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直通中考”语文热点主题读与作:热爱人类家园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34204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直通中考”语文热点主题读与作:热爱人类家园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2年“直通中考”语文热点主题读与作:热爱人类家园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2年“直通中考”语文热点主题读与作:热爱人类家园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2年“直通中考”语文热点主题读与作:热爱人类家园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2年“直通中考”语文热点主题读与作:热爱人类家园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直通中考”语文热点主题读与作:热爱人类家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直通中考”语文热点主题读与作:热爱人类家园(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年“直通中考直通中考”语文热点主题读与作:热爱人类家园语文热点主题读与作:热爱人类家园主题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生存。 ”中考命题者将目光瞄准保护环境这一主旋律。近年来,这类中考语文试题频频出现,如 2011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中的方寸田园 ,2011山东东营市市中考语文试题中的落 红 ,2011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圆明园情结等它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材料内容广泛,凸现时代性。中考语文试题中的选文在内容上更强调价值取向,时代感强,人文内涵丰富。近年来,非典病毒,禽流感,印度尼西亚的海啸、地震,水污染的严重,臭氧层的漏洞,低碳经

2、济等都在考查范围之内。这样,以便引导考生更多地关注自然,培养考生的使命感、责任感。二、试题形式多样,彰显人文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因此,考查的重点较多地集中在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整体理解、整体鉴赏、整体评价能力等方面,侧重考查考生的文学素养,引导考生关注生命与环境,关注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考试中常常以说明文、哲理小品文居多。前者侧重于说明对象、语言准确性、说明方法及说明顺序等理性考查;后者则引导读者关注生态环境,启发读者要与自然和谐共生。美文赏读一、在鸟笼中消失1914 年

3、9 月 1 日,美国所有的新闻电台都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玛莎于当日下午 1 时,在辛辛那提动物园去世。玛莎是地球上最后一只旅鸽。可谁又能相信,旅鸽,曾经是地球上数目最多的鸟儿呢。仅仅 100 年,漫长,却又如此短暂。那是 1813 年一个寻常的午后,天空中传来一阵巨大而杂乱的鸣叫,奥杜邦先生抬起头来:庞大的鸟群,慢慢地遮盖了北美森林的上空,阳光不见了,大地一片昏暗。16 公里宽的鸽群,在奥杜邦先生的头顶,飞了 3 天。这位当时最有名的鸟类学家预言:“旅鸽,是绝不会被人类消灭的。 ”这时美洲大陆的旅鸽多达 50 亿只,是当时人类总数的 5.5 倍。可是,欧洲人来了。他们焚烧草地,或者在草根下焚烧

4、硫磺,让飞过上空的鸽子窒息而死。他们甚至坐着火车去追赶鸽群。枪杀、炮轰、放毒、网捕发挥人类丰富想象力所能想出的一切手段,他们捕杀旅鸽不仅为食用,还用来喂猪,甚至仅仅是为了取乐。曾经,一个射击俱乐部一周就射杀了 5 万只旅鸽,有人一天便射杀了 500 只。他们把这些罪恶的数字一一记录下来那是他们比赛的成绩。1878 年,除了密歇根州,美洲已经看不到成群的旅鸽了。人们都清楚这一点,可是密歇根州的枪声从未停止过。这一年,密歇根州人为了 6 万美元的利润,就在靠近佩托斯奇的旅鸽筑巢地,捕杀了 300 万只旅鸽。两年之后,曾经遮盖整个天空的鸟群,只剩数千只了。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人类忙于

5、相互屠杀时,世界上最后的旅鸽死在了它的鸟笼里。灰色的后背,似乎还有些发蓝,鲜红的胸脯,像一团火在燃烧,绚丽迷人的玛莎,站在美国华盛顿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根树枝上,长长的嘴,尖尖的尾巴,展翅欲飞。可是,它再也不能动,不能吃,不能鸣叫了。懊丧的美国人为旅鸽立起了纪念碑,上面写着:“旅鸽,是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自私而灭绝的。 ”纪念碑只是一块冰冷的石头。近百年来,在人类干预下的物种灭绝比自然速度快了 1000 倍。全世界每天有 75 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 3 个物种灭绝。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被科学家描述就已经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在旅鸽纪念碑下,环境伦理学大师利奥波德哀伤地叹息道:“那些在年轻时曾被一阵

6、活生生的风摇动的树仍然活着,但是 10 年后,只有最老的栎树还记得这些鸟,而最后,只有沙丘认识它们。 ”(选自人与自然2010 年 2 月)赏析本文以“在鸟笼中消失”为题,给读者以极大的警示。最后一只旅鸽玛莎是在鸟笼中消失的,说明当时已经没有野生旅鸽了,这是一个更加让人震惊的事实,旅鸽在百年间因人类的贪婪和自私、因人类的滥杀,由世界上最多的鸟儿到最后灭绝。为了增强表达效果,文章看似以时间为序,其实前后形成强烈对比:从 1813年写起、罗列 1878 年、1880 年旅鸽的生存状态、最后写到 1914 年最后一只旅鸽在鸟笼中悲惨死亡。文章中还用详细具体的数字说明了人类破坏自然的事实,人为干预物种

7、灭绝的速度如此触目惊心。二、低碳生活处处可为冯云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石化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

8、的保护作出的贡献越大。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

9、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选自百科知识2

10、009 年第 23 期,有删改)赏析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这个说明中心,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来阐述:1.从碳足迹方面谈什么是低碳生活;2.个人日常生活可以选择低碳生活;3.面对高碳生活,个人应利用碳中和进行补偿,降低碳排放量。让人们恍然大悟生活中处处有低碳,关键在于“为”与“不为” 。文中综合运用举例子、作比较、作诠释等说明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三、与植物相处李汉荣人们养猫、养狗、养鸟,养一些可爱温驯的动物,动机之一恐怕就是想适度地拉开与“同类”的距离,而在与“异类”的相处中感受一种无忧的情趣。与这些动物相处,人可以恢复到一种简单的心境,不必戒备和算计,也不必那

11、么多的礼节,更不用点头哈腰献媚讨好。这一切都免了,动物不欣赏人类的文化,你只要喜欢它,它就给你回报:猫就偎在你的怀里,狗就向你撒娇,鸟就向你唱歌。在简单、纯洁的动物面前,人也变得简单、纯洁了,人就有了从容、宁静、无邪的心境,领略生命与生命交流的喜悦。但是人能与之相处的动物的种类还是太少了,宠物是人精心选择和驯化了的。人不能和狼相处,麻雀好像压根儿不想与人类建立什么亲近的关系,它们只喜欢给人类制造一些小麻烦。人更无法考虑与虎、豹子等凶猛的动物相处,只能在动物园里隔着铁栅远远地欣赏它们的英姿。这样,我们就格外思念大自然中的植物了。于是我来到植物们面前,它们是我的老师和朋友。这泛绿的青草可是从白居易

12、的诗里生长出来?蒙蒙细雨里,我几步就走进了唐朝,隐约间仿佛看见了李商隐、王维们的背影,青草绿了他们的诗,绿了古中国的记忆。我看见了车前草,还是在诗经里那么优美地摇曳着。狗尾巴草,那么天真地守在路边,谁家的狗丢了尾巴?遍地好看的狗尾巴,令千年万载的孩子们想找到那一定很好看的狗。三叶草,三片叶子指着三个方向,哪一个方向都通向蝴蝶的翅膀。趁我伏在泉边喝水的时候,野百合悄悄地开了,洁白的手在风里打着手势,似乎谢绝与我相握,它嫌我的手太粗糙,嫌我的气息太浑浊?太阳花开了,这么灿烂的笑,我看见太阳的颜色了,我比天文学家看得清楚,我不用到天上去看,太阳的亲生女儿全都告诉我了。茉莉、菊、栀子、玫瑰轻轻地叫一声

13、它们的名字,就感到灵魂里生出温柔、芬芳的气息。是的,许多植物的名字太美了,美得你不忍心大声呼叫它们。含着感情轻轻叫一声“玉兰” ,那洁白如玉的花瓣会洒落你一身,你便感到这个春天的爱情又纯洁又慷慨。静静地守在昙花旁边,不要为天上的星月缭乱了视线,注视它吧,它漫长的一生里只有这一个灿烂的瞬间。竹子正直地生长着;芭蕉粗中有细,准确地捕捉了风的动静;仙人掌握着满把孤独,又用一手的刺拒绝轻薄的同情;一不留神,青藤就爬上了绝壁;野草莓想走遍夏天有一小块自己的庄稼地多好啊!看一会儿书种一会儿庄稼,写一首诗侍弄一会儿花草。书里的思想抖落进泥土,会开出奇异的花;泥土的气息漫进诗,诗会有终年不散的充沛的春墒。看青

14、翠挺拔的玉米怎样抱起自己心爱的娃娃,看聪明的辣椒怎样在寒冷的土里找到一把一把的火,看豆荚躺在小床上如何构思,看韭菜排列得那么整齐,像杜甫的五律与植物呆在一起,人会变得诚实、善良、温柔并懂得知恩必报。世上没有虚伪的植物,没有邪恶的植物,没有懒惰的植物。植物开花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它是为自己开的,无意中把你的眼睛照亮了。植物终生都在工作,即使埋在土里,它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责任。你无意洒落一滴水,植物来年会回报你一朵花。没有谁告诉它生活的哲学,植物的哲学导师是深沉的土地。选自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05 年第 12 期赏析作者赋予万物以灵性,让人与植物的心灵相交融。植物的生存哲学让我们感悟到生活的很多

15、意义。与植物相处,人会变得诚实,善良,温柔,并懂得知恩图报。于是,作者在文中寄托了自己对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真情期盼:如果我们人类能与自然和睦相处、心意相通,世界将会充盈着温馨、信任、美好。强化练兵一、从细处做起日本环保见闻江荣全凡是到过日本的人几乎都对日本的山清水秀和优美环境印象深刻。日本森林面积 2526 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 66.6%,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大片的森林,房前屋后的花草,使人感觉被绿色环绕。垃圾分类井然有序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产最少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目前,日本正逐步形成了一套近乎苛刻的垃圾分类制度。早在 10 多年前,垃圾

16、在日本就被分为可燃烧垃圾和不可燃烧垃圾两类回收,现在的分类则更为严格细致。不同地区和街道有各自的分类,有的多达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包括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塑料垃圾、金属垃圾和粗大垃圾等。如我们参观的福田农场的垃圾就分了 23 类。现在,垃圾分类处理已成为日本全民共识。一个社区新入住的居民,一般在第一天就会收到有关垃圾分类的说明和扔垃圾时间表。每年 12 月,日本的每一家住户都会收到一张来年的特殊“年历” 。上面每月的日期都用黄、绿、蓝等不同颜色来标注,每一种颜色代表哪一天可以扔哪一种垃圾。日本国民每次扔垃圾都自觉地实现着垃圾的分类。每个家庭在丢弃生活垃圾前也要按要求对垃圾进行初步处理:生活垃圾如食物残渣、茶叶烟灰、蛋壳等要用专门的环保垃圾袋装好后并封口;资源类塑料、玻璃瓶、罐头盒等要清洗干净;硬纸盒内的各种包装纸和缓冲材料必须取出,拆开展平并捆扎好;报纸杂志类要用绳子捆牢;危险品如利器、玻璃等要用报纸包好,并贴上“危险”字样的标签;打火机、喷雾器瓶子等必须使用干净,并将瓶身凿开若干小孔,以防爆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