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与评价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362040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与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与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与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与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与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与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与评价(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与评价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概述基本特点基本框架基本要点 2121世纪社会发展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最世纪社会发展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最 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每一个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获每一个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获 得更多的真正有用的化学知识得更多的真正有用的化学知识 标准要求的纯知识的内容总量减少,删标准要求的纯知识的内容总量减少,删 除了过于繁难或陈旧的成分除了过于繁难或陈旧的成分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 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 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素材中设从丰

2、富、生动的现实生活素材中设 计学习主题计学习主题 使学生逐步认识化学对日常生活和使学生逐步认识化学对日常生活和 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提倡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提倡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 ,培养积极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积极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创设生动、真实、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创设生动、真实、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 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在丰富多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在丰富多 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反映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过程反映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过程

3、 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 从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角度引导学从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角度引导学 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 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 力求体现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力求体现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特别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和情,特别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和情 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 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基础性基础性发展性发展性综合性综合性实践性实践性现实性现实性化学课

4、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实施建议实施建议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评价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课程理念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内容标准以提高学生的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为主旨知识与知识与 技能技能过程与过程与 方法方法情感态度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和社会发展化学和社会发展内内 容容 标标 准准 中中 的的 主主 题题科学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的化

5、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化学课程标准的若干问题问题1:课程标准的基本设计思路是什么? 问题2:课程内容标准的五个一级主题是 如何确定的?有什么内在联系?问题3:课程标准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有哪些新 的处理? 问题4:课程标准对于概念原理知识是否只有降 低和减少?有哪些新的处理? 问题5:课程标准对于“双基”是如何界定的,如 何处理的? 问题6:课程标准对于实验的要求是提高了还 是降低了?问题7:课程标准的强制性体现在什么方面? 弹性和灵活性是如何体现的?问题8:课程标准对于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是 如何考虑的?问题9:课程标准是如何处理能力培养问题的 ?问题10:课

6、程标准为什么要设置探究活动建议 和学习情景素材? 抓住新课程的精髓 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科学素养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以探究为主的多样化 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化评价 打破教材中心、超越学科中心和知识中心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探索者初中化学新课程最大的挑战科学探究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初中花学新课程所要求的新的 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教学设计的新理念知识定向 多元定向内容定向 活动定向结果定向 问题、过程定向教师定向 学生定向或师生交互作用定向学术定向 实际问题定向单一课时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 课内外结合的设计教案完成 活动任务及组织方式的

7、设计新的教学设计范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设计学习的组织管理及其评价设计学习情景的设计探究任务和驱动性问题设计学生活动和过程设计学生活动的内容、组织和管理形式的设计探查学生已有的相异认识了解学生想要探究的问题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座位安排问题教师活动的设计(如何与学生活动进行配合)教与学的材料的设计与准备教学活动过程的新理念教学活动的开放性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学生活动的优先性教师参与的多样性突出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和进步新的教学活动行为设置有效的学习情景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想探究的问题组织安排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学生活动调控、管理学生的分组合作活动(时间、

8、纪律、方向、突发情况、实验安全等)了解、参与、指点、帮助学生的分组活动 (进程、观点、困难、错误、闪光点) 新的教学活动行为组织学生的组内交流和组间交流引导不同观点的争论整理、精致学生的各种认识和探究结果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教学的目标要求拓展必要的知识内容评价、指导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学生的参与 态度、探究过程与方法、合作情况、实验技能 、活动记录、组内交流讨论情况等) 教学反思的新理念 行动研究 动态发展的反思与评价 不求十全十美,但求有所突破 不怕出现问题,就怕不研究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设计方案中将教学实施的详细情 况进行记录整理,特别是学生的各种活 动和各种观点。 教师对上述各方面进行反思。 教

9、师角色的转变教材的被动执行者 课程的设计者 权威、领导 有经验的合作伙伴 旁观者 参与者 批评者 帮助者、指导者 评价者 诊断、指导、促进 监督者 组织与管理者 完成任务 发现、欣赏、共享、发展被评价者 研究者 评说者 行动者 初中化学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 一、评价的整体导向由唯认知性评价转向对科学素养的评价由要素性评价转向综合性整体性评价由静态结果性评价转向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评 价相结合的评价由只针对个体的评价转向个体与小组评价相结 合的评价由甄别与选拔为主要目的转向以激励和促进发 展为根本宗旨的评价由追求客观性和唯一标准答案的评价转向重视 个体的认识和理解的相对性评价为了实现上述转变,应该正

10、确认 识和处理以下主要的矛盾和关系 : 平时的评价与中考和高考评价的关系平时的评价与中考和高考评价有密切关 系,但不是指对性的、线形的对应关系。 这其实是发展性评价与升学评价的关系。 从现在开始,从实验区开始,改革平时的 教与学的评价是更重要的,是优先要做好 的。 现行的评价观念和方法体系与新课 程所倡导的评价观念和方法体系的 关系二者具有本质的不同,现行的评价观念 和方法体系不是可改可不改,而是无论 遇到多大的现实阻力和困难,都必须改 变。教师与新的评价体系的关系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进行化学教与学评价 的设计并认真实施应该是教师教学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教师工作进行 评价的内容之一。每一位

11、教师自己就是 评价的研究者、改革者和实践者。 评价行为和方式与教学行为和方式的关系 。评价行为和方式与教学行为和方式是既“等”又不 “等”的关系。二者既应该融合统一,又不能相互 替代。 评价与课程标准的关系二者是既“等”又不“等”的关系。不是每项标准都 要评价,更不是都要用认知的纸笔测验来评价。 不能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教的学的应该比考的 多。二、新课程所要求的评价方法1 以学生学科学业成长档案袋评价为主 要手段的自我评价 2 以学生的活动行为表现评价为主要手 段的能力和情感态度评价 3 以学生的纸笔测验为主要手段的认知 评价 (具体要求和示例,见标准)认知评价重点的变化过去的评价重点 现在的

12、评价重点内容上: 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现象的记忆 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的解释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能够自己制取气体进行简单 的复述和是非判断 的性质探究活动 每一个知识点孤立评价,或人为进行 对核心的具有组织性的重点 综 合 内容组块的整体考查 概念定义的背记、针对定义关键字词 利用概念分析和说明有关事实 的 是非判断 和现象 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强调具体规范和细节 在实验活动中考查操作,重视操 作的活动功能和目的 化学计算追求形式和数学化 用反应事实、化学概念和数 学方法模拟解决真实的问题过去评价的重点 现在评价的重点题目形式上: 选择题、是非判断题 分析题、解释题、说明题 占绝大

13、比例 、设计题将占相当 比例题目数量很大 题目数量将减少与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相比,多样化评价 策略更有利于评价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与发 展,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 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学生发展及其学业成就多样化 评价的若干问题7.2学习档案袋是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和促进 学生发展所必需的,学生喜欢且能够与教师 共同建立并利用好学习档案袋;活动表现评价能够更真实地记录学生的学习 行为表现、探究能力和水平以及学生的发展;纸笔测验的内容和形式必需因应课程、教 与学的改变而发生彻底的变化。学生发展及其学业成就多样化 评价的若干问题7.2学生发展及其学业成就多样化 评价的若干问题7.2三、评价设计

14、与实施的工作框架1评价的目的和功能评价的目的和功能是:选拨、诊断、教 学、促进、管理?被评价的主体是: 学生、教师 / 个体、 群体?评价实施的主体是: 自己、他人 / 同级 、不同级?2。评价的内容和目标评价的内容和项目是:单项、综合?评价的内容是学生在什么方面的发展?评价的预期目标是:课程总目标、主题 目标?具体内容和目标应该依据课程标准。3评价的方式和方法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纸笔测验活动行为 表现评价档案记录评价4评价的实施课堂内、课堂外;教学过程中进行、独立进行 ;“隐性评价、显性评价”5评价的标准或指标常模参照、目标参照、无参照。6评价结果的呈现、分析及反馈方式定性、定量;即时、延时;等级、分数、描述 、评语7评价工具试题、活动任务、项目 (内容性评价目的的内容性、评价工具的 内容性、评价指标或标准的内容性)。8评价的时间间隔随时、课、单元、学期、学年;天、星期、月 、年对于中考化学改革的思考中考与评价的关系中考命题的改革中考模式的改革2002年中考化学试题内容的 主要特点和问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