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试题集3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533892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技术试题集3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广播电视技术试题集3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技术试题集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技术试题集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描述彩色光的三个基本参量是什么?各是什么含义? 答:描述彩色光的三个基本参量是亮度、色调、饱和度。 亮度是指彩色光作用于人眼而引起的视觉上的明亮程度。光源的辐射能量越大,物体的 反射能力越强,亮度就越高。 色调指彩色的颜色类别,它是决定彩色本质的基本参量。发光物体的色调(即颜色)由 其自身的光谱功率分布决定;不发光物体的色调由物体的反射、透射特性及照明光源的光谱 功率分布决定。 饱和度是指彩色的深浅、浓淡程度。对于同一色调的彩色光,饱和度越高,颜色就越深、 越浓。2、什么是视觉惰性?电视系统是如何利用视觉惰性的? 答:人的视觉对外界光刺激的响应有一定的延时。当一定强度的光突然作用于人眼时

2、, 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主观亮度感觉;当光消失以后,亮度感觉也不是瞬 间消失,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消失。也就是说,视觉的建立和消失都有一定的惰性, 我们称之为视觉惰性。 视觉惰性,特别是视觉暂留特性是现代电视系统的基础。电视是将一帧帧静止画面以一 定的频率在屏幕上轮流显现出来,这时人眼观看的虽然是一连串的静止画面,但是由于视觉 暂留特性,前一帧画面的印象尚未消失,后一帧画面的印象又开始建立,前后画面在视觉上 融合衔接在一起,因此人眼感觉到画面不是断续出现而是连续出现的。3、什么是闪烁感觉和临界闪烁频率?答:对于脉冲性重复光源,人眼有一个称之为闪烁感觉的特性。也就是说,当脉

3、冲光源 的重复频率不太高时,人眼会跟随光源的变化产生一明一暗的感觉,即闪烁感觉。脉冲光源 的重复频率提高时,这种闪烁感觉会随之减轻。当重复频率提高到一定值后,闪烁感觉可完 全消失,这时人眼感觉到的不是一闪一闪的脉冲光源,而是亮度恒定的不闪烁光源。不引起 视觉闪烁感的光源最低重复频率通常称为临界闪烁频率。4、人眼的彩色视觉有哪些特点? 答:人眼的彩色视觉特性可以归纳如下:一定的光谱分布表现为一定的颜色,而同一种 颜色则可以是不同的光谱分布。这一特性对彩色电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即在电视图像的 重现过程中,不必重现原景物的光谱分布,只需使重现图像与原景物有相同的彩色视觉效果 就行了。5、什么是三基

4、色原理?它对彩色电视系统有何意义? 答:人们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 中绝大多数的彩色。具有这种特性的三个单色光叫三基色光,而这一发现也被总结成三基色 定理,其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彩色都可以由三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得;反之,这些彩色也可以分 解成三基色; 三基色必须是相互独立的,即其中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由其它两种基色混合得 到; 混合色的色调和饱和度由三基色的混合比例决定; 混合色的亮度是三基色亮度之和。 三基色原理是彩色电视得以实现的重要理论基础。因为自然界中的彩色是千变万化的,2设想如果用一种电信号传送一种颜色,那就需要成千上万种电信号,这在实际中是办不到的。 有了三基色原理,彩色电视只需在摄像端将景物的各种颜色分解成红、绿、蓝三种基色,然 后将这三种基色转换成相应的三种电信号传送到显示端,在显示端将电信号再转换成三基色 光信号,最后在屏幕上用三基色混合出原景物的色彩。6、什么是亮度方程?其物理含义是什么? 答:亮度方程是指彩色光的亮度与其三基色光之间的关系。 亮度方程的物理意义非常重要,它说明在配色实验中,红、绿、蓝三路基色光信号如按 上式那样加权求和,就可以得到用 Y 表示的混配色的亮度信息。在彩色电视系统中,三基色 电压 ER、EG、EB就是按照亮度方程的三个系数组成亮度信号 EY进行传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