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松翠柏》教学设计教案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378136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苍松翠柏》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苍松翠柏》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苍松翠柏》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苍松翠柏》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苍松翠柏》教学设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苍松翠柏》教学设计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山东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培训学习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苍松翠柏教学设计湖南美术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二课课 题:苍松翠柏课 时:1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苍松翠柏的教学内容是重点学习写意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以树的画法为媒介切入教学,进入到传统国画艺术中程式化表现方法的学习,苍松翠柏尝试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工具进行水墨写意的初步表现,并指向树、石组合的山水画写意小品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理会中国传统绘画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的特点。 2、能够学习水墨表现松树或者柏树的基本画法与技巧。3、树的基本程式技巧尝试水墨画小品的表现。教学重点: 水墨表现的把握处理。教学难点: 借物抒情、抒发情感的

2、表现特点。教具准备: 笔、墨、纸、砚、教学范画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最具代表性的绘画作品。(播放历代经典山水画图片。)学生谈观感。这些画统称为什么?用什么画的?二、体验篇:认识一下工具:笔、墨、纸、砚等。1、水墨的趣味: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2、笔法:山水画运笔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等方式。中锋运笔,垂直,行笔时锋尖处于墨线中心,用中锋画出的线条挺劲爽利,多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侧锋运笔,手掌向右偏倒,锋尖侧向左边,由于是使用笔毫的侧部,

3、故笔线粗壮而毛辣,多用于山石的皴擦。拖笔、逆锋简单介绍三、创作篇:展示几幅松柏的照片;1、 文人墨客这样描述松树: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赠从弟 年代:魏晋 作者: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历代名画家这么描绘松树:(出示几组照片)教师示范一幅松树的画法;石树结合。学生体验创作:1、用我们本节课探讨的笔墨技法来进行山水画尝试。2、注意笔法的适当选择、墨法的合理运用。2、画出自己对松柏理解,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理会国画作品中松、柏所包含的

4、内在情感时,注意引发学生对与之相关的语文、历史知识进行回忆与联想,贴近他们的审美经验和感受。)四、展示篇我们的“美展”:有选择的进行展评。师评生评结合。提问:1、你想表现什么? 2、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3、你用了哪些技法?4、还有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五、拓展:诗书画印的讲解。对于一幅传统的中国画来说,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表现才更为完整,更有特色。诗、书、画、印结合,可以把几种艺术融为一体,相互辉映,既能丰富画面内容,又能扩大画面境界,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这在西洋绘画中是没有的,这是中国画的又一个特点。中国画在瓷器上的表现。六、教学反思: 堂演示选择易于模仿的简单造型,选择适合初学者的常用笔墨技法,强调关键的表现步骤与技法要点,分段演示技法时,更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演示中所用绘画工具与学生练习工具尽量一致。如果借助其他演示手段,应注意选择典型、明了,能够说明技法问题的影视或者挂图资料,教师务必引导学生有意注意其中的关键步骤与技法要点。本节课上,学生创作热情非常浓厚,每位学生都能通过丰富的联想把自己喜欢的字进行装饰、变化,而且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出别具一格的作品来。但是通过学生的作品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一是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有创意的作品不多。二是作品的变化形式比较单一,都以象形为主,不敢尝试其他的变化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