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上好生物课——朱胤(终稿)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5364790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下如何上好生物课——朱胤(终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改下如何上好生物课——朱胤(终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改下如何上好生物课——朱胤(终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课改下如何上好生物课——朱胤(终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课改下如何上好生物课——朱胤(终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改下如何上好生物课——朱胤(终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下如何上好生物课——朱胤(终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1新课改下如何上好生物课朱胤朱胤( (盐盐城城师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术学院学院 04(1)班班,江江苏盐苏盐城城,224002) )指指导导老老师师:耿荣:耿荣庆庆 摘要摘要 本文通过实践教学来探讨新课改下如何上好生物课。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备课时由过去的钻研教材转变为重视课程标准的研究,根据学生的状况来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课堂上采取自主性策略、激励性策略和合作性策略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复习评价时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复习评价,更重要的,还包括能力、情感、价值观。 关键词关键词 新课改 生物课 教学 新一轮课改正在轰轰烈烈地

2、展开,作为新时代的生物教师,如何才能使旧教材指引下的生物课堂“活”起来,已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1。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已经不是特别爱动的年龄,有些时候事先布置的任务,学生们不愿意完成。所以更需要老师做好备课和课堂上教学以及课后指导等多方面的充分准备。本文结合在高中实践教学的体会,初步探讨了在新课改下上好生物课的基本要素,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奠定基础。1 新课改下的备课调查显示,虽然新课改已经在中小学全面推开,但许多教师,在备课方面仍然沿用过去的办法,将大量的精力放在钻研教材上,而对课程标准关注很少。其实,在新课改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基本素材,备课时我们不能把教材作为课程标准来解读,特别是

3、在目前“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备课应该由过去的重钻研教材转变为更加重视钻研课程标准;教师应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精选教学素材。教学素材的选择不应局限于教材,应该与周围的社会、自然、生活紧密联系。在钻研课程标准时,应该做到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在选择教学素材时,必须注意材料的目的性、科学性、通俗性、教育性、时代性、趣味性、适当性、适量性2。1.1 备学生在新课改中,多次强调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新知识。但是,通过教育见习发现,自主学习目前在学校中受重视的程度不高,这不仅仅是因为教育体制本身的障碍,更有大量人为的消极因素3。因素之一,就是学生自身对自主学习

4、的“抵制”。下面是结合在句容市第三中学的教学实践,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学习中,你希望自己怎样学习?调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2查结果中 14%的学生愿意自己独立支配时间;68%希望教师讲为主,自学为辅;18%的学生希望自己学习,有问题问老师。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他们对外界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时期4。但调查结果却显示并非如此: 68%的学生都习惯于听老师讲,从老师那里吸取知识,“老师让我怎么学我就怎么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昵?这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造成的。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总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没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5、中,学生的主动性长期得不到正常发挥,以至于逐渐丧失。由此可见,学生自身对自主学习的“抵制”并不是本质上的抵制,而是外部因素导致的结果。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有的教师把课堂放开了,让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么学就怎么学,结果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受灌输教育的长期影响,有的学生想自己看书,但是不知从何处着手,而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要做什么。如此下去,使得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表示了不满,并对自主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因此,在上课之前充分备好学生这一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1.2 备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是备课的第一步,将教材文本转

6、化为教师文本。这种教师文本还不能直接转化为教学文本。第二次转化至少要考虑两个因素:教学内容的重构和教学策略的选择。1.2.1 尊重文本个性的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一一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创新,对教学内容的重构过程是教师将教师文本转化为教学文本的过程之一。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建立在教师个性化解读基础上的根据文本个性进行的“重构”文本个性既包括文体特点,也包括言语特点。这两个特点构成了文本的言语形式。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形成语感,不能离开对言语形式的

7、揣摩、分析,对文本的解读也必须建立在对言语形式的理解之上5。因此言语形式的教学是将教师文本转化为教学文本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1.2.2 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师文本向教学文本转化的过程中,教学策略的选择是转化的任务之一。根据学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3生的个性特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成为教师选择教学策略的重要因素。在我们传统的概念中,教学策略往往指教师如何教授的方法。但是在1998年版的简明教育词典关于教学策略的定义却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由教学原则调节的师生协调活动的方式”。它既包括教的方众,也包括学的方法6。这一定义最值得注意的是教学策略不仅

8、是“教的方法”,还是“学的方法”。传统的备课是为教而备,因此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新课程下的备课是以学生为中心,“非指示性”教学、探究性教学即是也。但是我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提法并不准确。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素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如果“以学生为中心”是指“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那么我们的教学品质将会下降,学生的思维永远停留在浅层次,得不到发展。“教是为了不教”7,知识的建构也好、能力的提升也好、思维的发展也好、生物素养的积淀也好,这些教学的目的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以“学”为中心才是教学策略选择的原则。有些教师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一观念,甚至将教案改为了学案。所谓“学 案”是相对于教

9、案的“教”而言的一种以“学”为中心的备课思路,也可以说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一种自学提纲。“它的设计,旨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学,独立完成并掌握所学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8。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份学案至少要具备这样几个要素:学案的设计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学案是提纲式的、学案的设计要有趣,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职责是督促学生根据学案进行学习。总而言之,设计学案的着眼点在于“促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备课时就要设计上多利用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活动的机会和空间,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

10、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去。在现代社会,竞争和合作共存,学会合作是做人做事的基础。我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一些必须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动,并一起讨论为什么完成这些活动必须与他人合作。这样实际上是把培养合作精神渗透到了生物教学中。师生、生生合作互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动脑,共同参与学习实践,从而发挥个人长处,使学生互相弥补、启发、点拨,形成交互的思想网络。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之上,在集体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这样可以让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方法揭示知识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互学、互助、互补中更深刻的进行探究,同

11、时还要对学生的认识过程进行有效的涮节,以深化自主探究的内容。1.3 编写教案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4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编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备课的最后一个阶段。优质的教案能使教学活动更加系统、周密、细致,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对于老师来说,应该注意整个过程是决定教学的整体安排的过程,教案则是做可操作性准备的过程。所以,教案必须是在深思熟虑之后才撰写的。 编写教案需要一个构思谋划编写提纲书写详案试讲修改完善实用的过程。教案一般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活动安排、教学用具、教学方法、课时安排、内容要点(板书设计)、教学进程、教学后记,有的还加上教材特点分析、教学

12、对象分析、教学设计意图等。教案并没有统一规定的格式,具体写法和繁简程度因人而异。常见的形式有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图文式等,但通常是以上几种形式穿插使用的综合式9。每位教师的教案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倾向,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经验、习惯做法、学习活动的性质和对教案的管理要求。教案只能反映出对实际教学的预测,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固守教案的程式不变,要根据课堂实际发生的教学事件灵活调整使用。2 新课改下的课堂2.1 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是从动机和兴趣中产生的。因此,创设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起始环节。我认为教学情景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发展特点和认

13、知规律。一般选择生活环境、自然现象、社会热点和科学新成果等学生日常生活经常遇到或感兴趣的问题。教学情景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可接受性,即体现客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情景要与学生探究的问题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在备课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教学时应该要把这些情景通过多媒体、实验、图片、资料分析等手段展示给学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情感。2.2 讲授新课根据高中生物新课改的要求,我对所带班级的课堂教学做了一下的几点改变。2.2.1 高中生物课堂中的自主性策略及实施自主的课堂,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创造天性,因此,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当中应推行自主性策略:积极创造轻松、和谐、明主的课堂环境,使学生

14、能够自主的发散自己的思维,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以生物教材第一册第五章的光合作用为例,在实验班我主要为创建情绪安全感的轻松的学习环境。首先介绍了光合作用的发展史,指出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等科学巨人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5都对植物为何生长有过错误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谁都有未知的领域,也愿意轻松的承认和公开自己的“无知” ,有勇气迎接学习的挑战,对课堂提问踊跃回答,提高获取新知识的效率。而在对照班,则按教材原有的顺序,对所提问题,指名回答,结果只有个别成绩好的同学敢发表看法,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未被调动。总之,自主探究性教学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自

15、主探究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自主探究教学又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钻研,与同学的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2.2.2 高中生物课中的激励性策略及实施教师给学生善意的鼓励和成功的体验(成就感),将激发学生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调动学生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各种潜在的上进要求,使之活跃、强烈起来,这

16、种积极的情绪,能够激活大脑神经细胞,使学生倾注莫大的热情于学习、创造中,并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意志,从而大大增强认识和创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教师要在生物课上;不断地激励学生,点燃起学生探知生物奥秘的信心和欲望。以生物教材第一册第二章的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为例,在实验班采取的方法是肯定学生好奇、激励学生好问。先告诉学生味精使菜味道鲜美,鸡、鱼和瘦肉蛋白也都很鲜美好吃,是由于含有大量的谷氨酸。这种生活实例使课堂显得生动有趣,学生便联想开:“烹调方法不同,肉的鲜味也不同,为什么烧排骨汤要用冷水或温水来烧;红烧排骨则应该用开水烧?”对学生的“怪诞”联想,不但没有指责,还肯定他们好动脑筋,然后并继续引导解释:因为“排骨汤”主要是喝汤,要使瘦肉中的谷氨酸充分地释放到汤内,以保证汤味鲜美;而烧“红烧排骨”是使肌肉蛋白质在高温下立即凝固,使谷氨酸尽量少释放出来,才能保证排骨肉块味道鲜美。若烹调方法不正确会导致谷氨酸流失。这样,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需要掌握的知识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