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361816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选择题专练选择题专练( (四四) )(时间:20 分钟 满分:44 分)(2017福建普通高中质检)某红壤区坡耕地面临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下图示意该地采用不同农耕措施下的地表径流量变化。读图完成 13 题。1图中农耕措施、依次表示( )A顺坡农作、等高草带、等高土埂B等高土埂、等高草带、顺坡农作C等高土埂、顺坡农作、等高草带D等高草带、等高土埂、顺坡农作2与 6 月相比,该地 7 月坡耕地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农作休耕 B农业用水多C蒸发旺盛D降水量较少3该地位于( )A陕西省B贵州省C浙江省D河北省解析:第 1 题,由题意可知,顺坡农作更有利于水流顺坡而下,增大地表径流,故对应顺坡

2、农作;在三种农耕措施里面,等高草带指的是在坡面上按照适当的间距,沿等高线方向栽植的草带,可以阻截径流,涵养水源,促进下渗作用,减缓耕作面坡度,而等高土埂与等高草带原理相同,但土埂比草带阻隔阻截地表径流的作用更强,所以曲线分别对应的是等高草带、等高土埂。故 A 项正确,B、C、D 项错误。第 2 题,7 月份正是农作物的生长季节,不可能休耕,故 A 项错误;农业用水多少和坡耕地径流量大小没有直接关系,故 B 项错误;6 月份和 7 月份气温相差较小,蒸发量没有太大差别,故 C 项错误;根据地表径流量和红壤可判断此地为我国东南地区。7 月份正值伏旱天气,降水量减少直接导致坡耕地径流减少,故 D 项

3、正确。第 3 题,已知该地区是红壤区坡耕地,所以该地应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而 6、7 月份地表径流量差异明显,说明 6 月是梅雨天气,7 月为伏旱天气,所以此地应该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选项中只有浙江省符合条件,故 C 项正确。2答案:1.A 2.D 3.C(2017东莞统考)下图示意某地区河谷剖面。读图,完成 45 题。4有关甲、乙两处对应的位置正确的是( )5关于图中四处地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层受变质作用明显B地层年龄最老C地层断裂下陷D地层因地壳运动而向下弯曲解析:第 4 题,由图可知,位于河流北岸的甲处平均洪水位与平均枯水位之间有大量沉积物,说明甲位于河流的沉积岸,凸岸泥沙

4、易于沉积,根据河流流向和图中指向标,结合甲位于北岸和凸岸两个特征,判断 A 选项正确。第 5 题,处地层位于四类地层的最下部,形成时间最早,故 B 正确。图中地层没有受到变质作用;地层是该地岩层被侵蚀后由沉积物堆积形成,地层没有断裂下陷现象。答案:4.A 5.B2016 年 2 月 2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城市功能分区及主要道路网布局。据此完成 68 题。36公园、湖泊、河流、道路等,都是城市主要的通风廊道。风

5、对大气的影响是( )A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B加快空气净化速度C缩小污染范围D使大气污染物聚集在通风廊道7道路监控系统显示甲路口比乙路口的车辆更加拥堵,主要是因为甲路口( )A居民区集中,汽车拥有量大,交通流量大B位于主城区西北部对外联系的公路干道上C附近工业相对集中,公路运输量大D靠近河流,河流运输和公路运输的客货中转量大8在该城市推广住宅建设街区制,其重要意义有(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增强居民生活安全感 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ABCD解析:第 6 题,城市通风廊道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加快空气净化速度,但会扩大污染范围,大气污染物不会在通风廊道聚集。第 7 题,由图中可以看

6、出,甲路口位于城市内部通向西北部唯一的公路干道上,车流量大,易出现交通拥堵问题。第 8 题,在城市中推广住宅建设街区制,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小区内部的道路作为公用街道,也提高了城市的土地利用率。答案:6.B 7.B 8.C加拿大湿地面积居世界首位,约有 1.27 亿公顷。读下图回答 911 题。49关于图中甲地沼泽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河网稠密,容易泛滥 纬度较高,蒸发较弱 距北冰洋近,降水丰富ABCD10乙地年降水量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B位于信风带,受信风影响大C沿岸有寒流经过D沿岸有稳定的逆温层,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11图中丙地的农

7、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D乳畜业解析:第 9 题,由图可知,甲地区所处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较弱,地表水消耗少;地下有较厚的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经此处流入哈得孙湾的河流有凌汛现象,易造成河水泛滥;位于中部平原,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长期积水形成沼泽;该地虽然距北冰洋较近,但是降水较少。第 10 题,乙地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多地形雨,且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作用,故年降水量丰富。如出现逆温,大气结构稳定,气流不易上升。第 11 题,丙地位于加拿大中部平原,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答案:9.C 10.A 11.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