展不是均衡发展、平均发展,而 是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 第四,全面发展并不忽视人的个性发展,二者 并不矛盾。3.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 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 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 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 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 育。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 质教育的若干

6、意见)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 要,为单纯为应 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 率的一种教育。这是教育目的错位的表现。素质教育的几大误区: u素质教育是特长教育和艺术教育u素质教育是没有负担的教育 u素质教育是取消考试的教育 u素质教育就是课外活动 u素质教育不看升学率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在反对单纯追求考试和分数的应试 教育而提出来的,实质是为了提高人的各 方面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是内在一致的,都 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在要求。素质教育应该是教育的常态。素质教育的提出反映了国家的意志和社会发展的 需要,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也不是某种 具体的教育活动,而

7、是一种教育的理想状态,反 映了人们对教育的希望和追求。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转变观念是前提建立新的评价制度是关键(高考与素质教育)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根本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是核心三、教育的实然状态:教育功能含义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教育功能: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 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教育功能的类型: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二)教育的个体功能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教育的个体功能.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发展身体发展心理发展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与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顺序性与阶段性顺序性:身体的发

8、展总是从上到下,从中间 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心理的发展更是 如此。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论阶段性:个体的发展总会经历婴儿期、童年 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几 个阶段,每个阶段身心发展的特征都不同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论感知动作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 (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稳定性与可变性稳定性:在一定的社会或教育条件下,个体 身心发展各阶段的顺序、年龄特征和变化 速度大体是相同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变性:在不同的社会或教育条件下,同一 年龄阶段的不同个体,其身心发展的水平 可能不一样。不平衡性身心不平

9、衡:身体发展速度增快,而心理成 熟相对缓慢不同方面同一时期的不平衡同一方面不同时期发展不平衡(大脑发展的 不平衡性)脑发展的不平衡性0岁 300390克1岁 900克左右3岁 1000克左右6岁 1200克左右成人 14001500克个别差异性同一年龄段的青少年,他们的身心发展的 速度和和水平可能因人而异,表现出个体 差异。整体性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教育教学要着眼于 学生的整体发展,做到各方面统一协调的 发展。.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教育环境遗 传遗 传主观能 动性遗传遗传: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 特点,如机体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 统等特征。讨论:人的智慧80%决定于基因,17%决定于

10、训练 ,3%决定于偶然因素。桑代克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斯坦莱霍尔遗传的作用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潜在可能性(印度 狼孩)印度狼孩环境环境:指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 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 会环境。讨论:孟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 入者变,其色易变。”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 涅,与之俱黑。”环境的作用环境对人的影响带有自发性和偶然性,即 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带来消极的 影响。教育 教育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表现在:首先,教育规定着人发展的方向。教育能够充分发 挥个体遗传上的优势,限制和排除不良环境因 素的干扰,并利

11、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确保个 体的发展方向。其次,教育对于个体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 。因为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 计划的一项实践活动。第三,学校中有专门从事教学的教师,能够按照学 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小材料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在04年的一次采访中谈到,即日起, 大中小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非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 厅、歌舞厅、桑拿洗浴、成人用品商店等不良商业项目将 被依法打击取缔。为此,全市召开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整 治工作会对此进行了部署。学校周边环境的问题,作为下 半年整治工作的重点,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 集中整治阶段,从今天起到9月底,依法查处向未成年人 出售

12、香烟、成人用品和有不健康内容书籍的经营行为,防 范侵害师生的治安案件。集中整治范围是大中小学校周边 200米范围内,最终达到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影响未成年 人身心健康的违法经营基本铲除,无照经营明显减少并得 到巩固,超范围经营得到规范。主观能动性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内 在动力。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 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 发展现实。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 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 因素。小结:教育只是影响个体发展的众多因素之 一,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 是,教育并不是万能的。.教育的个体功能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包括

13、思想、行为、职 业等的社会化)促进个体的个性化(主体性、独特性、创 造性)谋生的功能享用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与人口 教育与经济 教育与政治 教育与文化 教育与环境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的质量人口的流动对教育提出了挑战(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教育的人口功能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教育能够提高人口素质教育能够优化人口结构教育能够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经济对教育的制约1)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 4)经济条件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

14、质。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3)教育对经济运行具有直接调节作用。 4)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 和经济的增长。政治对教育的影响1)政治影响教育的目的2)政治影响教育制度3)政治影响受教育权4)政治影响着教育内部诸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通过教育,对政治起宣传作 用。2)通过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 和各种政治人才。3)教育还能促进政治民主(政 治民主与教育平等)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文化影响着教育的培养规格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内容文化影响着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方法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可以保存和继承

15、文化 2)教育可以传播和交流 文化 3)教育可以选择、融合 文化 4)教育可以更新、创造 文化教育与环境工业文明时期,教育促使人类去认识并改 造自然,倡导“人定胜天”。后工业文明时期,教育倡导人类与环境和 谐相处。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包 括环境意识在内)的基本手段之一。环境教育的内容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 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环境教育的对象和形式:以社会各阶层为对象的环境教育 ,以大、中、小学生和幼儿为对象的基础教育,以培养环 保专门人才为目的的专业教育,和以提高职工素质为目的 的成人教育。到2010年,全国环境教育体系趋于合理和完善,环境教育

16、 制度达到规范化和法制化。摘自国家环保局等:全国环境宣传教育 行动纲要(1996年-2010年)小结:不管是对政治、经济,还是对文化的影响 ,教育总是通过所培养出来的人去参与社 会生活,才可能实现教育的各项社会功能 。即是说,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对个体功能 的衍生。讨论背景资料1: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总数1.2亿(国内有专家认为,应 在1.7亿2.1亿之间,外国专家认为最高到3.1亿)。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6省流出人口 占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59.3,其中四川693万人,安徽 432万,湖南432万,江西356.3万人,河南305.4万人, 湖北280万人。6个省市流入人口占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68.5。其中 流入广东占35.5,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