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364741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二十三二十三) ) 第第 2323 讲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时间 / 30 分钟基础巩固 1.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血 液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人体的体液中含量最多的是组织液 C.组织液、淋巴在成分及含量上完全相同 D.营养不良和淋巴循环受阻均会导致组织水肿 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激素、突 触小泡和氨基酸 口服的肠道中的抗菌药物 肌肉注射青霉素 A.B. C.D. 3. 2018武昌月考 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

2、 A.RNA 聚合酶与特定的位点结合,并转录形成信使 RNA B.记忆 B 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C.丙酮酸氧化分解形成 CO2和 H2O D.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形成葡萄糖 4. 2017上海十四校期末 如图 K23-1 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 图,A 液、B 液、C 液共同组 成内环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 K23-1 A.A 液、B 液、C 液分别表示组织液、血液、淋巴液 B.与 B 液相比较,A 液、C 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细菌进入 B 液比进入 C 液更容易 D.A 液渗透压高于 B 液渗透压可引起组织水肿 5. 2017内蒙古师大附中模拟 如图 K23-2 中的 a

3、、b、c 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 细胞 1、2、3 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图 K23-2 a 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细胞 2 中有的种类不消耗 O2 c 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细胞 3 的种类最多 A. B. C. D.26. 2017长春二模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调节 B.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C.内环境相对稳定时,组织液进入血 浆和淋巴的量相等 D.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小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 7. 2017济南模拟

4、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 事实哪一项不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 ( ) 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昏乏力、血压升高 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8.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稳态遭到破坏可导 致疾病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能力提升 9. 2017河南安阳一模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外界环境因素的稳

5、定及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B.“摄入过咸食物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这一过程只涉及体液调节 C.外界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内环境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含量的变化 D.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只能在消化道中进行,不能在内环境或细胞内进行 10. 2017 四川德阳二诊 如图 K23-3 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图 K23-3 A.甲、乙、丙、丁共同构成了人体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 B.正常情况下,图示各部分的成分是稳定不变的,这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C.丙中的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丁中 O2浓度不可能比乙中的高 11.如图 K23-4 表示人体

6、肝脏组织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图 K23-4 A.的表面可能存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受体 B.当的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进入会使其 pH 明显降低 D.与成 分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12. 2017徐州二模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3A.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 B.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进行 C.剧烈运动后,机体产生大量的乳酸导致血浆呈弱酸性 D.内环境中 O2浓度下降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 13. 2017宁夏银川兴庆期中 如图 K23-5 表示人

7、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 K23-5 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渗透压降低,增多 B.从外界环境摄入的 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组织细胞 C.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 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 14. 2017福建漳州三模 有一种肾小球炎症常由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体检会发现 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水浴加热后呈现出紫色 B.患者血浆蛋白经尿液流失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可出现组织水肿 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

8、胞膜 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溶酶体分解 15.如图 K23-6 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图 K23-6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组成人体内环境的成分有 (填标号)。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与成分上的 主要区别是 。 (2)物质 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葡萄糖为例,葡萄糖从血浆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 因是 。 (3)人体内环境能够维持动态平衡,当天气变得寒冷时,机体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增多,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 ;同时皮肤毛细 血管收缩,骨骼肌战栗。这

9、种调节机制属于 (填“神经调节”“体 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 综合拓展 16.已知 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 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4(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 系统运输到 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 pH 。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 ,尿量 ,从而使 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填“会”或“不会”)发生 变化。 5课时

10、作业(二十三) 1.D 解析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A 错误;人体的体液中含量最多的是细胞内液, 占 2/3,B 错误;组织液、淋巴在成分上 相似,含量不完全相同,C 错误;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 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的水分更多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现象;毛细淋巴管受 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造成组织水肿, D 正确。 2.A 解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组成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中有血浆蛋白、 O2、葡萄糖、CO2、激素、氨基酸等。突触小泡在突触小体中,属于细胞内部环境。口服的 药物都在消化道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注射的青霉素首先

11、进入组织液,属于内环境成分。 3.B 解析 RNA 聚合酶与特定的位点结合,并转录形成信使 RNA 发生在细胞内,A 错误;内 环境是细胞的生存环境,因此记忆 B 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发生在内环境中,B 正确;丙酮酸 氧化分解形成 CO2和 H2O 发生在细胞内,C 错误;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形成葡萄糖发生 在消化道内,D 错误。 4.D 解析 据图示可知,A 液、B 液、C 液分别表示组织液、血浆、淋巴,A 项错误。与组 织液和淋巴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 项错误。毛细淋巴管以稍膨大的盲端起于组 织间隙,互相吻合成网,它的通透性比毛细血管大,细菌更容易进入,C 项错误。A 组织液

12、渗透 压高于 B 血浆渗透压,血浆中的水分会更多进入组织液中,使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D 项正确。 5.D 解析 根据题意及图中信息可判断 a、b、c 分别表示淋巴、血浆和组织液。三种细 胞外液中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最多。大部分组织细胞存在于组织液中,所以细胞 3 的种类最 多。血浆中成熟红细胞不消耗 O2。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6.B 解析 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A 错误;内环境 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 乱,B 正确;当内环境相对稳定时,组织液进入血浆的量多于进入淋巴的量,C 错误;寒冷环境 中

13、,温差大,因此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D 错误。 7.C 解析 由于空调房间温度较低,使汗腺毛孔收缩,影响排汗等生理过程,同时与外界有 较大温差,会 引起内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O2浓度较低,使大脑等组织 细胞缺氧,提供的能量减少,而出现头昏乏力等症状。人屏住呼吸时,不与外界环境发生气体 交换,从而使 CO2大量积累在血浆中, 刺激呼吸中枢,进而使呼吸加快,但它不是外界环境变 化引起的。由于外界温度过高,使人体代谢紊乱,从而引起“中暑”。 8.D 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故 A、B、C 均正确;血浆的 成分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

14、一个方面,血液成分稳定也有可能患病,如遗传病,故 D 错误。 9.C 解析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A 错误; “摄入过咸食物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这一过程涉及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 错误;外界环境温度降低,会导致机体产热增多,葡萄糖消耗量 增多,从而使血糖含量下降, 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 正确;细胞内的蛋白质也会水解产生氨基酸,如衰老损伤的细胞 器会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水解,D 错误。 10.C 解析 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外部环境,包含甲组织液、乙血浆、丙淋巴,A 错误;正 常情况下,图示各部分的成分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相对稳定,B 错误;淋巴细胞

15、参与了内环 境的形成和维持,C 正确;红细胞中的 O2浓度比血浆高,D 错误。 11.C 解析 分析题图:是淋巴、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是血浆。是肝细胞, 胰岛素可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合成,胰高血糖素可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故 肝细胞的表面可能存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受体,A 正确; 当的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 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B 正确;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进入,会和血浆中的碳酸氢钠反应, 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其 pH 不会明显降 低,C 错误;组织液与细胞内液成分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 正确。612.C 解析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 致组织水肿现象,A 正确;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进行,B 正确;剧烈运动后, 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机体产生大量的乳酸不会导致血浆呈弱酸性,C 错误;内环境中 O2浓度 下降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D 正确。 13.D 解析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