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二:高中数学新课程与学生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二:高中数学新课程与学生学习(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二:高中数学新课程与学生学习课程二:高中数学新课程与学生学习第一讲(上)第一讲(上)主持人: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高中数学新课程远程的研修。今天我们是一个新的专题的开始。这个专题是高中数学新课程和学生学习。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我们感受到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学习困难,造成了学生学习水平的分化,学生是否会学习成为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瓶颈。我们首先希望了解一下我们的学生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学习问题。好在今天有这么多一线的老师到场,我们特别希望听听从你们一线带来的感受,看一看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有哪些问题比较突出,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哪些要素?下面请大家
2、来发言。一组一线老师的讨论发言:一组一线老师的讨论发言:A 老师:那么我先说,我觉得兴趣是永恒的主题之一,我想提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良好学习习惯。B 老师:我觉得在课堂教学当中,发现学生听课的时候,如何把握好听、思考、记笔记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学生普遍感觉到困难的问题。C 老师:我跟刚才几个老师有同样的感觉,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学生上课铃已经打了但是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当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把今天要讲评的试卷拿出来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书包里翻来翻去,他就是没有一个整理资料这样一个好的习惯。D 老师:在课堂上我们也可能有这样一种感觉,老师讲的很精
3、彩很投入但是学生是用一种茫然的呆滞的眼光看着你。E 老师:还有就是有的学生回家以后做题,做着做着就遇到困难了,他就选择了放弃。学生不会学习的特别表现就是把做题为最终目的,只要是有题做就觉得有事干,没有题做就不知道干什么。F 老师:我觉得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信心非常重要。现在的我们的很多的测验把学生的信心考没了。G 老师:现在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一味地做习题,但是又如何来指导学生回归基础 回归课本呢?在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有各种测验,比如周测、月测、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这些考试呢作完以后学生可能存在问题就是不会自己改错。他可能把这道题过程写完以后就认为做完了。但是我想
4、说如何给学生指导进行试卷分析,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使他们得到更多收获。H 老师:我发现有的同学不太会听课,其中表现就是大量的记笔记。一节课下来记了很多。而且记得非常工整、非常完整,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和板书的都记下来了,结果是课堂上没有怎么听懂。课下再去补课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我想问一下到底该怎么记笔记、记什么、甚至该不该记笔记。.主持人:主持人:好老师们谈得很好,也提出了很多问题。我想请王建明老师先把大家的问题梳理一下。王建明:王建明:老师们刚才提了不少问题,归纳一下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老师们提出了这些问题说明高中新课程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重视这样一个理念在老师
5、们的意识里面已经初步形成。第二,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们提的许多问题可以大致分成这么几类。第一类是一般性的问题比如说兴趣、爱好、厌学等等。第二类呢,可以分成课内的问题,比如说听课、记笔记等等。还有就是课后的或者课外的一些问题,比如说试卷分析、如何指导学生选择读书等等这些问题。第三类问题呢就是有助于学生发展的问题。因为高中学生面临着两个选择两个出口,不管是工作的还是上大学的学生都存在着一个发展的问题。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就是作为老师,我们如何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学习上面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何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导。主持人:主持人:好,王老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做了一个归纳。我想在我们这节课里,大体上要
6、解决问题就是要让大家充分认识我们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是什么。为了把问题说得更具体我们首先请两位青年教师,来介绍他们做的两个数据调查,一位是北京海淀区知春里中学的刘雪莲老师,还有一位是北京海淀区农大附中的张晓东老师,我们听一听他们给我们带来的什么信息两位老师好,我想向你们了解一下你们为什么想起做这个调查?刘雪莲:刘雪莲:我觉得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校,对于刚刚迈入校门的高一学生,他们对于高中的数学学习可能还是存在着很多困惑,在数学学习上也是屡屡受挫。针对这样的情况,为了了解学生的困难到底在哪儿,我们就对我们高一年级 205 个学生做了一个“高一数学学习情
7、况的调查”。主持人:主持人:张老师,你作为农大附中的老师,你做的调查跟刘老师做的是不是一样?张晓东:张晓东:我们这个调查跟她的目的好像不太一样,我们学校地处城乡交界的这样一个地理位置,有它的特殊性。再加上近几年生源发生了一些变化,质量有所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就想找这里边存在的具体问题。为了有地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又尽快地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对我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全体学生做了一次普查,有 700 多学生参加。主持人:主持人:好,那么是不是这样先请刘老师介绍一下从你们的调查的结果中看出我们学生在学习上有哪些问题。刘雪莲:刘雪莲:好,我们经过数据的分析整理,调查结果主要分为两类问题,一类就是常规学习中的问
8、题,另一类问题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问题。具体来说,比如说常规学习当中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对数学学习的理解上存在着误区,调查表明我们初中的教学方法目前为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可能是由于学习的内容比较浅,基本上还是保持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去完成作业这样一种模式来进行的。这样在初中阶段学生可能主要把精力放在了做题上面,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少了。日久天长学生就产生了对老师的依赖情绪。进入高中以后他们的学习就很缺乏主动性。还有的问题是在学习程序上是不合理的。学习过程主要是分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定向环节,行动环节和反馈环节。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对于知识的掌握首先是先输入新的知
9、识,然后把这个知识加以巩固,最后再反馈到学习实践当中去。我们发现学生的问题是经常不去复习今天所学的内容,就直接来做作业,数据调查直接做作业的就达到了 67。他们认为这样是能节约时间。第三个问题就是自觉性不够。学生对于家庭作业这样的硬性的任务是能够按时按量地完成的。但是比如说老师留一些订正作业、把错题找出来、还有像预习、复习呀这样的一些软性任务、性比较大的任务,在完成上就是要大大折扣了。这儿也有一个调查结果仅有 10的学生能够做到做完作业以后经常地去检查一下结论,然后看看有没有其他更多的方法来做、或者说把条件和结论改变一下然后再来做,做到这一步的人就非常少。第四个就是学习习惯不符合学习规律。如不
10、能够及时地去巩固所学的东西,造成时间长了知识遗漏的比较多。尤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只有 46的学生是在考试之前去复习。还有那些在知识方法技能之外、像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在学习上缺少严谨的科学的态度。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知识前后联系比较密切、逻辑性很强的一个学科。相当多的学生不求甚解,做题论证想当然。第二个问题就是学习动机影响着学习动力。我们也有一个调查的表明 29的学生他觉得学习数学是很重要很有用的,22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而高达 44的人认为数学只是对考试重要,还有 3认为学数学可以获得成功的一个体验,还有 2的学生学数学就是完全为了不挨老师、家长的批评。第三个问题就
11、是学习兴趣影响着学习。39的学生表示有兴趣,其他的人都对数学感到很枯燥、乏味。(更详细的结果可以参看研修的附加材料)。主持人:主持人:好,请张老师来介绍一下你们学校调查的结果。张晓东:张晓东:好。我们发现问题主要是出在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的关注不够。第一个方面就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我们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你在学习上遇到的最大障碍是:”高一、高二的学生有 43.18的学生选择的是学习主动性不够,高三的学生有 42.16的学生选择了学习主动性不够。另外我们还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回答老师提问的时候你怎么样应对”高一、高二的学生有74.01的学生选择的是老师点我名字的时候我才回答,高三的学生有 6
12、0的选择的是老师点我名字的时候才回答。从这两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在高一、高二对这方面的关注不够,没有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所以造成到了高三学生在缺乏学习主动性上是有增无减。第二点就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反而有增无减。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你认为目前哪种课外学习方式更适合你”。高一、高二只有 27.21的学生选择的是请家教,但是到了高三上升到 43.52的学生选择了请家教。另外高三还有 25的学生选择了报课外学习辅导班。这个数据加起来是68.5%的学生学习要依赖于别人。另外我们还设置了一个问题就是:“你最喜欢哪一类数学课堂教学环境”。回答的结果高一、高二有 42.
13、83的学生选择的是教师讲解,而高三有 53.44的学生选择的教师讲解。从这两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依赖性是与日俱增的,这也可能是造成教学质量下滑的一个原因吧。第三个我想谈一下就是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这里我也提供一个数据就是我们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学好数学你缺少的是”,高一、高二的学生中有 32.59的学生选择的是良好的习惯,有 30.64的学生选了毅力。对高三的学生同样有 33.16的学生选择的是良好的习惯,39.90的学生选择的是毅力。可以看出我们在日常教学可能关注的知识的传授多了一点,对这方面可能忽略了一些。第四个问题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够。这对我们中下水平的学生尤其显得重
14、要。而我们可能也是忽略最多的。这里我也有提供几组数据,第一个就是:“作业完成后你会主动再作与数学有关的事情吗?”,高一、高二有 36.40的学生选择的是不作,高三的学生有 36.31的学生选择的是不作。做课外辅导作业的高一、高二有 27.94,高三有 32.14。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就是作业,上课就是听讲。这就是他们的对学习的一个认识。另外一组数据:“就是每次考试前你是如何复习的”,高一、高二有 43.14的学生选择只是看一下而已,高三的学生也有 46.15的学生选择的只是看一下。这也说明今后我们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面应该加强。最后一个我想说一下,就是在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和应用
15、数学的意识的培养上面我们觉得有待加强。我也简单举一两个例子,第一个就是:“你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吗?”,那么选择“有时能”高一、高二是占 57.82,不能的是 19.82;高三的学生选“有时能”的是 45.45,不能的达到 34.22。我们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提出过需要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选择“从来没有”的高一、高二只占 12.79,但是到了高三上升到 34.29,选“偶尔”的高一、高二、高三都是 40多。这一点也说明我们在教学中对这个能力的培养和这种关注生活的理念可能关注的不够。这是我想说的我们这次调查最突出的几个问题。当然我们也发现了有些问题就是老师关注了也有所变化
16、的。比如说课堂上:“你能发现并主动提出问题吗?”,高一、高二有 50.87的学生选择的是“有时能够”,“不能”的是 32.75;高三的学生是55.56的学生选择的是“有时能”,“不能”的是 23.33。这说明在我们老师们在启发学生提问,老师们有了这个意识、关注了这样一件事情,到了高三就会有所变化。另外一个就是“对于书本内容和老师的讲解你产生过怀疑吗?”,这个问题对高一高二的学生来说有 40.21的学生选择是“从来没有”,到了高三就只有 19.05的学生选择“从来没有”。这就说明我们教师只要关注了这个学生这样一个学习的行为,它就应该会有一些变化。这次调查也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去寻找一些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改进学习。主持人:主持人:感谢两位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数据和分析,谢谢你们。刚才两位老师对于他们的调查做了一个初步的介绍,其实他们调查还有很丰富的数据和结果。调查报告的全文在我们课程的附件中可以查到。我们想听一听对于这个调查,王教授有什么样的评论。王尚志:王尚志:刚才我们看了这个张晓东老师和刘雪莲老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