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一中最后一卷语文定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362420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北一中最后一卷语文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淮北一中最后一卷语文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淮北一中最后一卷语文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淮北一中最后一卷语文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淮北一中最后一卷语文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北一中最后一卷语文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北一中最后一卷语文定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第 1 页,总 16 页淮北一中淮北一中 20162016 届高三最后一卷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语文试题全卷满分全卷满分 150150 分,考试用时分,考试用时 150150 分钟。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 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

2、答题卡一并交回。第第 I 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 甲甲 必考题必考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

3、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意思是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素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朴素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

4、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极端试卷第 2 页,总 16 页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

5、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

6、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只要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 与简洁,就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 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C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 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

7、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 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 其合理性的一面。 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试卷第 3 页,总 16 页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 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

8、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 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 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 B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的,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 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C法家同老子、庄子、墨子一致认为绚烂华丽是“丑”的外表装饰,因此追求华丽之美必然导致国 运衰颓、民心离散。 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

9、 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 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36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7 题。九月,李勣初度辽,谓诸将曰:“新城,高丽西边要害,不先得之,余城未易取也。”遂攻之,勣引兵进击,一十六城皆下之。侍御史洛阳贾言忠奉使自辽东还,上问以军事,言忠对曰:“高丽必平。”上又问:“辽东诸将孰贤?”对曰:“薛仁贵勇冠三军;庞同善虽不善斗,而持军严整;然夙夜小心,忘身忧国,皆莫及李勣也。”上深然其言。丁卯,上祀南郊,告平高丽,以李勣为亚献。己巳,谒太庙。李勣寝疾,上及太子所赐药,勣则饵之;子弟为之延医,皆不听进,曰:“吾本山东田夫,遭值

10、圣明,致位三公,年将八十,岂非命邪!”一旦,忽谓其弟司卫少卿弼曰:“吾今日少愈,可共置酒为乐。”于是子孙咸集,酒阑,谓弼曰:“吾自度必不起,故欲与汝曹为别耳。汝曹勿悲泣,听我约束。我见房、杜平生勤苦,仅能立门户,遭不肖子荡覆无余。吾有此子孙,今悉付汝。葬毕,汝即迁入我堂,抚养孤幼,谨察视之。其有志气不伦,交游非类者,皆先挝杀,然后以闻。”自是不复更言。十二月,戊申,薨。上闻之,悲泣。葬日,幸未央宫,登楼望车恸哭。起冢象阴山、铁山、乌德鞬山,以旌其破突厥、薛延陀之功。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其姊尝病,勣已为仆射,亲为之煮粥,风回,爇其须鬓

11、。姊曰:“仆妾幸多,何自苦如是!”勣曰:“非为无人使令也。顾姊老,勣亦老,虽欲久为姊煮粥,其可得乎!”试卷第 4 页,总 16 页(选自资治通鉴)注房、杜:房玄龄、杜如晦。挝:打。爇:烧。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 捷 B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 C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 捷 D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

12、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 捷 5下列对文中加点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时、纪日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 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 司马、司徒、司空。 C薨是古人对大夫之死的描述,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诸侯死曰卒,士死为不禄。 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 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勣很受唐高宗的敬重。他在南郊祭祀

13、天地,报告平定高丽,唐高宗让李勣第二位献祭。 B李勣注重对子孙的管教。让弟弟李弼在他去世后对儿孙要严加管教,这是吸取房玄龄、杜如晦的 子孙不肖的教训。 C李勣特别善于笼络军心。打了胜仗,他把功劳归于下属,把所获得的金帛等财物都分给将士友人。D李勣年事高很顾念亲情。他亲自为患病的姐姐煮粥,虽然“风回,爇其须鬓”而不顾惜。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李勣寝疾,上及太子所赐药,勣则饵之;子弟为之延医,皆不听进。(5 分) (2)顾姊老,勣亦老,虽欲久为姊煮粥,其可得乎!(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89 题。除 夜唐

14、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元 日宋王安石试卷第 5 页,总 16 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注 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屠苏:药酒名。8.同在除夕之夜,两首诗的作者的心境有何不同?请结合两首诗作简要分析。(5 分) 答:9.“又将憔悴见春风”和“春风送暖入屠苏”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现实生活中,表示见到有长处的人要善于学习,见到

15、有缺点的人要善于自省的意思,我们可 以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 。” (2)韩愈师说中“ , ”两句,表明学者不管师者年龄大小,而向其 专心学道的立场。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 , ”,表达了英雄业 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乙乙 选考题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 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 做的第一大题计分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25 分)分) 11.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25 分)枪口上的小花周海亮他知道这样不好。可是他喜欢这样。他喜欢将一朵淡蓝色的小花,插进他的枪口。他们一直驻扎在战壕。真正的驻扎,整整半年,吃在那里,睡在那里,警戒在那里,思乡在那里。战壕又深又宽,兵们横七竖八地睡着,如同古墓里复活的全副武装的干尸。战壕前方,空旷的原野一览无余。草绿得失真,花开得灿烂,土拔鼠从洞穴里探出憨厚的脑袋,野兔红色或者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