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案设计冯艳红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378201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潮》教案设计冯艳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观潮》教案设计冯艳红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观潮》教案设计冯艳红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观潮》教案设计冯艳红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观潮》教案设计冯艳红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潮》教案设计冯艳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潮》教案设计冯艳红(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 观潮观潮明德小学明德小学 冯艳红冯艳红教学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3、4 自然段。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三、教学时间:2 课时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照潮来

2、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写的。2、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教学重点:正确读写生字、新词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写的,并能按此顺序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大自然就像一位魔术师,把祖国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雕刻的非常美丽,它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展现大自然神奇景色的文章观潮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扫清障碍 1、自主学习课文(1) 、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生字和新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2)

3、、边读边想: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交流自学结果(1) 、检查字词,课件出示:宽阔 薄雾 笼罩 沸腾 奔腾 颤动 霎时 恢复若隐若现 昂首东望 风平浪静 横贯江面 齐头并进 漫天卷地 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重点指导字音:堤 颤 涨 薄 称字形:罩 薄 昂 贯(2) 、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不懂的词或句子,同伴之间相互解答,师引导(3) 、畅谈读后的感受,理解“观”的不同含义师:读完课文,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自由回答师:你能用书上的一个词来概括这一景象吗?(天下奇观)“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的“观”意思一样吗?3、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在写这一天下奇观师,先写什么

4、,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书上有什么样的句子可以让我们很明显的区分文章的层次?(1) 、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盐官镇观潮(2) 、午后一点左右(3)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小结本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写的,那么在每个时段又是怎样的景象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四、布置作业1、熟读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2、读写本课词语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抓住有关描写潮水的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来想象画面,从而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课

5、文,指导背诵课文第 3、4 自然段。、让学生感悟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 激发学生对自然奇观,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引导学生读懂 3、4 自然段,即引导学生抓住潮来时潮水声音变化的词语和潮水形态变化的词语,来理解大潮的雄伟气势。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而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的,从而深切体会到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 同学同学们们,上,上节课节课,我,我们们初初读读了了 观观潮潮 这这篇篇课课文,文,还还学学习习了生字新了生字新词词,那我,那我们们就比比就比比谁谁的

6、的记忆记忆力最力最强强,好,好吗吗? 出示课件 1:复习重点词语,理清课文脉络。这这四四组词语组词语,都是描写,都是描写钱钱塘江大潮的,那么有什么不同呢?(塘江大潮的,那么有什么不同呢?(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的。)2 这节课这节课,老,老师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就和大家一起去钱钱塘江塘江观观潮。潮。师师生生问读问读: :师问师问:是啊,:是啊,江潮江潮还还没有来,江面什么没有来,江面什么样样?生?生读读描写江面的句子。描写江面的句子。平静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师问师问:江:江边边又是怎又是怎样样的景色?生的景色?生读读描写江

7、描写江边边的句子。的句子。师问师问: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样样的景象呢?生的景象呢?生读读描写海塘大堤上的句子。描写海塘大堤上的句子。人人们们等啊,盼啊!等啊,盼啊!那么,如果你就是那么,如果你就是这这人群中的一人群中的一员员,你会等着什么、盼着,你会等着什么、盼着什么?心情又是怎什么?心情又是怎样样的呢?的呢?【在师生轻松的问读中,把学生们已经读懂的内容重新建构起来,也可以渐渐地让学生们由读者转向一个观潮者,勾起学生们观潮的强烈欲望,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文本当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潮的雄奇。】二、重点切入,体验大潮的雄奇。1、默读,总体感受潮来之时的景象。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 3、

8、4 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2、指名读。把感受通过读抒发出来。并适时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比喻句的运用)3、品读,深入体会潮的声音和形态之奇。引导学生边读边谈谈自己想象到的。(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学生们很容易抓到第一句,我们可以借助学生的朗读,引起大家的发散思考。具体操作是:我我刚刚才听到你在才听到你在读这读这句句话话中,特中,特别别突出了突出了“好像好像闷闷雷雷滚动滚动”,你,你能能说说说说此此时时听着听着这滚滚这滚滚而来的声音,你仿佛想到了什么

9、而来的声音,你仿佛想到了什么吗吗?(?(此时,孩子们可能会结合生活实际,说道:平时我听到过大雨来临之前,那由远而近的滚滚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倾盆大雨即将来临,那么此时听到潮水发出的隆隆的声音,虽然比较沉闷,但持续不断,我想潮水的来势也一定很猛、很大。)小结:是啊,就像他是啊,就像他刚刚才才联联系生活系生活实际实际体会的那体会的那样样,未,未见见其形,但其形,但闻闻其声,其声,虽虽然潮水然潮水还还距离我距离我们们很很远远,但却能听到它,但却能听到它滚动滚动不止的声音不止的声音再请几个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这一句。是不是真像你们所说的这潮水来势汹涌呢?过了一会儿,潮水又有什么变化呢? (2)“过了

10、一会儿”学生会紧接着抓住“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一句来加以体会。引导学生抓住“很快移来” 、 “拉长变粗” 、 “横贯江面”这几个词语,加以具体的想象和描绘(潮水前进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不只能看到潮水的头,还能看到整个江面都是飞奔而来的潮水,这就是“横贯江面” 。 )通过朗读再现这壮观的景象。出示课件 2:大潮由远及近的视频画面齐声朗读这句话。到浪头越来越近的时候,大潮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这一句话比较好理解,可以提示学生们借助数学常识“两丈相当于 6 米多”来深刻感受到“两丈多高的水墙

11、”是多么的壮观啊!引导学生描述眼前所出现的画面:“我们眼中只见汹涌的潮水形成无数的巨浪翻滚着,一浪高过一浪,一浪盖过一浪。” 有的说:“我好像看到巨浪相互交错、撞击,形成一堵高大的水墙,而看不到那条白线了。”还有的说:“江边的、远处一切景物都已被这如同水墙一般的、不断翻滚、奔涌的潮水挡住了,看不到了。” (4)“越来越近”出示课件 3:通过句子的对比,体会词语的精妙作用学生们在 A 和 B 的比较中,可发现: 前文提到了潮水横贯江面,此时潮水掀起的无数巨浪就像千万匹战马一样,马不停蹄地向前奔涌,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所以作者用上了“千万匹”这个词语。在 B 和 C 的比较中,可发“齐头并

12、进、浩浩荡荡”写出了潮水铺天盖地般、如万马奔腾般地奔涌的具体样子,其场面浩大、宏伟、壮观。趁着学生们交流的高潮,请三个同学依次读出这句话,要求一个比一个读得更有气势。其他人闭眼欣赏,以强化这些关键词语的作用。这样形象直观的词句比较和诵读,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关键词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魅力,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引导学生继续抓住潮水的特点来体会: :这这磅礴的气磅礴的气势仅势仅从形从形态态可以看出来可以看出来吗吗,你,你还还从哪些从哪些词词句体会到句体会到这这大潮大潮势势不可不可挡挡?自然而然,孩子们会抓住“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来想象当时大潮咆哮、怒吼着,似乎吞没了整个

13、江边上的一切声响,耳朵也都要被震聋了。这无比巨大的声响更能衬托场面的壮观。A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战马奔来。奔来。B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战马奔来。奔来。C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战马齐头并并进进,浩浩,浩浩荡荡荡荡地地飞飞奔而来。奔而来。指导朗读:带着此时的感受完整地读出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4、有感情朗读,领略大潮的变化奇观。小结:作者随着作者随着时间时间的推移、位置的的推移、位置的变变化,按由化,按由远远及近的及近的顺顺序描写了潮来序描写了潮来时时的景的景象,使我象,使我们们仿佛和

14、作者一起站在仿佛和作者一起站在钱钱塘江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大,看到的潮水越塘江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大,看到的潮水越来越近,浪来越近,浪头头也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高。钱钱塘江大潮真不愧塘江大潮真不愧为为(天下奇(天下奇观观)!我)!我们为们为之自豪,之自豪,为为之(之(骄骄傲)!傲)!5、师生合作读 2-4 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作者的写作顺序。(1)学生读描写大潮的语句,其他的由老师读。(2)读后你们发现什么了?(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6、出示、出示课课件件 4: :观看完整的大潮变化的视频。(1)看了视频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啊?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2)请你再来读读 2-4 自然段中最

15、能够表达你现在心情的句子,一会儿读给同学们听。(3)让我们把 3、4 自然段背诵下来7、略读潮后,感受大潮气势犹在。最后一个自然段其实重点词句也不少,但通俗易懂,而且学到这儿,我们都知道还要注意教学时间和重难点的分配, 引导学生读中关注“还在、依旧、才”这三个词语,体会到大潮气势犹在。三、梳理整篇文章的顺序,回归整体四、作业设计1、写导游词,任选一个(1) 、出示这样一段不完整的导游词,学生可以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导游词表达得清楚、通顺、生动,今天,我去海宁今天,我去海宁观观潮。潮来之前,潮。潮来之前,江面上(江面上( )。可潮来)。可潮来时时,却一浪一浪(,却一浪一浪( ),一

16、浪一浪(),一浪一浪( )。潮水声犹如()。潮水声犹如( )。)。渐渐渐渐的,潮的,潮过过去了,可是(去了,可是( )。)。( (2) )也可以用上自己学到的好词佳句,改编导游词:午后一点左右,会从午后一点左右,会从远处传远处传来响声。来响声。过过了一会儿,大潮就会出了一会儿,大潮就会出现现。很快,离我。很快,离我们们近了,浪近了,浪头宽头宽了。再近些,浪更高了。浪潮越来越近,浪会更急,声音会更响。了。再近些,浪更高了。浪潮越来越近,浪会更急,声音会更响。(这两个思路设计的意图是既可以积累好词佳句,也可以把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景观以及文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有机结合在一起)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 观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