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景观中园林建筑设计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534004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城市景观中园林建筑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城市景观中园林建筑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城市景观中园林建筑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城市景观中园林建筑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城市景观中园林建筑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城市景观中园林建筑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城市景观中园林建筑设计1 概述中国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博大精深,在全世界亦享有崇高的声誉。中国古典园林构图 自然、布局灵活、巧于借景、因地制宜的创作手法,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仍发挥着极其重 要的作用。作为现代园林设计工作者,我们既要善于学习古典园林的传统特色和神韵,又要充 分利用现代新材料、新技术,营造一个个优美的环境空间,供人们观赏、游憩、娱乐,在现代 城市钢筋混凝土森林中,重寻回归大自然的乐趣。风景园林的规模大小不同,内容繁简不一,但都包含着四种基本的要素:土地、水体、植 物、建筑。因此,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便相应成为四个主要的造园手段。而园 林建筑比起山、水、植物,较少

2、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工的成分最多,因此也是造园手段中 运用最灵活、最积极的一个手段。本文就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谈谈几个问题。2 园林建筑的特点和作用中国园林建筑多姿多彩,奇妙而独特,常化整为零,以小见大,融于自然,立意有章,可谓是 “风景的观赏,观赏的风景” 。在园林风景中,建筑既有使用功能,又能与环境组成景色,对园林 景观的创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可表现在: (1) 点缀风景; (2) 观赏风景; (3) 围合和划分园 林空间; (4) 组织游览线路。3 园林建筑的分类根据园林建筑对营造景观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1) 风景游览建筑。园 林建筑的大部分都属此类,一般都具有一定的

3、使用功能。如亭、廊、榭、舫、楼、阁、厅、 堂、轩、斋、殿、馆等等。(2)庭园建筑。凡是能够围合成为庭院空间而形成独立或相对独 立的庭园的建筑物均属此类。如:空廊、隔墙、景架等等。(3) 建筑小品。此类建筑物包括 露天的陈设、家具或小型点缀物等。如: 雕塑、喷泉、水池、花坛、标志等等。(4) 交通建 筑。凡是在游览路线上的道路、台阶、桥梁、汀步、码头、船埠等等均属此类。4 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由于园林建筑不同于其它建筑类型,它既要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又要求艺术性、观赏性 强;既要满足游客在动中观景的需要,又要重视对室外空间的组织和利用,使室内外空间和谐 统一。因此园林建筑在设计上更灵活多变,

4、可说“构图无格”,有其强烈的个性符号和独一无 二的外形特征,由此在设计方法和技巧上与其它建筑类型也大相径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4. 1 立意意者立意,匠者技巧,立意和技巧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立意和技巧均佳,属上乘之作,而立意平淡,技巧再好,也只能归之中乘。立意的好坏对整个设计的成败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设计 不仅要有立意,而且要善于抓住设计中的主要矛盾,既能较好地解决建筑功能的问题,又具有 较高的艺术境界,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我国古代经典园林中的亭子不可胜数,但却 很难找出格局和式样完全相同的,它们总是因地制宜地选择建筑式样,巧妙配置山石、水景、 植物等以构成各具特色的空间

5、。而现代园林建筑不能简单地套用、模仿,把一些坡顶、漏窗、 花墙等加以模式化,随处滥用,这是万万不可取的。真正的艺术贵在创新,任何简单的模仿都 会削弱它的感染力。园林建筑立意强调景观效果,突出艺术意境创造,但绝不能忽视建筑功能 和自然环境条件。否则景观或意境就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设计中也就无从落笔。如承 德避暑山庄内有七十二景,各景布局不同,就是在立意上结合功能、地形特点,采用了对称和 自由等多种多样的空间处理手法,才使全园各景各具特色,总体布局既统一又富于变化。另外,园 林建筑的创造性还在于设计者如何利用和改造环境条件,如绿化、水源、山石、地形、气候 等,从总体空间布局到建筑细部处理细细

6、推敲,才能达到:“景到随机,因境而成,得意随形”的 境界。4. 2 选址园林建筑设计从景观上说,是创造某种和大自然相谐调并具有某种典型景效的空间塑造。 因此景观建筑如选址不当,不但不利于艺术意境的创造,反而会削弱整个景观的效果。一般来 说,造园大体分为自然式园林、规则式园林和混合式园林三种。规则式园林多采用对称平面 布局,一般建在平原和坡地上,园中道路、广场、花坛、水池等按几何形态布置,树木也排列 整齐,修剪成形,风格严谨,大方气派。现代城市广场、街心花园、小型公园等多采用这种方 式。自然式园林多强调自然的野致和变化,布局中离不开山石、池沼、林木等自然景物,因此 造址是山林、湖沼、平原三者具备

7、。傍山的建筑借地势错落有致,并借山林为衬托,颇具天然 风采。而在湖沼地造园,临水建筑有波光倒影,视野平远开阔,画面层次亦会使人感到丰富多 彩且具动态。混合式园林则为自然、规则两者根据场景适当结合,扬长避短,突出一方,在现 代园林中运用更为广泛。另外,园林建筑选址在环境条件上既要注意大的方面,也要注意细微 因素。要善于发掘有趣味的自然景物,如一树、一石、清泉溪涧,以至古迹传说,对造园都十 分有用。4. 3 布局园林建筑有了好的组景立意和得当的选址,还必须有好的建筑布局,否则构图无法,零乱 无章,更不可能成为佳作了。园林建筑的空间组合形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 由独立的建筑物 和环境结合,形成开

8、放性空间。点景的建筑物是空间的主体,因此对建筑物本身的造型要求较 高,使之在自然景物的衬托下更见风致。(2) 由建筑组群自由结合的开放性空间。这种建筑 组群一般规模较大,与园林空间之间可形成多种分隔和穿插。布局上多采用分散式,并用桥、 廊、道路、铺地等使建筑物相互连接,但不围成封闭的院落,空间组合可就地形高下,随势转 折。(3) 由建筑物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这种空间组合,有众多的房间可用来满足多种功能 的需要。在布局上可以是单一庭院,也可以由几个大小不等的庭院相互衬托、穿插、渗透形 成统一的空间。从景观方面说,庭院空间在视觉上具有内聚的倾向。一般情况不是为了突出 某个建筑物,而是借助建筑物和山

9、水花木的配合来突出整个庭院空间的艺术意境。(4)混合式 的空间组合。由于功能式组景的需要,可把以上几种空间组合的形式结合使用,称混合式的空 间组合。(5) 总体布局统一,构图分区组景。规模较大的园林,需从总体上根据功能、地形条件,把统一的空间划分成若干各具特色的景区式景点来处理。在构图布局上又能互相因借,巧 妙联系,有主从之分,有节奏和韵律感,以取得和谐统一。4. 4 尺度与比例尺度在园林建筑中是指建筑空间各个组成部分与自然物体的比较,是设计时不容忽视的。 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是决定建筑尺度的依据,恰当的尺度应和功能、审美的要求相一致,并 和环境相协调。园林建筑是人们休憩、游乐、赏景的所在,空

10、间环境的各项组景内容,一般应 具有轻松活泼、富于情趣和使人有无尽回味的艺术气氛,所以尺度必须亲切宜人。园林建筑 的尺度除了要推敲建筑本身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和相互关系外,还要考虑空间环境中其它要素 如景石、池沼、树木等等的影响。一般通过适当缩小构件的尺寸来取得理想的亲切尺度,室 外空间大小也要处理得当,不宜过分空旷或闭塞。另外,要使建筑物和自然景物尺度协调,还 可以把建筑物的某些构件如柱子、屋面、踏步、汀步、堤岸等直接用自然的石材、树木来 替代或以仿天然的喷石漆、仿树皮混凝土等等来装饰,使建筑和自然景物互为衬托,从而获得 室外空间亲切宜人的尺度。在研究空间尺度的同时,还需仔细推敲建筑比例。一般按照

11、建筑 的功能、结构特点和审美习惯来推定。现代园林建筑在材料、结构上的发展使建筑式样有 很大的可塑性,不必一味抄袭模仿古代的建筑模式。若能在创新的同时,适当内涵一些地方传 统特色的建筑比例韵味,取得神似的效果,必会令人耳目一新。同样除了建筑本身的比例外, 还需考虑园林环境中水、石、树等的形状、比例问题,以达到整体环境协调。4. 5 色彩与质感建筑物的色彩与质感处理得当,园林空间才能有强有力的艺术感染力。形、声、色、香 是园林艺术意境中的重要因素,而园林建筑风格的主要特征更多表现在形和色上。我国南方 建筑风格体态轻盈,色彩淡雅,北方则造型浑厚,色泽华丽。随着现代建筑新材料、新技术的 运用,建筑风格

12、更趋于多姿多彩,简洁明丽,富于表现力。色彩有冷暖、浓淡之分,颜色的感情、 联想及其象征作用可给人不同的感受。质感表现在景物外形的纹理和质地两方面,而纹理有 曲直、宽窄、深浅之分,质地有粗细、刚柔、隐显之别。色彩与质感是建筑材料表现上的双 重属性,两者相辅共存,只要善于去发现各种材料在色彩、质感上的特点,并利用它去组织节 奏、韵律、对比、均衡、层次等各种构图变化,就可以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5 工程实录:汕头石炮台公园主入口设计石炮台又称崎碌炮台。1858 年,为抵御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犯,潮州总兵方耀奏请清政府 建筑此炮台。石炮台总面积为 19 607 m2 , 其中城堡面积 10 568 m2。炮

13、台分为上、下两层, 用每块近 1 m 的规格石块筑成外围墙,又以三合土夯成厚过 1 m 的内壁,中间形成一道宽 9. 8 m ,深邃迂回的炮巷,成为对外射击的暗堡。上层炮台还设置有 14 个高过 1 m 的传话通风 筒(图 1) 。炮台外围绕着 20 m 宽以上的大壕沟,更显其不可侵犯的震慑力。1989 年,崎碌炮 台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更好地保护文物,让其重现雄姿,汕头市政府决定在 石炮台周围再扩地 3. 87 hm2 ,开发为“石炮台公园” 。作为公园的门户,主入口的设计成为整 个公园建设的关键性环节。公园临近交通繁杂的城市主干道,园门前空地较狭窄,环境条件欠 佳。为了改善

14、入口环境,增加人流集散空间,设计由弧形转折围墙联系大门,分两级退入公园 红线 20 m ,设置两侧对称的售票房。门外长约 50 m 的集散广场,对称设置两花岗石炮座,上卧历史存留下的两门铁炮(图 2) 。大门内再辟一小广场,中线上挺立一宽 6 m、高 1. 6 m 的 门牌,起到照壁的作用,避免对公园内正对大门的炮台景观一览无遗。门牌由高贵典雅的“印 度红”大理石板贴面,上书苍劲有力的“石炮台公园”园名。绕其后,过一横跨壕沟的石拱桥,蜿 蜒穿行于炮巷,直至登临城堡,自然而然地引领游人从公园入口序幕空间层层递进,掀开炮台 遗址神秘的面纱。售票房连围墙的设计,我们从炮台上层的通风报话亭受到启发,借

15、其形来发 挥其意念,使整体形象协调。票房为 2. 6 m 见方,高 4. 65 m。屋顶采用四角攒尖顶,三层渐缩 屋檐,既能遮风避雨,又增加了层次感。屋顶为纯朴的贝灰浆批面,墙体除四角下方以浅灰色 斩粗面的整花岗石块砌筑,其余墙面为红色仿清水砖贴面以增加色泽变化,再以古朴不失柔美 韵味的扁铁窗花镶砌窗上。整个建筑体量恰当而不突兀,古朴大方又不失新意,与古老的灰色 炮台遥相呼应,和谐相处。同样围墙的设计也延领其意一挥而就。围墙柱就是个缩小比例的 尖亭,而在细节上加以简化。围墙下部为粗旷的斩粗面整花岗石块,上部为扁钢分格串联成栅 格。整个围墙玲珑通透,使园内的绿树花影隔而不断,妙意无限。由此,整个主入口设计立意 鲜明,配合融洽,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地方和传统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