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378195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模块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试题考试试题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20 分第卷(选择题,共 51 分)一、现代文阅读(21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蔡方鹿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对此,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可提供有益借鉴。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在

2、自然观上,儒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儒家历来反对滥用资源。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把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和渔猎必须遵守一定的时节,并规定相应的“时禁”期,以保护生物和资源。儒家认为,对待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

3、也。 ”孟子主张把人类之爱施于万物。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朱熹进一步阐发了爱物的思想,他说:“此心爱物,是我之仁;此心要爱物,是我之义。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有益启示,那就是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把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前,我们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可以借鉴儒家所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 2 -段,

4、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人类要克服生态危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荣发展,就必须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在这个问题上,儒家主张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当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还需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结合起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诸多超越时空限制的合理内涵,这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成分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同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创造性

5、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1下列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提倡“天人合一”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B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社会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提醒人们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等。C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在当今提高了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D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许多符合客观规律且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的合理内涵,但也存在历史局限性

6、,有一些糟粕。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要想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需要借鉴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B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C儒家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意义深远, “取用有节、物尽其用”也应成为当前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的准则。D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就要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相结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孔子明确提

7、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强调“圣王之制” ,都表现出儒家对待天地万物所采取的友善、爱护的态度。B孔子的“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与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经过朱熹的阐发后,形成了爱物的思想。C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D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会带来生态危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就要那棵树伍中正米唐的门口长着一棵树。树是樟树,枝繁叶茂,像一大团无法握住的云。米唐常常对那棵树一望

8、好半天。她在树下唱歌,在树下写字,还在树下跳舞。米唐娘看见了,说,米唐不唱了,该吃饭了。米唐就不唱了。米唐娘说,不写字了,该去撒把鸡食。米唐就不写了。米唐娘还说,米唐,不跳了,该去园子里剥些菜叶来。米唐就蹦蹦跳跳去了菜园。米唐考进了城里的学校。那棵树成了米唐学费的一少部分。凑学费的那些日子,米唐娘就想到了门前的樟树。当米唐娘的身后跟着几个肩背锄头手拿斧锯绳索的人时,米唐就知道,再怎么挽留这棵树也迟了。那一大团无法握住的云倒下来的时候,米唐远远地站着,买树的人也远远站着。树一倒地,米唐抓着一根枝就哭起来。买树的人见了,劝她:米唐,别哭了,不就一棵树么?那些挖树的民工也跟着帮腔:再说,树就栽在离你

9、学校不远的地方,你还可以去看!米唐就渐渐地住了哭。买树的人示意那几个人锯断了一些树枝。树枝脆裂的声音很响,响在米唐空旷的屋前。树让一家工厂买走,那家工厂在城里。米唐看见那棵脱光了衣服的樟树走上了去城里的路。- 4 -米唐在樟树生长的地方,又开始唱歌。米唐娘听了,说,米唐,不唱了,你比娘幸运,树到了城里,你还在城里能看见,娘就真的看不见了。娘的话,又说出了米唐的眼泪。米唐沿着那棵树走过的路,进了城。米唐念书的学校,隔那家工厂不远,也就是隔那棵树不远。米唐下了课,就对那家工厂望,就对那棵树望。星期天,米唐就去看那棵樟树。米唐看见樟树栽在厂门口。厂子里的人很讲究,还为樟树搭了远看近看有点黑的凉棚,树

10、很快就活了过来。米唐还看见有一个人还在为树浇水。渐渐地,米唐就跟浇水的那个人熟了。浇水的是老魏。米唐每次走的时候,就跟老魏说,魏叔,很感谢你,过几天来看你。说完,米唐就默默走开。再出去,米唐邀了个有照相机的女生。在树下,那个女生为米唐照了好几张照片。米唐回到家。米唐就高兴地对娘说,娘,那棵树长得好好的,还发了芽。说完,米唐还拿出了在树下照的照片。娘听了看了跟着高兴。米唐说,娘,往后,我还要买回那棵树!米唐还到那棵树下去。接纳城市的阳光和雨水,樟树完全活过来了,再没有那黑黑的凉棚遮盖它美丽的身躯。米唐站在树下,老魏还在为那樟树浇水。只是那些从厂里出来的人,边走边说,有的人说到了树,说到了厂长,说

11、厂长不应该拿职工要发的福利去买树,说这厂弄不好就要垮了。老魏看看他们走远,才对米唐说,米唐,这厂子怕不行了。米唐问,魏叔,厂里的人往后会不会对这棵树起坏心?老魏说,工人情绪不稳,说不定哪。米唐“啊”了一声。米唐很艰难地从那棵树下走回了学校。米唐从那所学校毕业后就恋爱了。米唐领着男友走向那棵树。站在那棵树前,米唐停下步,用手指着那棵树枝说,你看你看,那棵枝上还歇了一只黑鸟。男友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米唐说,你多看一眼,就不行?男友说,行。男友就紧紧地盯着那棵树。那树上的一只鸟让他盯飞了。这个时候,米唐很幸福,也很沉醉。这个时候,米唐的眼里就有一些晶亮的泪水。城市这么大,这么繁华。

12、米唐最喜欢的地方就是那棵树下。她经常把男友带到那棵树下。她看见那些从城市吹来的风,一阵一阵地翻看樟树的叶片;她看见那些枝头落下的叶片很眷恋地飘向大地;她还看见老魏很坦然地在树下做最后的守望。- 5 -男友说,米唐,恋爱的地方多着呃,你再换个地方行不行?米唐的眼里浸着泪水说,这棵树就是我家原来门口的那棵树,我想让她回家!男友说,行。米唐门口的樟树又回来了。米唐也请人给那棵樟树搭了凉棚。她还对娘说,娘,有空的时候,给树浇上水。米唐走后,村里有人和米唐娘坐在屋里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门口的樟树:米唐娘,你家米唐能耐呃,那棵你舍不得卖的树,又给你弄回来了!米唐娘说,当日挖门口的樟树时,我家米唐还在树

13、下哭呃。我就晓得她舍不得,说不定她还要把这棵树要走呢。米唐娘说完,两行泪径直往下落。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小说开头采用比喻的形式,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樟树的繁茂,也为下文卖树为米唐凑学费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B小说反复提到米唐在樟树生长的地方唱歌,是为了突出强调米唐对樟树的依恋,也衬托了米唐内心的喜悦。C小说善于在细节处刻画人物,男友“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看”“紧紧地盯着那棵树”这些细节可以反映出他只是顺从米唐,并非理解她。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写了陪伴树、卖掉树、看望树、买回树等内容,情节脉络清晰,于平淡之中充满了温暖的诗意。5文本多次写

14、到米唐的“哭”,每次“哭”的心情都不一样,请就画线部分任选三处做简要分析。(3 分)6小说中的“那棵树”意蕴丰富,你认为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6 分)二、古诗文阅读(3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9 分)薛元超,薛收之子也。元超早孤,九岁袭爵汾阴男。及长,好学善属文。太宗甚重之,令尚巢剌王女和静县主,累授太子舍人,预撰晋书 。高宗即位,擢拜给事中,时年二十六。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俄转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 6 -史。中书省有一盘石,初道衡为内史侍郎,尝踞而草制,元超每见此石,未尝不泫然流涕。永徽五年,丁母忧解。明年,起

15、授黄门侍郎,兼检校太子左庶子。元超既擅文辞,兼好引寒俊,尝表荐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等十余人,由是时论称美。后以疾出为饶州刺史。三年,拜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以罪配流 州,旧制流人禁乘马,元超奏请给之,坐贬为简州刺史。岁余,西台侍郎上官仪伏诛,又坐与文章款密,配流 州。上元初,遇赦还,拜正谏大夫。三年,迁中书侍郎,寻同中书门下三品。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时元超特承恩遇,常召入与诸王同预私宴。又重其文学政理之才,曾谓元超曰:“长得卿在中书,固不藉多人也。 ”永隆二年,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幸东都,太子于京师监国,因留元超以

16、侍太子。帝临行谓元超曰:“朕之留卿,如去一臂。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 ”于是元超表荐郑祖玄、邓玄挺、崔融为崇文馆学士。又数上疏谏太子,高宗知而称善,遣使慰谕,赐物百段。弘道元年,以疾乞骸,加金紫光禄大夫,听致仕。其年冬卒,年六十二,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文集四十卷。子曜,亦以文学知名,圣历中,修三教珠英 ,官至正谏大夫。(节选自旧唐书薛元超传 ,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B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C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D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袭爵,继承爵位。按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