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以及亚硝化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353905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硝化以及亚硝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硝化以及亚硝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硝化以及亚硝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硝化以及亚硝化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硝化以及亚硝化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硝化以及亚硝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硝化以及亚硝化(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硝化及亚硝化 (Nitration and nitrosation) 6.1硝化概述1.硝化反应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硝基,生成C NO2键的反应称为硝化反应。 2.硝化的目的 (1)硝基转化为其它取代基,特别是NH2(中间 体); (2)使芳环上的取代基活化,易发生亲核置换; (3)利用硝基极性,赋予产品的某种特性。 3.工业硝化的方法(1)稀HNO3硝化:适于活泼芳香族化合物的硝化;(2)浓HNO3硝化:只适于少数硝基化合物的制备,要用过量多倍的酸,过量的硝酸必须回收利 用。(3)浓硫酸介质中的均相硝化被硝化物和硝化产物在反应温度下是固态,将被 硝化物溶解在大量浓硫酸中,然后加入硝酸或

2、混 酸进行。(4)非均相混酸硝化被硝化物和硝化产物在反应温度下都呈液态,且 难溶于混酸时,常采用非均相的混酸硝化。这时 需剧烈搅拌,使有机相充分地分散到酸相中以完 成硝化反应。(5)有机溶剂中硝化可避免大量使用硫酸作溶剂。(6)气相硝化NO2与苯于80190通过分子筛处理便转化为硝 基苯。 6.2硝化理论解释 6.2.1硝化剂的活性质点和硝化反应历程 1.硝化剂 不同浓度的HNO3(稀、浓、发烟),混酸( H2SO4 + HNO3),氮的氧化物(N2O4、N2O5 ),(碱金属)硝酸盐硫酸,HNO3 + CH3COOH,HNO3 + (CH3CO)2O2.活性质点 (1)纯HNO3或浓HNO3

3、:NO2+(硝基阳离子) (2)混酸:NO2+(硝基阳离子) (3)稀硝酸:NO+(亚硝基阳离子) 稀硝酸的硝化:3.芳烃混酸硝化机理 6.3硝化反应影响因素 6.3.1被硝化物的性质 1.苯环上取代基的影响 结论:苯环上有给电子基,硝化反应速度快,产物主要是邻、对位苯环上有吸电子基,硝化速度减慢,产物主要是 间位。2.芳烃硝化异构产物带有吸电子的取代芳烃硝化邻位异构体的 生成量比对位异构体多。原因是硝基易同邻位 取代基中带负电荷的原子形成络合物。6.3.2硝化剂 相同的硝化对象,采用不同的硝化方法,得到 产物组成不同。 6.3.3温度硝化反应是一强的放热反应,温度上升太快产生的影响:(1)产

4、生多硝化、氧化、置换、断键等;(2)硝酸分解,产生NO26.3.4 搅拌大多数硝化过程是非均相的,为了提高传质和传热的效率,良好的搅拌和冷却设备是必须的。 思考:为什么在间歇硝化反应的加料阶段(开始阶段) ,停止搅拌或由于搅拌器桨叶脱落,而导致搅拌失效是很 危险的?因为停止搅拌,有机相和酸相会很快分层,大量活 泼的硝化剂在酸相积累,一旦搅拌再次开动,就会突然发 生激烈反应,在瞬间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失去控制,而 导致发生事故。6.3.5相比与硝酸比 1.相比(酸油比):混酸与被硝化物的质 量比。增加相比的方法:向硝化器中加入一定量 废酸。2.硝酸比:硝酸与被硝化物的摩尔比。 理论量上应符合化学

5、计算量,实际生产中 硝酸过量。 6.3.6硝化副反应 (1)主要的硝化副反应:氧化、去烃基、置换、 脱羧、开环、聚合等。其中氧化影响最大,生成 硝基酚。 (2)烷基苯硝化时,硝化液颜色发黑变暗,说明 硝酸用量不足或硝化温度过高。 因为形成了络合物( C6H5CH32ONOSO3H3H2SO4)。 破坏方法:4555时补加HNO3或混酸 (3)大多数副反应,与体系中存在的氮的氧化物 有关。6.4混酸硝化 混酸硝化的优点 (1)硝化能力强,反应速度快,生产能力高; (2)硝酸用量接近理论量,废酸几乎可全部回收 利用; (3)由于H2SO4比热大,能吸收反应中放出的热量 ,可避免硝化的局部过热,反应

6、温度易控制; (4)浓H2SO4可溶解多数有机物,因而增加了有机 物与硝酸的相互接触,使硝化易于进行; (5)混酸对铁不起腐蚀作用,因而可使碳钢或铸 铁设备作反应器。 6.4.1混酸硝化能力 混酸硝化能力:用硫酸脱水值(D.V.S.)与废酸计 算含量(F.N.A.)来表示。 1.硫酸脱水值(Dehydrating Value of Sulfuric Acid ) (1)脱水值:硝化终了时,废酸中硫酸和水的质 量比。 D.V.S.硝化能力 (2)D.V.S.的计算 设S、N分别表示混酸中H2SO4与HNO3的质量百 分数,为硝酸比。如以100份混酸作为计算基准 ,则 混酸中的水:100SN 若硝

7、酸用量接近理论量,1, 2.废酸计算含量(Factor of Nitration Activity)( 又称为硝化活性因数)废酸计算含量:硝化终了时,废酸中的硫酸浓 度。 对于100份混酸,根据定义,若1,则废酸计算浓度 为:3.当1时,D.V.S.与F.N.A.的关系 6.4.2 混酸配制配酸工艺:水、硫酸、硝酸如何混合?先将浓硫酸先缓慢、后渐快加入到水中 ,在40度以下先慢后快加入硝酸。6.4.3硝化操作 1.硝化过程:间歇、连续 2.加料方法 (1)正加法:将混酸逐渐加到被硝化物中。特 点是反应缓和,可避免多硝化,但反应速度慢。 常用于被硝化物容易被硝化的间歇过程。 (2)反加法:将被硝

8、化物逐渐加到混酸中。特 点是反应过程中混酸绐终过量,反应速度快,适 于制备多硝基化合物,或硝化产物难于进一步硝 化的过程。 (3)并加法:混酸与被硝化物按一定比例同时 加到硝化器中,适于连续硝化过程。 6.4.4硝化锅 1.材料:铸铁、钢板、不锈钢、搪瓷锅 2.冷却设备:夹套、蛇管、列管 3.搅拌器:推进式、涡轮式、浆式 4.结构型式:间歇式、连续式、环式、泵环式、 管式、塔式串连等。 6.4.5 硝化产物的分离水 洗硝化产物废 酸有机相: 无机酸 氧化物(酚) 硝化产物硝 化产 物废水: 水 酚盐 硝化产物萃 取分出硝化产物碱 洗6.4.6废酸处理1.用于下一批硝化,实行闭路循环;2.用芳烃

9、对废酸萃取后,加以脱硝,蒸发浓缩到92.595%的H2SO4,用于配制混酸;3.低浓度废酸(3050%),浸没燃烧提浓至6070%,再浓缩;4.萃取、吸附、过热蒸汽吹扫除去有机物,用氨水制化肥。 6.5硝化异构产物的分离 1.化学法:异构体在某一反应中的不同化学性质 而分离。 2.物理法:利用异构体沸点和熔点不同,采用精 馏和结晶相配合6.8 亚硝化亚硝化向有机分子的碳原子上引入亚硝 基,生成CNO键的反应。 亚硝化是双分子亲电取代反应(SN2) 亚硝化剂:亚硝酸盐和强酸 被硝化物:酚类、芳香叔胺、电子云多余 的杂环,具有活泼氢的脂肪族化合物6.8.1酚类的亚硝化此类反应通常在低温下进行。 1

10、.对亚硝基酚的制备0左右使苯酚水溶液在稀H2SO4介质中与 NaNO2搅拌反应,即可得产物对亚硝基苯酚,它是 制备橡胶硫化剂、药物和硫化蓝染料的重要中间体 。 2. 1亚硝基2萘酚的制备 将稀硫酸在低温下缓慢加到2萘酚和含等当量NaNO2的水溶液中,并搅拌几小时,即可得产品。 6.8.2仲芳胺亚硝化 仲芳胺亚硝化,先生成N亚硝基衍生物,而后在 酸性介质中发生分子内重排(Fischer-Hepp重排) 。 第六章 小结1.概述 硝化目的,工业硝化方法 2.硝化理论解释硝化剂,活性质点,混酸硝化机理非均相硝化动力学 3.硝化反应影响因素被消化物、硝化剂、温度、搅拌、相比与硝酸 比、副反应等4.混酸

11、硝化硫酸脱水值与废酸计算浓度的定义、计 算;硝化产物的分离硝化异构产物的分离 5.亚硝化反应历程,亚硝化剂,典型反应(酚、 胺类的亚硝化反应)硝化反应中的相比是指(1)硝酸和被硝化物的分子比;(2)混酸与被硝化物的重量比;(3)混酸和被硝化物的摩尔比;(4)混酸中硝酸与硫酸的分子比。 烷基苯或多烷基苯用混酸硝化时,若硝化条件不 适宜,硝化液会发黑变暗,其原因是:(1)硝化过程中硝酸用量不足;(2)硝化过程中硝酸用量过量;(3)硝化过程中硫酸用量不足;(4)硝化过程中生成了大量的NO2。 作业:1.已知萘二硝化的 D.V.S.=3 , =2.2,相比=6.5。计算应采用的混酸组成。2.如何计算D

12、.V.S和F.N.A?硫酸脱水值与混 酸硝化能力有何关系?试计算下述体系的 D.V.S值,设HNO3的浓度为65%, H2SO4 的浓度为96%。1、工业硝化方法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2、硝化活性质点是什么?产生活性质点对硝酸浓度有何要求?3、硫酸浓度是如何影响非均相硝化反应的?4、苯乙基甲醚(C6H5CH2CH2OCH3)一硝化时,为得到更多的对硝基产品,应 选用下列哪种硝化剂 A 混酸 B硝酸-乙酐 5、什么是相比和硝酸比?什么是硫酸脱水值和废酸计算含量?6、硝化产物的分离原理及方法。硝化异构产物的分离原理及方法。7、间二硝苯粗产品中常含有少量邻二硝苯和对二硝苯,可用什么方法除去 ,其化学原理是什么?8、双锅串联硝基苯生产工艺流程。 9、绝热硝化法的工艺特点及优缺点。10、工业上的亚硝化方法及特点。11、何谓Fischer-Hepp 重排?第六章 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