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533990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 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考点一、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1、一条鞭法: 原因: (1)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 (2)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时间:1581年,目的;人物:张居正。 内容: 特点:纳银代役;赋役征银。 结果: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度好转。但由于大地主的阻挠反 对就停止了。 意义: (1)相对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对封建 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的松驰。 (2)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的发展和资 本主义萌芽的成长。2、摊丁入亩: (1)条件:1712年,清政府规定征收丁税的固定 丁数。 (2)内容: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

2、 丁银。 (3)意义: 人头税废除,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驰; 有利于人口的增长,对农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进一步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推动了工商业的 发展。废丁税人松促增.摊丁税入亩土并,丁固.摊丁入亩银代役人身松;减 负;刺商品资芽.合并,折银,按地、 丁摊入田亩土并,财困, 阶矛,商品一条鞭法标准人-地;种类多-少;内容物-钱;服役渐少.认识抑制官僚地主特 权;减轻农负担.青苗,募役;方田均 税.土并,阶矛, 财困.安石变法标准变;简手续; 扩税面;轻负担.户税和地税,其他 租庸调役并入.土地兼并.均 田瓦解两税法利农时,利垦荒, 利财政.田租,庸(代役),调 户税,地税,徭兵.均田和自

3、耕 农前提租庸调制税种多,标准多, 人丁本,劳役重.人口税重,徭役,兵 役重,更赋,田租轻.封建大一统编户齐民推动私田合法.按亩纳税,徭兵.井田瓦解私初税亩特点和影响内容背景项目考点二、农业1、特点:水平超过了前代。 2、表现: 农作物品种增加,粮食总产量增加。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了农产品的 商品化,并出现了专业生产区域。 3、趋势: 农业生产出现专业化、商品化趋势。考点三、手工业1、生产工具的革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 高。 2、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种类增加。 3、生产分工更细密。 4、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 5、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 生和缓慢发展。考点四、商

4、业1、表现: 国内市场扩大;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北京和南京成为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 出现了几十座商贸城市; 商品经济延伸到农村,特别是江浙地区, 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2、影响: 成为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前提。考点五、资本主义萌芽1、稀疏产生: (1)时间、地区、行业: (2)原因: 历史方面: 早在南宋时,南方就成了全国的经济中心; 南方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 社会方面: 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方人民不断南迁。 地理方面: 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利于经济发展。 良好的交通条件。 (3)情况:机户早期资本家;机房工场;机工 早期雇佣工人; (4)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的出

5、现。2、缓慢发展: (1)缓慢: 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发展至工场手工业阶段; 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 在全国范围内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发展: 规模扩大;分工细密;部门增多;地区变广。 (3)原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用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的相互关系解释这一现象。) 具体原因(表现) 考点六、对外贸易: 闭关政策: 1、内容: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 限制外商来华。 2、原因:(根本)封建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封闭保 守落后。 3、评价: (1)具有一定的捍卫民族利益的积极作用; (2)以消极作用为主: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的发展 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6、,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 发展。 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在世界上落伍。清代前期历史的认识:盛世和衰落“康乾盛世”(16221794年间)表现: 1、经济上: 调整统治政策,生产恢复和发展,人口和耕地面 积大量增加; 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增多,规模扩大 。 2、政治上: 中央集权巩固,疆域辽阔; 平定国内叛乱,加强对西藏、台湾管辖,多民族 国家的统一得到了巩固。 3、外交上: 收复台湾; 反击沙俄入侵,签订边界条约,维护了国家主权 及统一。清朝初年我国封建制度衰落的表现 :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冲击并削弱封建 的自然经济; 封建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 闭关锁国政策逐渐使中国落伍于世

7、界; 出现抨击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正确认识封建制度衰落与“康乾盛世” : 衰落是封建的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发展已 经基本上起阻碍作用。 盛世由于统治阶级调整生产关系,使社会 比较安定、生产恢复发展的景象。 衰落代表了宏观历史发展的趋势;盛世代 表了具体的生产发展情况。 横向上从世界历史看,中国和世界已经有 了很大的差距。 1718世纪东、西方差距 1、政治上: 西欧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或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清朝则是君主专制强化并达到顶峰。 2、经济上: 西欧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开始工业革命; 清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使自然经济难以解体。 3、思想上: 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除了精神枷锁 ; 清

8、朝遏制思想的进步。 4、对外政策: 西方迅速走向世界,进行海外扩张,进行资本原 始积累; 清朝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海外贸易。1、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的主要目 的是 A、缓和阶级矛盾B、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D、逐渐取消人头税 2、(03天津21)清前期实行的“摊丁入亩”赋役改革 有利于 A.人口自由流动 B.土地兼并 C.稳固自然经济 D.减轻地租 3、(01全国春季6)清代征收“地丁银”是指 A只征土地税,废除人丁税 B土地税、人丁税一律只收白银 C按土地与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银 D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银两4、“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

9、具历史意义的特 点是 A、废除了人头税 B、以田亩数计征 C、赋税折银征收D、按照资产交纳 4(04全国一13)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 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养活了众多人口 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 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提高了农业生产 商品化程度 A. B. C. D. 6(04全国二14)清代广州的“公行”是 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 B官营贸易机构 C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 D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7、02春季11)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 要标志是 A 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 B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 制瓷行业中出现很细的技术分工 D 纺织行业中出现由“机户”开设的

10、机房 8、与前代相比明朝农业生产发展的最典型的特征 是 A、从国外引进农作物B、粮食产量提高 C、耕地面积大大增加 D、农业生产专业化趋势增强9、清朝前期的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之”的做法 ,对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A、资金短缺B、市场狭小 C、劳力缺乏D、原料不足 10、明清两朝都推行过“海禁”政策,不允许私自对 外交往,这一政策出现的基本原因是 A、两朝只允许发展官方对外贸易 B、封建统治已经腐朽 C、防止不法商人与海外势力勾结 D、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http:/ 注塑模具 bth95dwb 一起,低声说些话,那话自然是人家听不清的了,说两句,瞟婆子一眼,居然笑了笑。婆

11、子心里就一抖。从六 屋子门口,到芙蓉树的后院这儿 ,当中要过一道中门,平常都开着。宝音回去,踏入中门,就叫把门关上。婆子看不见里头的情形了。哪怕表 从其他路走出去拜访谁,她都看 不到了!婆子心里又一抖。宝音回了屋,洛月在外头、乐韵在屋里做宝音布置的差使,都是神秘而奇怪的事,乐韵要给宝音化妆,而且往丑里 化,还要自然。乐韵虽还不懂为何如此,但也尽力施为,宝音又略作点拨:“这里你看是不是偏了些?”“哟,这点子不错!”乐韵一发使出 浑身解数,力求作更佳表现。她虚荣、好强。宝音先压服她,再用她、称赞她,像对付一匹烈马,软硬得当,这匹曾走过缰的马儿,而今已基 本可用。片刻,飘儿通报说,七 求见。乐韵眼中

12、立刻泛起激赏。洛月或者不懂,乐韵是懂的。两人闹了矛盾,谁主动跑去找谁,这之中有很大 分别。宝音足不出户,怎能让明蕙巴巴的上门来?乐韵很觉钦佩。宝音却阖上了眼睛,仿佛睡着了,乐韵轻轻的叫了两声,宝音都不理不睬, 乐韵会意,便蹑足退出去,向七 禀报:“我们 睡着了,这上下无法见客,还请七 宽坐飘儿,”呵斥道,“茶怎么还不泡上来?”“不必 了。”明蕙假笑,“我闻说表姐今儿好了很多,才想着来道贺的。怎么表姐又卧床不起了么?”“是卧床,”乐韵不带一丝烟火气的打发她, “过会儿大约就能起了。七 再坐坐?还是一并在这儿用过午膳?乐韵去请厨房准备。”明蕙脸色一变。乐韵深深的又福了一福,心里可没一丝 好气。七

13、总是向上巴结、向下踩,谁不知道?开玩笑!这种“主子”最叫人看不起了。前头些年里,乐韵也巴结过明蕙,明蕙也没一丝好处到 乐韵跟前,赶着欺负韩毓笙的过程中,造些小局还把乐韵一并儿给害了!当时表 自己软弱、也不替乐韵撑腰,乐韵有冤没处诉,如今 濒死一 场、改弦易张,乐韵春江水暖鸭先知,七 再要过来掐软豆腐,没那么容易呢!明蕙不耐烦扬声道:“表姐怎么这个时辰还高卧?我不等了,反 正也不是睡觉的点儿,好叫她起来了罢!”乐韵那抹骇然,跟真的一样:“七 我们姑娘这病,您也不是不晓得。病沉的时候,实在,连老 太太都”明蕙恼了:“一会儿说过会儿能起了,一会儿说病沉不能。那表姐是好了还是没好呢?”乐韵语调上是不敢触犯七 ,免得吃眼前 亏,骨头可埋在话里面呢:“好没好,奴婢们也着急,总得大夫把了脉才算。七 在奶奶们面前受宠,可听说有什么好大夫,能替我们 请了来 么?”明蕙哼了一声,既不好说她在二太太、大太太面前何尝受宠,又不好说就算受宠,也不高兴帮韩毓笙请名医。见丫头这儿问不出什么来 ,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