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基础》期末考试重点复习内容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378266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检验基础》期末考试重点复习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质量检验基础》期末考试重点复习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质量检验基础》期末考试重点复习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量检验基础》期末考试重点复习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检验基础》期末考试重点复习内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 1、什么叫检验,一个完整的检验活动有哪些过程? 答:检验被定义为“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过程:理解 标准要求抽样测量或试验比较与判断处理记录反馈 2、三检制是哪三种检验方式?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答:专检、自检、互检 定义:(1)专检是由专职检验员进行的检验。(2)自检是生产工人对自己加工的零件进行自我检验。 (3)互检是生产工人之间的相互检验。 3、如何实行专检与自检、互检结合的三检制,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答:首先需要合理确定专检、自检、互检的范围。一般来说,进货检验、半成品流转与成品最终检验应 以专职检验为主;工序检验则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

2、待,由生产工人自检、互检或者由专职检验 员负责检验。在工人自检、互检情况下,还要辅以专职检验员的巡回抽检。实行工人自检、互检时, 一般还需考虑一下几点:1.在生产工人岗位责任制中做出明确规定;2.现场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手段; 3.健全原始记录制度,在工作票等原始票证中,要有自检、互检记录栏目。4.要有考核办法,要列 入生产工人经济责任制考核内容,做到有奖有罚。其次要贯彻执行专检与自检、互检相结合的制度, 要处理好专检与自检、互检的关系。群众性自检、互检是搞好质量检验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专 检就搞不好。但群众性自检、互检又需要专检作指导,没有专检的指导,群众性自检、互检便不能 巩固与提高。因此,

3、自检、互检和专检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把关,而不能相互扯皮、互推 责任。 第二章 质量检验的机构、职能和任务 1、质量检验机构应该有哪些职能? 答:(1)把关职能 (2)预防职能 (3)监督职能 (4)反馈职能 第三章 检验方式与程度 1、检验方式按照产品制造工艺流程分类,分为哪几类? 答:(1)进货检验 (2)工序检验 (3)成品检验 (4)成品包装检验 (5)出厂检验 2、进货检验要包括哪些检验? 答:进货检验包括用于生产的各种原材料、辅料、外购件、外协件的最初样品和成批进货检验。 3、工序检验要包括哪些检验? 答:工序检验包括首件检验、巡回检验、中间检验和完工检验。 4、全数检验与抽

4、样检验各适合哪些场合? 答:全数检验适用场合: (1)致命缺陷的检验。 (2)当某些原材料或半成品混有不合格时,或某道工序加工质量发生异常时。 (3)全数检验容易,而且检验费用较少的情况下。 (4)贵重金属制品或价格昂贵的产品。 (5)产品的批量较小或检验工作量不多的场合。 (6)工序能力差,出现不良品多的工序。 (7)采用自动化检验,检验结果十分可靠而又确实能易于做到 100%检验的场合。 抽样检验适用场合: (1)需作破坏性检验的场合。(2)检验对象是连续体或成堆的物品。 (3)产品的数量大,并允许有某种程度的不合格品混入的场合。 (4)希望花费较少检验费用的场合。 (5)检验的项目多或检

5、验所需时间长的场合。 (6)为了促进生产工人提高产品质量的场合。5、全数检验与抽样检验有什么不同点? 答:(1)全数检验的检验项目少,抽样检验的检验项目多。 (2)全数检验的工作简便易行,抽样检验的工作量大。 (3)全数检验适合小批量的场合,抽样检验适合大批量的场合。 (4)全数检验适用于有致命缺陷的检验,而抽样检验不适用。 (5)全数检验的费用高,抽样检验的费用低。 (6)有少量的不合格品,采用全数检验的方法会在经济上或使用上产生大的影响,而抽样检验影响小。(7)全数检验对生产工人提高质量的刺激小,抽样检验的刺激大。 (8)全数检验适宜于非破坏性检验的场合,抽样检验适宜于破坏性检验的场合。

6、6、成品包装需检验哪几项内容? (1)检查包装用材料,包装箱制造是否符合包装设计要求; (2)检查包装的防雨、防锈、防霉、防震等是否符合规定; (3)检查包装的外观及包装的标志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随机应带的文件:产品说明书、合格证和装箱清单等是否齐全完好; (5)检查随机应配带的的附件、备件和工具是否符合规定; (6)检查包装是否牢固,符合防压要求; (7)检查包装的起吊运输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第四章 检验计划 检验计划的作用: 有利于检验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提高检验的经济效果;明确检验人员的责任和权利;有利于检验工 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有利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0、什么是

7、质量检验计划? 答:对产品循环周期中的各种各样检验工作所作的统筹计划和安排,它以文件的形式规定各种检验工作 的措施、资源和活动。 1、制定检验计划需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1.设计检验流程图 2.设置检查站,作出人员配备、培训、资格认证事项的安排 3.制定质量缺陷严 重性分级表 4.进行技术标准补充说明 5.编制增添、完善检测手段计划 6.编制检验指导书 2、什么是检验流程图? 答:检验流程图是在生产过程中确定检验活动流程、检验工序设置、选定检验方式和程度及其相互关系 的表达方式。 3、检验流程图的标识符号有几类?各有哪些标识符号? 答:检验流程图的标识符号一般有顺序符号和检验符号两类。 标识符

8、号:(1)顺序符号:加工符号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或特征的活动D停放符号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对象在工作地附近的临时停放运输符号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对象处于有目的位置移动状态贮存符号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对象处于受保管的状态或检验符号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对象处于进行检验状态 (2)检验符号: E进厂检验 P工序检验 Zh中间检验 Z最终检验 ZF完工检验 ZP成品检 验 C合格证验收 M理化检验 S感官检验 N外观检验 L 或 100%全数检验 SP 或 n/c抽样检验 W 或 C.C控制图 A测量 I试验 X调试 O质量审核 监测点W.P 停止点H.P4、为什么要

9、对产品缺陷严重性进行分级?其主要作用有哪些? 答:由于产品或零部件在制造中产生的各种缺陷与质量要求相比差异的大小不同,因而对整机产品质 量的影响及其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也不同。此外,零件质量缺陷对其后续生产活动的影响严重程度亦 不相同。如果不对产品缺陷严重性进行分级,一概判为废品,从经济角度讲是不应该的。反之,一概处 理回用,后果亦不堪设想。由此可见,进行产品缺陷严重性分级是必要的。 主要作用:(1)把产品的设计要求、工艺要求、制造要求与用户使用要求综合加以考虑,为合理地 确定检验方式、检验程度和检测手段提供依据。(2)可使检验员明确检验重点,把精力放在可能产生 致命缺陷和严重缺陷的质量特性检

10、验上,认真仔细检验,严格把关。(3)为恰当地确定质量缺陷的处 理权限、处理程序以及掌握处理的宽严程度提供依据。 5、产品质量缺陷按照严重性级别分类,分为哪几类? 答:致命缺陷(A)、严重缺陷(B)、一般缺陷(C)、轻微缺陷(D) 6、编制检验指导书有哪些要点? 答:(1)明确质量特性的具体要求 (2)明确规定检验方法和所用检测手段 (3)明确检验程度 第五章 检验设施 1、 场地照明对于光的照度和颜色的要求是怎样的? 答:光的照度要求: 对于检验工作合宜的光的照度,一般需为 100lx150lx。对于“极度困难”的检验工作,比如需要 精细检验的质量特性或者连续快速的检验工作,要求高的照明级别,

11、宜采用 180lx 200lx。为了符 合光的照明要求,检验站内最好要有充足的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设施。 光的颜色要求:对某些质量特性,比如检验气味和声音的地方,常常选用绿色作为墙壁颜色;瓷器的 裂纹、金属的凹陷等,用强光照明比散射光更易于发现毛病。相反,检验光亮零件表面龟裂、斑点或轻 微的色差,则只能在很柔和的或散射的灯光下才能看得清楚。 第六章 检验工作的经济效果 1、常用的检验工作经济效果有哪些评价方法? 答:(1)综合评价法 (2)损益平衡点法 (3)临界不合格品率法 第七章 检验机构的业务管理 1、什么叫不良品,通常怎样划分? 答:不良品是指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或订货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的

12、产品。不良品通常按不合格的程度划分,分为返修品、回用品、次品和废品等。 2、不良品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答:(1)返工 (2)返修 (3)报废 (4)降级 (5)让步 第八章 感官检验 1、 什么是感官检验,适用在哪些场合作检验? 答:1.感官检验是以人的感觉器官即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手(触觉)和舌(味觉) 的感觉来评定产品质量的一种方法。2.适用场合:(1)必须凭感觉进行测试、判断、评价的场合。 (2)虽能进行理化测试检验,但测试工作比较复杂,过于费时间的场合。 2、有哪几种感官检验方法? 答:分类法、评分法、顺序法、对偶对比法、三角比较法第十一章 抽样检验1、为什么说百分比抽样检验不合理? 答:(1)抽样比例的确定缺乏理论依据。 (2)百分比抽检没有明确的质量保证值。(3)百分比抽样具有“大批严,小批松”的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