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微案二设题陷阱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364798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微案二设题陷阱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微案二设题陷阱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微案二设题陷阱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微案二设题陷阱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微案二设题陷阱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微案二设题陷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微案二设题陷阱(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微案二微案二 设题陷阱设题陷阱 微点突破一 偷换概念例 1 比一比,在选项和选段中勾出表述不一致之处。答: 剖析 原文表述是“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 ,所以被认为保守的是“明初” ,而不是“明代社会” 。此处属于偷换概念。技法透视2针对练习(2015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 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

2、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 ,因为文本有“空白” “空缺” “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 ,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 ,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

3、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3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

4、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答案 A解析 偷换概念,原文是说“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 ,也就是说艺术品的接受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但不是“重要”的。可见选项中“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表述错误。微点突破二 张冠李戴例 2 比一比,在选项和选段中勾出表述不一致之处。答: 剖析 “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错误,根据原文“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

5、而制定的” , “夏历” “农历”“阴历” “旧历” ,是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技法透视4针对练习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越文化是一种半农耕半海洋的文化。越地先民是中国境内最早致力于农业生产的人群之一,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的先民已开始种植水稻。同时,越人又是中国乃至世界都罕见的海洋性族群。据分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古越人曾沿中国东部海岸线北上,活跃于两广、福建、江浙、山东乃至东北的沿海地区,他们的后裔成为现在这些地区汉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对外港口便分布于古越人最先开拓的海岸沿线。此外,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的马来人群及波利尼西亚人群

6、,他们实际上是距今 12000 年左右才与中国境内的百越族群分道扬镳的。越人习水便舟,文献多有记载,越地是中国航海技术的策源地。2002 年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一条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独木舟遗骸,距今约 70008000 年。据吴春明先生研究,它有可能是一艘适于海上航行的边架艇独木帆舟,可与波利尼西亚人群的舟船相联系。在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的遗址中,还发现有不少的舟船遗物,如近来在宁波余姚田螺山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件距今 7000 年的完整独木舟模型器,可以看出当时的独木舟已经脱离简陋的原始状态。越地的航海传统延续至今,其孕育的先进航海技术影响了中国沿海乃至整个环太平洋地区,

7、为后来的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技术基础。一般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源起于汉代,但是,越地在汉代甚至更早便已经开展对外贸易。越地出产的优质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走出国门,中国文化也通过越地这一重要窗口向5周边地区尤其是日本列岛扩散。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以及东亚文化圈的最终确立,与越地这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环节密不可分。(摘编自越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地先民是中国最早致力于农业生产的族群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海洋性族群。B如今分布在太平洋诸岛屿的马来人群及波利尼西亚人群,原本和中国境内的百越同属一个族群。C2002 年杭州出土的目前所

8、见中国最早的独木舟遗骸,证明当时的独木舟已经脱离简陋的原始状态。D越地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走出国门,影响了周边地区尤其是日本列岛的文化。答案 C解析 张冠李戴, “可以看出当时的独木舟已经脱离简陋的原始状态”的是宁波发现的独木舟模型器,非杭州出土的独木舟遗骸。微点突破三 无中生有例 3 比一比,在选项和选段中勾出表述不一致之处。答: 剖析 “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文章只是简单阐述了用综合甄别的方式保留乡村记忆,并未举例具体说明综合甄选的标准。技法透视6针对练习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篆书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书法艺术也在继承了秦代小篆写法的

9、基础上有了更高的审美追求和技术表现。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采用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秦代篆书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就是李斯所写的泰山、峄山、琅琊台、会稽、之罘等刻石。李斯是法家人物的代表,法家之于审美采取的是“好质而恶饰”的主张,反对各种形式的装饰。这也正是李斯小篆“省大篆之繁缛以趋简易” 、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齐的原因。汉代篆书线条一改秦篆的“玉箸”式样,提按波变,跌宕流动,充满了节奏变化。起笔时或藏或露,少有雷同;收笔处或作悬针,或为垂露,姿态万千;转折处或提或按,方圆兼备,虚实相生。瓦当铭文更能随形布势,随意生态,活泼多

10、变。缪篆屈曲回环,鸟虫篆,笔画作鸟、虫、鱼状,更是将篆书的装饰意味、浪漫色彩发挥到了极致。“圣人立象以尽意” ,汉代流动瑰丽的篆书,所表达的正是汉代追求浪漫、重视装饰的审美追求。森严的秦文化之“法”与浪漫的楚文化之“意”在汉代篆书里交融,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秦始皇灭六国后采用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了全国文字。B汉代篆书在书法艺术上继承了秦代小篆的写法,但与秦代小篆相比,它又有更高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7C汉代篆书流动瑰丽,表达了汉代崇尚浪漫、重视装饰的审美追求,书写了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11、D汉代篆书在汉代繁荣发展,它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时人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字体。答案 D解析 “成为当时人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字体”属无中生有。原文只是提到了“篆书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微点突破四 混淆因果例 4 比一比,在选项和选段中勾出表述不一致之处。答: 剖析 前后句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原文是说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的中国社会从单一向多元转型,而不是说“社会变化很快” 。技法透视8针对练习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官德在现代社会是一种主体性道德,具体表现为官德的主导性、示范性和高层次性,这意味着官员是社会道德活动中的中坚力量和“领头羊” 。道德的主体是现实的人

12、,而人又是处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实践着的人。在道德生活中,道德活动的主体是多层次的,根据其不同层面可以分为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个体主体,即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道德实践活动的个人,它是社会道德活动主体的基本单元。群体主体,即为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而协同从事道德实践活动的人的各种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小到家庭、班组、各种社会团体,大到民族、政党和国家。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在道德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也不尽相同。个体主体一般处于个别或部分的地位,而群体主体则是处于一般或整体的地位。同时,就个体主体而言,越是对社会起作用大的人,其道德要求就越高。就群体主体而言,它是由若干个体主体所组成的,也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同,

13、其主体性也不同,道德要求也不同。无论从个体主体,还是群体主体而言,官员都是一个社会的道德主体。“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正因为官的这种决定作用,社会和人民才赋予他们以道德上的极高期望,官德在社会生活中尤其是道德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处于社会领导地位、担负不同领域和不同社会层面领导职务的领导干部的道德取向直接显示着社会的道德导向。官德建设取得的成效,具有社会道德建设其他内容均不可能具有的强烈示范效应。另外,官德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道德,而政治道德始终处于社会道德的核心地位。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政治和道德是融为一体的,表现出明显的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特9征。难怪一些思想家把德

14、治、政德看作是国家兴亡的重大问题。(摘编自李建华官德在法治化时代的独特价值)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活动的主体是现实的人,而官德在现代社会是一种主体性道德,那么可以说,官员是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道德主体。B家庭、班级、各种社会团体、民族、政党和国家等,都是道德活动的群体主体,这类群体主体在很多方面都迥异于个体主体。C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把德治、政德看作是国家兴亡的重大问题,由此看来,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政治和道德是融为一体的。D国家官员就是一个社会的道德主体,不管是从个体主体来看,还是从群体主体来看,他们对社会影响作用大,其道德要求相应更高。答案 C解析 颠倒因果。由原文第

15、三段内容可知,因为“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政治和道德是融为一体的” ,所以“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把德治、政德看作是国家兴亡的重大问题” 。微点突破五 以偏概全例 5 比一比,在选项和选段中勾出表述不一致之处。答: 剖析 乡村记忆要有选择性地保留,并非要求“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技法透视10针对练习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当今时代,高速工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生产高速增长,实际上带来了“全球性过剩” ,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大量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处在闲置和过剩状态,因此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把大量的“闲置”重新配置,加以利用。这显然顺应了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从

16、更重要的意义上说,分享经济也意味着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经济增长更加强调生产、强调效率、强调产出率,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办法就是实现分工,通过分工产生效率,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达到产出最大化的目标。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在带来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剩;强调分工促进增长的同时,也由于生产环节细化、甚至全球化分工,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并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和经济增长效率。为此,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数据等,能借助分享平台整合价值链、产业链,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解决过剩经济时代的供求失衡问题。正11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参与的大数据分享正在带领人类从分工型经济走向分享型经济。当然,要让分享经济真正有效地满足人人参与、人人分享,需要每个参与者、分享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其背后也是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诚信体系的考量。在此情况下,政府通过依法干预和合理监管,确保分享经济建立在诚信有效的基础上,也是分享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