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学期六(3)班语文教学计划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364742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上学期六(3)班语文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9年上学期六(3)班语文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9年上学期六(3)班语文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9年上学期六(3)班语文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9年上学期六(3)班语文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上学期六(3)班语文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上学期六(3)班语文教学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 年上学期六(3)班语文教学计划唐春林一、任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本班学生最大的通病是学习不肯下真功夫,懒散,作业马虎、应付了事。班级中还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本学期将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以及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一)认知能力方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对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良好,读、背能力都比较好生字词能够写的比较美观,能够正确的默写。在作文方面能够根据要求写出比较通畅的文章,整体上作文水平还可以,有几个同学作文能力较强,且颇具新意。说话能力相对

2、较弱,大部分同学能够按照一定的要求当众说话,有几个同学说话流畅、有条理、有创见;在习惯上,学生基本养成了查字典、预习的习惯,这些习惯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坚持下去。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课本主要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课本安排了 7 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 34 篇,共 24 篇。课文分精读、自读两种。每单元安排习作 1 篇,共 7 篇。每单元安排练习 1 个,共7 个。三、全册教学目标要求: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3)继续培养课外

3、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9)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10)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11)继续培养勤于搜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习惯。(12)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

4、文的习惯。2、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3、识字写字。(1)准确认读 147 个生字。(2)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 125 个,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3)继续学习用钢笔书写,写得正确、端正、整洁。(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知道各种类型汉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特点。4、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

5、貌。(5)乐于参加讨论问题,敢于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5、阅读。(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6、作文。(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2

6、)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3)能修改错误明显的句子。(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全册教学重难点】重点1、坚持不懈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之一,也是本套教材的一项主要目标,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套教材所安排的一系列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一生都大有好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有着重要的责任。目前,学生已初步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如预习的习惯作笔记的习惯查字典的习惯,但还需要引导学生长期深入的去坚持还有一

7、些习惯学生做的并不好,如读写的姿势。本学期安排的习惯训练-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无疑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总之,培养新的习惯,巩固已有的好习惯将是本学期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2、抓好朗读背诵复述和字词句的基本功和训练引导语言积累和运用。积累和运用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本套教材把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视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编选的课文“语言规范,篇幅短小“,课后始终突出朗读背诵复述和字词句训练;单元练习中常设读读背背说话熟记成语等练习。这些安排都是为了积累和运用难点1、作文教学本册的作文教材与课文配合巧妙从不同的角度实现了读写结合。本册作文注意联系旧知,引导学生

8、在原有的训练基础上向更高的层次延伸。本册作文安排了多种类型的作文训练,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课本,其作文训练面广,有深度,是对全套教材的总结和概括。因此作文教学是本册教学的一个重点。2、我班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欠佳,因此说话为难点之一。3、少数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4、指导学生写好行楷字。学生初次学写行楷因此有着一定的难度。【本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册教材为全套教材的最后一册,因此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课文开头安排了行万里路读万件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习惯培养内容落实了全套教材提出的“双基“总目标在内容安排和形式设计上注重突出重点集中目标数量适当讲究实用,以利于学生扎扎实实练好语文基本功,在小学毕业

9、能达到大纲指定的目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本册教材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意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又注意对当今时代风貌的展示;既注重帮助学生学习自然知识又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文明习惯的形成。四、进度安排 周 次起 迄 日 期教 学 内 容 节 数1习惯 1 长江之歌 122长江之歌 1 三亚落日 2 烟台的海 363记金华的双龙洞 3 习作 2 6练习一 14练习一 2 卢沟桥烽火 3 半截蜡烛 165半截蜡烛 2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3 习作 166习作 1 练习二 3 三打白骨精 267三打白骨精 1 词两首 2 螳螂捕蝉 368读书要有选择 1 我读书我快乐 1 习作 2 练习三 269练习三 1 夜晚的实验 2 海洋 21 世纪的希望 2 学会合作 1 610学会合作 1 习作 2“五一”11练习四 3 天游峰的扫路人 3612最大的麦穗 3 山谷中的谜底 3613习作 2 练习五 3 广玉兰 1614广玉兰 2 夹竹桃 3 古诗两首 1615古诗两首 1 习作 2 练习六 3616莫波桑拜师 2 理想的风筝 2 孔子游春 2617明天我们毕业 2 习作 2 练习七 3618复习考试62009-2-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