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剖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533492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剖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能充分体现课标的理念,能顺应语文教育的特点,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坚持“民族文化、现代文化、简约化”的教材建设方向,既注重双基又强调了人文,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追求语文学习与生活融合,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本册教材共有课文 32 篇,精读课文 17 篇,略读课文 11 篇,选读课文 4 篇,8 个基础训练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导读,课例,读写例话,积累运用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

2、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教材编绘了多幅插图二、教学要求1、通过本册课文的学习,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会 140 个生字,复习查字典的方法,养成自觉运用字典的习惯 4、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 注意积累词语,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进一步训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6、阅读适合程度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阅读不少于 20 万字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8、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事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三、双基教学要求继续凭借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四、思想品德教育结合点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

4、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措施1 、看图学文教学时要将事物的形象和文字描述紧密结合起来2 、讲读课文教学时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 3 、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4 、加强信息反馈,注意师生沟通5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6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7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教育,为语文学习提供实践经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 该单元教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意蕴深刻集中,第一单元由我们爱你啊,中国 、 郑成功 、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

5、南河北 、 示儿及一篇习作和一个练习组成。该单元精选的四篇课文集中反映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编排主旨。课文语言规范,篇幅短小有助于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每篇课文还配有新颖精美、富有情趣的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四篇课文揭示主旨的形式异彩纷呈。从体裁来说, 我们爱你啊,中国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示儿是诗歌,而郑成功 、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则是记叙文。现代诗明快轻松、气势磅礴。古诗短小精悍,深沉凝炼。记叙文中人物形象的活灵活现。教学这组课文,我们不由得会赞叹祖国文化的悠久灿烂。从课文的具体内容来看我们爱你啊,中国是赞美祖国

6、幅员辽阔,山河壮美,物产丰富,沤歌祖国勤劳智慧的人民,民族精神伟大及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示儿则就收复失地、祖国统一这一问题抒发了诗人的喜与悲;郑成功介绍了民族英雄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塑造出智勇双全一代名将的高大形象;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讲述了波兰音乐家肖邦深怀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忘我工作,最终客死异国他乡的故事,展示了文艺工作者特有的爱国形式。从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来看,相映成趣,启人深思。如郑成功与肖邦两位英雄,一中一外,一文一武,是巧合还是编者匠心独运。这一前一后两篇课文,是否在启迪学生思考武装反抗侵略,捍卫祖国领土,保卫人民生命财产是爱国,而从事文艺创作,

7、以作品去鼓舞人的斗志,同样是爱国。爱国的形式方法是多样的呢?再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两首诗,前者写杜甫听说官军收复了失地,祖国重新统一而欣喜若狂。后者写陆游临终未见祖国统一而无比悲伤,乃至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一悲一喜,是否又教育孩子应把祖国时刻放在心中呢?品读这组课文犹如翻阅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奋斗史,能体味到古代中国狼烟中黎民百姓的痛苦生活,能回忆起近代中国饱受列强欺侮的屈辱,能听到中国人民、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幸福的心声,能聆听到改革开放奏响的欢歌,能感受到改革开放涌动的滚滚春潮,能思索出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道理,能激发出中华儿女爱我中华、兴我中华的壮志豪情。二、

8、课后作业题设计,凸显语文教学的特点该单元课后作业题第一题安排都是读,形式有背诵、复述、朗读。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规范语言的积累。第二题安排的是用钢笔描红,且以要求会写的生字为内容,提供钢笔书写的样字,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第三题安排的是常用词语的训练,目的是通过读、抄、运用、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增加积累,提高运用能力。而注重读、注重书写、注重积累、注重理解感悟不正是语文教学的特点吗?三、 课后作业题设计,提示了学习的重点、难点该单元课后作业题设计提示了学习的重点、难点。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明了努力方向。如第一课的第三题:这首诗从哪几

9、个方面抒发了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第 4 题:仿照这首诗的 2 至 6 节写一到两节。再如第 3 课的第 4 题: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等。四、 教学策略反思:、 要强化读,尤其是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即是帮助学生理解感悟文本的手段,更是检验学生对文本感悟程度的手段。而要实现有感情的朗读文本,前提条件是强化初读,要拿出成块的时间供学生沉下心来小声读或默读,力求读进去,读正确,读流利,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触摸语言,感受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钻研出文本的根本所在。、 要注意引领学生整体感悟文本,切忌烦琐,要抓住关键词句来切入。如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就可以设计“我们中国怎样” 、“我们为中国这

10、样而怎样” 、 “我们要为中国怎样”三个问题贯穿整个教学流程,以最简约的形式来取得“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找准切入点,穿插双基教学,发展语文能力新课程标准倡导“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找准切入点穿插语基教学。只要我们找得准,插得好,学生就能学得快些,掌握得牢些。如教学郑成功一文时就可根据语言环境辨析“慷慨激昂,惊恐万状”等词语的褒贬色彩。再如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的前几节后,就可激情引导学生仿写几句诗来赞美我们的祖国或家乡。、 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学生的质疑能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课文,能发现教学过程中的某些“漏洞” 。如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

11、有个学生提出“国家就要灭亡了,肖邦为什么不留下来战斗呢?”的问题。问题一提出我便意识到学生可能只认为武装反抗才是爱国。对于文艺作品的战斗力认识不深。于是我便组织学生讨论了“肖邦愿意走吗?” “肖邦留下来战斗作用大些,还是出国创作音乐作品作用大些?” “肖邦的音乐作品起到了哪些作用?”三个问题。经过讨论学生终于认识到武装反抗侵略是爱国,搞音乐创作,鼓舞人民的斗志,催人奋起也是爱国,而且精神力量的影响往往更大,更持久。疑问的解决升华了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当然,学生的质疑直接考验着我们教师的素养和教学机智。我们在课堂上应有敏锐的目光,能从学生的提问中辩出深层的问题,灵活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第二单元教材

12、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本单元围绕“正义必胜”这一主题安排了 3 篇课文,3 篇课文都和战争有关。 卢沟桥烽火描述了正义与邪恶在卢沟桥边的较量,展现了中华儿女奋起抗击日寇侵略的动人画面。 半截蜡烛展示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与爱国情怀。与卢沟桥烽火相比,这篇课文虽然没有轰鸣的飞机大炮,但是暗流涌动,紧张危险带来的刺激比前者有过之而无不及。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则体现了聂将军的菩萨心肠,揭示了拒绝战争,渴望和平才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三篇课文都是反映战争年代的动人故事,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1、学会 21 个生字,认识 6 个二类

13、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熟记“同仇敌忾” 、 “如火如荼” 、 “至仁至义”等成语,准确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表演半截蜡烛这个故事。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 ,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想象 40 年后美穗子看望聂将军的情景。3、积累有关战斗的成语,收集有关爱国的古诗。4、写一写老师不在场时,同学之间发生的小故事。5、口语交际聊聊当前的热点话题

14、。单元教学重难点:目标 1、2 为教学的重点。难点:由于课文所描述的事件与现实世界的时空跨度较大,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会产生一定的“隔膜” ,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引导通过查找资料、拓展阅读等方式了解相关历史;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文本教材的作用,引导学生去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强烈情感。第四单元教材分析第四单元共有三篇课文,一篇习作加一个练习。三篇课文中,有叙述人物故事的姥姥的剪纸 ,有动人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也有散文安塞腰鼓 。课文形式活泼,语言优美,体裁多样。 激发学生内心世界的课文-姥姥的剪纸 , “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

15、与作者的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可以通过动情的朗读来感受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课文还配有插图,它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 动人心弦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王母娘娘知道后,拆散了他们,并带着天兵天将抓走了织女。牛郎急忙披上牛皮,带着孩子去追赶织女,却被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的天河隔开。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天长日久,他们就成了天河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专制者的憎恨。

16、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人们的深深同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生动、有趣。 抒情散文安塞腰鼓 ,文章是我国现代作家刘成章的作品。课文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放的性格。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此外课文的语言十分有特点,既有浓郁的西北地域特色,又与腰鼓舞蹈的风格非常协调,我们备课组一致建议要在教学时多引导学生充分朗读,并在次基础上,结合看图,看录像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去感受安塞腰鼓给自己的强烈的震撼,从而带学生走进文本,融入文本,和作者一起去领略安塞腰鼓扑面而来的激情。再说安塞腰鼓是产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