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策略一突破选择题的7个思维模型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361826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策略一突破选择题的7个思维模型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策略一突破选择题的7个思维模型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策略一突破选择题的7个思维模型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策略一突破选择题的7个思维模型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策略一突破选择题的7个思维模型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策略一突破选择题的7个思维模型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策略一突破选择题的7个思维模型学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策略一策略一 突破选择题的突破选择题的 7 7 个思维模型个思维模型思维模型思维模型 1 1 利用辅助图像利用辅助图像图像是地理信息的载体,但有些试题的图像并没有直接地给出信息,而是间接地或隐性地给出信息,解题时往往需要利用辅助图像将思考过程表达出来,可以将文字表述转为图形、将局部图恢复为整体图、将平面图转化为剖面图、将多个图形叠加等。该方法在分析地球运动的时间与空间问题、等值线图时最常用。利用辅助图像解题,首先要熟悉常见的图形,如地球公转图、太阳视运动图、地质构造图、水循环图、等压线分布图等;其次,需要形成利用图形整理知识的习惯;再次,解题中尽量多绘制简图帮助思考,提升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2、1将文字转换为图形文字表述空间事物类的试题,解答时往往需要根据所描述的地理事物联系教材主干知识和图像,将地理事物的文字描述用常见图形展现出来,通过图形轻松解题。2将思考过程绘图处理在解题过程中,地理空间问题往往会因为凭空想象而难以定位或者因思维混乱而难以入手,将试题设问条件和解题思路适当绘成图形辅助分析,可轻松得出答案。3作辅助线和多图像叠加繁杂的图形、较多的文字会干扰答题,特别是在时间紧的情况下会导致眼花缭乱,难以快速、准确地得出答案,这时可以根据材料提示作辅助线,利用多个图像叠加等来帮助理解、分析,最终得出答案。据报道,某年 3 月 9 日,我国科考队员在北极中国黄河站(7855N,115

3、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据此完成(1)(3)题。阿凡题1086727(1)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A10 时 B13 时C16 时D19 时(2)当日,日落位于黄河站的( )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3)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 )A9 月 2130 日B10 月 110 日C10 月 1120 日D10 月 2130 日解析:极夜后的第一天昼长非常短,才日出就要日落,正午时刻就是地方时 12 时,所2以日出日落时间接近地方时 12 时,而地方时 12 时时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太阳位于正南方。运用太阳视运动图辅助理解,将使该题组变得非常简

4、单。根据黄河站纬度可得太阳视运动图(下左图),一年中有极昼、极夜现象,从图中可见 3 月 9 日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日落时间接近地方时 12 时,太阳位于正南方附近,北京时间比黄河站当地时间大致早 7 小时。所以,第(1)题选 D,第(2)题选 C。第(3)题,利用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对称性即可解题(下右图),3 月 9 日后极夜消失,距春分日 12 天,说明极夜开始的时间应该在秋分日之后 12 天,大致在 10 月 5 日前后。选 B。答案:(1)D (2)C (3)B1下图示意新疆天山的地形剖面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读图完成(1)(3)题。(1)7 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 )A海拔 2 000 m

5、处B海拔 3 500 m 处C海拔 4 000 m 处D海拔 4 500 m 处(2)海拔 2 000 m 处北坡年降水量约为( )A200 mmB250 mmC300 mmD600 mm(3)若只考虑温度高低,则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 )A海拔 1 500 mB海拔 2 000 mC海拔 3 000 mD海拔 4 000 m解析:第(1)题,先找到 7 月气温最低点,过该点作横坐标的垂线,取垂线与地形剖面线的交点,再过其交点作水平线对应到纵坐标中的海拔,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作海拔2 000 m 的水平线,得到其在地形剖面线北坡上的对应点,过该点作横坐标的垂线,取垂线与年降水量线

6、的交点,再过其交点作水平线对应到纵坐标中的年降水量,即可得出答案。第(3)题,牲畜过冬需温度较高,在天山北麓找到 1 月温度最高点,过该点作横坐标的垂线,取垂线与地形剖面线的交点,再过其交点作水平线对应到纵坐标中的海拔,即可得出答案。3答案:(1)D (2)D (3)B思维模型思维模型 2 2 利用知识迁移利用知识迁移高考地理试题通常具有“三新”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特点,而解答新问题往往需要调动和迁移相关知识。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从教材中迁移:从教材中迁移知识来解题通常表现为将试题考点与教材知识点之间建立准确的一一对应关系,并调动和运用教材的相关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来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7、其解题一般步骤:仔细审题,明确考点;检索知识储备,找到对应知识点;迁移教材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2)从生活中迁移:近年高考试题“生活化”趋势凸显,取材和情境常贴近生活,以体现“生活中的地理”的概念。从生活中迁移知识来解题通常表现为运用日常生活常识或亲身生活经验来解答相关地理问题,其解题一般步骤:通览试题背景材料;回忆并找到类似的生活情境;迁移相关生活常识或经验;利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试题中的地理问题。(3)从材料中迁移高考命题通常会选用新颖的图文素材创设新颖的试题情境,而素材中往往有一些重要的解题信息。因此,从材料中迁移表现为直接从试题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直接进行迁移解题,其解题一

8、般步骤:立足设问,明确考点;立足材料,提取与考点直接相关的有效信息;迁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解答相应的地理问题。北京时间 2016 年 8 月 6 日 7:00,第 31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巴西里约热内卢(23S,43W)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这也是巴西甚至南美国家第一次承办奥运。据此完成(1)(2)题。(1)游客现场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的当地时间(区时)是( )阿凡题1086728A8 月 5 日 23 时 B8 月 5 日 19 时 52 分C8 月 5 日 20 时D8 月 5 日 20 时 8 分(2)此时,下列船只顺风顺水的是( )4A过直布罗陀海峡自西向东航行的船只B北印度洋自西向

9、东航行的船只C过德雷克海峡由大西洋驶向太平洋的船只D经北非西海岸驶向葡萄牙的船只解析:第(1)题,奥运会开幕式时间为北京时间(即东八区)8 月 6 日 7:00,里约热内卢(43W)位于西三区,两者相差 11 个时区,且里约热内卢位于北京西边,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可知,当地时间(区时)为 8 月 5 日 20 时。第(2)题,8 月,北半球正值夏季,直布罗陀海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基本无风,A 错误。北印度洋受西南季风控制,洋流自西向东流动,自西向东航行的船只顺风顺水,B 正确。德雷克海峡盛行西风,由大西洋驶向太平洋的船只逆风逆水,C 错误。北非西海岸洋流为加那利寒流,经北非西海岸驶向葡萄

10、牙的船只逆水,D 错误。答案:(1)C (2)B2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K 城海拔 1 048 米。这里有夏季夜晚天并不完全黑下来的“白夜”现象,且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 10 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 。读图回答(1)(2)题。(1)“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暖流流经,增温增湿B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C暖锋过境,气温升高D位于西风背风坡,气流下沉(2)该地夏天可以看到“白夜”现象的原因是( )A大气散射作用B晴天多,光照充足C海拔高D纬度高,有极昼现象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经纬度和海陆分布信息推断出,K 城处于落基山脉的东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气

11、流下沉,愈接近地面,温度愈高。第(2)题,由材料可知, “白夜”5指夏季夜晚天并不完全黑下来的现象,即日落后天空仍然有光线。结合教材中有关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可知,大气散射作用可以改变光线方向,使日落后一段时间天空仍然有光线;且该地纬度较高,夏季昼很长夜很短,极易出现“白夜”现象。答案:(1)D (2)A思维模型思维模型 3 3 利用图表信息利用图表信息图表是高考地理试题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其突出的特点是将“空间概念”和“可量化”的地理事物或要素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如何有效提取、利用图表信息显得尤为重要。1利用图像信息高考试题中所涉及的地理图像种类繁多,但判读方法基本相通,主

12、要从“形”(图形信息)和“数”(数据信息)两个维度获取和解读信息。利用地理图像信息解题的一般步骤:(1)读图名,明确主题。图名一般出现在主题干的文字材料中(少数情况下标注在图像下方),如“我国两省矿山地质灾害分布图” ,说明考查的主题是地质灾害。(2)读图像,结合图例、注记提取“形” “数”信息。如等值线分布图中,等值线的走向和疏密是图形信息,等值线上数字标注是数据信息。(3)根据试题设问对“形” “数”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和综合分析。2利用表格信息表格是“可量化”地理要素直观的表现方式,其判读一般思路:明确表格反映的地理主题和具体指标;对不同时期同一指标的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变化特点或规律;

13、对不同指标的同一时期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其异同;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回答(1)(2)题。(1)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阿凡题1086729A1 月 B4 月C8 月D12 月(2)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6是(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B大洋环流、下垫面性质C地形起伏、人类活动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解析:第(1)题,首先,读图可知,该统计图纵

14、轴表示辐射差额,上部为正,下部为负;1、2、3、9、10、11、12 月份为负值,5、6、7 月份为正值,4、8 月份为零,因此 4 月份、8 月份分别是辐射差额由负到正、由正到负的转折点。其次,弄清辐射差额正负的含义及其与气温变化的关系。根据题干有关辐射差额的概念可知,辐射差额为正,表示能量收入大于支出,即能量盈余,气温不断上升;辐射差额为负,则气温不断下降。最后,读图可知,8 月次年 4 月,辐射差额为负值,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则此期间气温持续下降,最终在次年 4 月达到最低。第(2)题,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可以调节全球的水热分布,进而维持全球不同地区的水热平衡。答案:(1)B (

15、2)A3城镇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近几年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下表是 1978 年以来我国 GDP、城镇化率和城镇投资率情况统计表。据此回答(1)(2)题。年份1978 年1998 年2008 年2012 年2013 年GDP(亿元)3 65084 884316 752534 123588 019城镇化率(%)17.9233.3546.9952.5753.73城镇投资率(%)425.430.1536.4640.17(1)由表格内容可知( )A我国的城镇化率在不断提高,并不断促进 GDP 的增长B我国的城镇化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C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必然造成环境的急剧恶化D我国应积极推进特大城市、超

16、大城市的职能多样化(2)与城市的繁华形成对比的是,在很多地区“外面像个村,进村不见人,老屋少人住,地荒杂草生”的农村空心化现象却日益加剧。为发展农村经济,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加强户籍管理,控制青壮年人口进城务工B将农村土地大规模开发成工业区,吸引农民返乡工作C由政府负责照管留守老人和孩子D开发新型农业,发展乡村旅游解析:第(1)题,由表格中城镇化率和 GDP 数值可知,两者都呈增长趋势,A 正确。我国的城镇化率 2013 年为 53.7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B 错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可能会造成环境恶化,但也可能会改善环境质量,C 错误。D 项所述内容在材料中无相关信7息,无法判断。第(2)题,控制农民进城务工不利于城镇化发展,A 不合理。大规模开发工业区会侵占大量农田,且工业“三废”会污染环境,B 不合理。由政府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