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中年级单元导读课教学策略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5378095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中年级单元导读课教学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中年级单元导读课教学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中年级单元导读课教学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中年级单元导读课教学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中年级单元导读课教学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中年级单元导读课教学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中年级单元导读课教学策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引趣、导学、促行引趣、导学、促行 小学语文中年级单元导读课教学策略小学语文中年级单元导读课教学策略【内容摘要】单元导读课作为单元整组教学的起始环节,有引发学习兴趣,明确单元学习目标,促进以后学习等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引趣导学促行”策略的实践,以探索中年级单元导读课教学策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中年级 单元导读 教学策略长期以来,教师教学都是以篇为单位,以“篇”中某一节课为课堂教学的研究重点,这样一来,教师与学生就在一节课内“打转转” 。没有站在宏观的位置上来调节确定本节课的训练重点。而“单元整组教学”这种新课型,使我们把研究的着力点转向“单元组” ,对单元整组教学全程模

2、式进行初探。它是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和意识。是以大语文教学观为指导,以现行人教版教材为依据,对本单元课文进行调整、重组,链接丰富的课外资源,进行全盘考虑的一种教学方式。单元整组教学往往分为单元导读课、部分课例、以及整体感悟课。其中单元导读课更是区别于其他传统教学课型的新生课型,它作为单元整组教学的起始环节,有引发兴趣,明确单元学习目标,促进以后学习等作用。再次,中年级学生正值学会自主学习的过渡阶段,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通过单元导读课,可以让他们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内确定学习目标,同时经历一个单元的学

3、习过程。以单元为整体,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又回归整体的设计理念,有利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更新快的时代特点,为迎接高信息社会的到来做准备。由此,基于教材编写的意图,学生中年级语文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利用单元整组教学更轻负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的因素。笔者从“引趣导学促行”策略的实践,探索小学语文中年级单元导读课教学策略。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激起兴趣,引发阅读期待激起兴趣,引发阅读期待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源动力,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

4、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因此,在单元导读课的设计中,以一节课的时间,激发兴趣,能引发整个单元的阅读期待,并能将学习兴趣有效地保持并延伸到整个单元的学习。1精选导读内容2(1)呈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三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中,鲜花什么时间开放,蜜蜂有哪些奇特的飞行本领,玩耍却玩出了大名堂,怎样巧妙找到丢失的骆驼,这是多么有趣的内容啊!本组课文讲的就是这些内容。有的讲对植物有趣观察和发现;有的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有的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课文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这些题材对学生来说是充满了吸引力。因此

5、,我将整单元课文前后联系、贯穿,以“有趣的观察”作为本单元的兴趣点。能将这些有趣的现象与我们的语文学习有效地结合,在探究中学习语文,培养语文素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课堂真上是激情洋溢。(2)提示学生不知道的内容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而且很多是学生平常不经过仔细观察不容易发现的,象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爬山虎的脚到底是怎样的,蟋蟀这种小小的昆虫,它的住宅是怎样的,又是如何建造起来的,这些学生不了解的内容,就很容易激发起他们阅读的兴趣,而略读

6、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也颇具吸引力。通过单元导读课中,我带学生观察爬山虎,寻找它的脚;找找蟋蟀,观察外形;观察世界地图,制作拼图模型,验证“大陆漂移说”,对单元内容粗略的浏览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3)联系学生生活中的内容三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先后编排了可贵的沉默 她是我的朋友 七颗钻石 妈妈的账单四篇课文。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中深入体验这种感情,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这些话题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在这样与

7、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单元导读课中,首先引导学生们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并想一想该怎样回报父母;然后将自己的做法与故事中人物相比较。达到文中悟情,文中悟道。2妙用导读方式(1)重点引领式在单元导读课的设计中,也要根据整组课文文本的特点,进行有特点和针对性的导读。如,象四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作为科普类的说明文,就可以采用重点引3领式的导读方法,将落脚点放在电脑住宅中,体会介绍的空间顺序,以及说明文所采用的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为其他单元文本的学习做好铺垫;(2)要点例举式象第七组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就可以采用要点例举式,在导读课中,对每篇课文的内容先有个大致的了解。象为中华之崛起

8、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 1963 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的事;乌塔讲的是一个 14 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事情(3)疑点凸现式象前文提到的三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中,鲜花什么时间开放,蜜蜂有哪些奇特的飞行本领,玩耍却玩出了大名堂,怎样巧妙找到丢失的骆驼?这些课文本身就让学生充满问号和兴趣,因此,在导读课中,让这些疑点凸现,更增加学习的动力。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二、纸上得来终觉

9、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确目标,指导自主学习明确目标,指导自主学习分析中年级单元导读课的导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一般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列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意在让学生知道这单元我们要学什么;二是引领学生本单元主要的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知道学习有一定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语:你听说过要去南方却一致往北走的人吗?你知道怎样在一张纸上画出数不尽的骆驼?这一组课文,为我们讲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读了这些故事,我们一定会受到一些启发的。这样一段导语,前半部分就例举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后半部分则启发学生学习思考的方法。因此,在单元导读课教

10、学中,教师首先自己要明确本单元教学,然后才能引导学生感悟本单元学习的内容,积累有特色的语言,感悟语言表达的规律,积累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1导语中明确单元目标中年级的单元导语往往文字优美,语言涵盖力强。它虽然处在单元的首席位置,却常常受到不屑一顾的冷遇。原因就在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单元导语的内涵价值,以及对一个中年级孩子能起到的指引作用。单元导语实际上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几乎覆盖了学习整个单元所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4当我接触到四年级第七册童话单元时,我关注到这样一个信息,曾经的教材中也有不少童话的选编,但是像这样让童话以单元的整体形式出现还是第一次。

11、特别是单元导语中,在言语之间隐含的就是如何学习童话的方法,即是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我们了解童话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而随后的例文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回环推进,学习童话,感悟童话。因此在单元导读课的设计中,我将牢牢把握单元导语,带领学生了解童话、品味童话语言,体会童话特点,作为导读课的重点目标。让学生有意识地在导读课中,粗略的关注童话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语言特色来体现童话的夸张荒诞、丰富的想象、生动有趣的特点等。一堂课下来,学生对童话这种文学的题材有了清晰的,丰厚的认识,对童话了解的信息量大,对童话品读更有方向性。对接下来本单元安排的例文的学习目标把握更明确,还为自

12、己以后如何阅读童话指明了方向,真是一举多得!2导学中了解单元重点语言现象比如,人教版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了解世界遗产”。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 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在导读课上,我让学生带着对世界遗产“世界突出,罕见的,有价值的”的模糊印象,带着对“为什么我国的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称得上是世界遗产”的思考,带着对“中国享誉世界名胜古迹”的向往,去阅读本组课文。在导读中,不仅接触语言文字,和了解了单元中重点的语言现象,如秦兵马俑,在表现兵马俑类型众多

13、,个性鲜明的特点时,作者从不同兵马俑的动作、外貌和神情三方面,用上“神态自若、若有所思、跃跃欲试”等四字词语来生动刻画。在学生轻松自由地尝读赏玩之后,愉快地谈出自己的感受,如“秦兵马俑塑造得好逼真啊”,“长城真不愧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等等。在不时惊叹中,还提醒学生关注到“独一无二”“享誉世界”“举世无双”这样一些词汇,鲜明地获得了对这三处景观的整体印象,从而自然地唤起崇敬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这样获得的一种整体感受的力量更为强大,是逐篇教学所不能比拟的。这一种力量为深入感悟打下了基础,成为整个单元教学语言习得的积累点和单元主题情感的主旋律。3导练中积累语文学习方法单元导读课往往能以点带面,帮助学

14、生进行有效的阅读铺垫。如在“体会不同作家写同一动物的写作风格”为主题的单元教学中。文章搜集了几位文学大师的作品,力图通过作品,传递大师们写作的语言,表达的方法。这样就可以把写同一动5物的两篇文章白鹅和白公鹅一起进行教学。在教学丰子恺先生的白鹅时,可以先初读课文,概括这只鹅的特点;细读课文,感悟用词的生动形象和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感情朗读,读出趣味;从行文结构、描写方法、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总结此文的特色。接着从行文结构、描写方法、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与白公鹅这篇文章对比学习,并总结出它们的异同,在读课文以外,还可以链接教材中的接下来的猫和略读课文母鸡,同样对动物的描写,不同的作家是如何表达的,同样

15、的作家在描写不同动物时,又会有怎样不同的呈现。象本单元就是体会大作家们用反语来表达出对动物的喜爱,语文幽默诙谐,处处流露喜爱之情。学生通过吸收一些精彩的语言,好的表达方法,增添感性体验。有助于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迁移与提高,从而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及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拓展延伸,促进习惯养成拓展延伸,促进习惯养成1培养全面、联系地思考问题的方法象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

16、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有的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有的讽刺了那些行动和目的相反的人。有的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做出正确判断。有的通过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教育我们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还有的说明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全面、联系地思考问题的方法。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本次课改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材中别具匠心的设计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将单元导读与综合实践整合,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例如:三年级第五册的第五单元,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 为专题,由孔子拜师 盘古开天地 赵州桥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