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尘-苏州园林的命名艺术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533341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童尘-苏州园林的命名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童尘-苏州园林的命名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童尘-苏州园林的命名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童尘-苏州园林的命名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童尘-苏州园林的命名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童尘-苏州园林的命名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尘-苏州园林的命名艺术(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苏州园林的命名艺术童尘 2007 年秋于苏州用莎士比亚的话说“名字只是一种符号,被我们称作玫瑰的那种花,换个名字照样芬芳宜人。 ”说得很有道理,这句话在西方绝对是真理,但是到了中国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中国的历史太悠久,文化的背景太深厚,名字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名字了,它的背后有着深远的意味。请允许我慢慢讲来。比如苏州园林,它的美,我们一般会认为假山、池水、花草树木、楼台亭榭 其实,那些美是人为雕琢的,较之真山真水的大美,稍逊风骚。苏州园林的美,美在它的美学价值? 哪些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在我看来,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园林中无处不在的各色景观、建筑的名称,没错,就是他们的名字。就

2、像我们刚刚提到了,他们的名字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园林中各色景观的名称都有独特的来历,或寄托园林主人的志向,或依托其周围环境,或借喻古语典故,或表达某种思想;名字念来琅琅上口却又回味悠长,给你带来的艺术享受远远大于环境建筑本身给感官带来的美感。我们首先先来分析各个园林名字的来历,苏州古城区珍珠般散落着十余处园林,都有着独具特色的名字。拙政园、网师园、沧浪亭、退思园等寄托了园林主人的某种理想,而留园、狮子林则表达了园林主人的一种情感。有“天下园林之母 ”之称的拙政园,在苏州古典园林中面积最大、景点最多、典故最盛;至于它的名字为何取为“拙政”,我们需要从园林第一代主人王献臣说起。王献臣明代弘治六年

3、(公元 1493 年)进士,后升为御史,因受到迫害仕途不顺,罢官后居家赋闲,作为以治家齐国平天下为己任的传统儒士而言,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他对文征明讲:“昔潘岳氏仕宦不达,故筑室种树,灌园鬻(音誉,卖的意思)蔬,以供朝夕之膳,曰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吾仅以一郡卒老退林下,其为政殆有拙于岳者,园所以识也。 ”如此看来,拙政园表达出了园主拙者为政、守拙田园、退隐林泉的生活理想。 网师园和拙政园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人将隐者分为“渔樵耕读” , “网师” 就是打渔的老翁,也是塞外的隐居高人,园林的第一代主人史正志自号“渔隐”想表达的也就是此意了。历史最悠久的沧浪亭,这种理想表达的更为淋漓尽致,北宋庆历五年(

4、公元 1045 年) ,诗人苏舜钦流寓吴中,以四万钱购得园址,傍水构亭名“沧浪 ”,取孟子 .离娄和楚辞所载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作沧浪亭记 。自号“沧浪翁”,表达了园主那清高的节操和高弘的志向。苏州吴江同里镇有一个退思园,曾被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教授概括为“江南华夏,水乡名园”, 被余秋雨先生推崇为“苏州园林最美者” ,由于地处偏远所以名气不如苏州市区的园林大。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年间,园主任兰生,曾任安徽凤颖六泗兵备道,是一个三品武官,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因贪污被参,革职还乡后巨款建造了这座私家园林,退思二字取自左传中的一句话:

5、“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有退则思过之意。和以上园林不同的是狮子林,狮子林又称“师子林”,这是座寺庙园林,是元代僧人天如禅师为了纪念他的恩师中峰禅师所建,师就是老师的意思了。同时园林内假山奇石众多,状如狮子,乾隆多次到园中假山迷宫中游玩,御笔“狮子林” 也就不足为奇了。还有和拙政园同为中国四大园林的留园(其它两个是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为何单字“留”,园主盛旭人(光绪年湖北布政史)整理园子时发现一块石碑,上书“长留天地间 ”,历经几百年的战乱,留园依然完整的保留着,仿佛有老天爷在冥冥中保佑一般,故称留园,盛旭人当然更希望留园能永远留在盛家手中。类似的命名艺术不仅仅体现在园林的命名上,在园

6、林中的各色景观、建筑、匾额题名中比比皆是,其实细心的朋友都能发现,其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寓意。最简单的就是按照周围环境来命名的,如留园中的“绿荫轩”和“闻木樨香轩”。 “绿荫轩”是留园欣赏春景的地方,在轩旁有一棵老榉树一棵老枫树,它们的枝叶象两把大伞遮住屋顶,故名“绿荫轩”,明朝高启也有诗云“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 ;从绿荫轩往前过明瑟楼登曲廊继续向前就到了“闻木樨香香轩” ,木樨就是桂花,也是苏州的市花,轩旁四周遍种桂花,这里是观赏秋景的地方。每年仲秋时节,坐在这里,身旁丹桂飘香、天上明月高悬,静静的听着琴声、望着月影在水中随风荡漾,桂花的香味沁人心脾.观赏秋月还有一个好去处,就是网

7、师园的月到风来厅了,它的位置和闻木樨香轩一样,在池水的西侧,此亭三面环水、六角攒尖。宋人邵雍有诗云“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短短十个字,将中秋时节月、水、风组成的美丽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为什么说这里是观赏满月的最佳之处呢?因为在这里可以看到五个月亮,哪五个?天上、水里,月饼算一个,酒杯中有一个,还有一个在哪呢?原来亭中有一面大镜,平时将园中美景映入镜中,中秋时节便将天上的、水里的、园中的美景聚为一体,人身在亭中,却可以与秋风相邀和明月对饮,何等的酣畅淋漓?菰雨生凉轩是退思园东园水池东南侧的一处临水小轩,据说轩名取意于清朝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彭玉麟所书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平波

8、”之句意。菰雨生凉轩周围芭蕉漾绿、芦苇摇曵、棕榈摇翠,微风徐来,绿浪起伏。飒飒之声,委婉抒情,使人心旷神怡。夏秋季节,轩内凉风习习,荷香阵阵,为纳凉避暑之绝佳之处。除了按环境命名之外,最常见的当属直借了,也就是直接借用古人的诗词歌赋。比如“兰雪堂” ,这个拙政园东园入门处的第一个建筑,“兰雪”二字就是取自李白的诗词 “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 ”园林主人将自己的人格比喻成兰花一样高雅、白雪一样纯洁;网师园中的“竹外一支轩”,取自苏东坡 和秦太虚忆建溪梅花诗:“ 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留园中池水南侧的主建筑“ 涵碧山房”,取自宋朝朱熹的“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 ,涵形容水的连绵不

9、绝多,碧形容水的清澈如玉,将留园的建筑和池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涵碧山房旁边的“明瑟楼”则取自 水经注 ,中有“ 目对鱼鸟水木明瑟”的说法,意思是说用双眼欣赏大自然的花鸟鱼虫、水石林木,多么惬意啊。比直借含蓄、高明的就是意借了,建筑景观的名字不是直接取自诗词典故,而是从典故中提取而出。比如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它坐落于拙政园中园的中心位置,四围广植莲荷,夏天盛开的季节,阵阵花香飘到堂内,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独白“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香远益清,远香堂就是这个意思了;留园的曲溪楼更有意思,晋朝有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

10、这个墨宝本身就是一篇风格轻快、寓意深刻的经典散文,王羲之写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 “曲溪”二字由此而来,可以看书园林主人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书圣的敬仰之情.最妙的还不在这里,我最喜欢的一处题名是明瑟楼下的“恰航”二字,拙政园的香洲也有这两个字,为何称“恰航” 呢?杜甫写过一首诗“秋水方添四五尺,野航洽受二三人。 ”秋天来了,天气凉爽多了,一场秋雨给湖泊添了四五尺的新水,三两个知己好友坐着小船到水中漂游,忘掉所有的烦恼和忧愁,是一件多么舒畅的事情啊。苏州园林景观命名文化背景深厚,很大一部分是运用了暗喻或意指的手法。比如燕誉堂,它是

11、狮子林的主厅,也是婚宴主宴客处。是一个状似鸳鸯的建筑,高敞宏丽,富丽精致。为什么取名燕誉堂呢?诗经中有“依彼平林,有集维鷮。辰彼硕女,令德来教。式燕且誉,好尔无射”。射(读易而非设):厌弃的意思。 郑笺:“射,厌也。誉:通“豫”,做欢乐讲。 我们将这一段话译成白话文就是:平地树林多茂密,长尾野鸡树上栖。漂亮姑娘及时嫁,带来美德好教益。一起宴饮多欢乐,永远爱你不厌弃。所以燕誉就是安详、快乐、幸福的意思,代表着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在留园中有一个鸳鸯厅,它有一个很优雅的名字“林泉耆硕之馆”,乍听上去很怪,其实又有很深的用意, “林泉”就是山林泉水,意指休息游玩之处, “耆” 年老的意思, “硕”暗

12、指博学、有名望,连起来就是德高望重的社会名流聚会休息的场所,可谓意味深长。拙政园有小沧浪,网师园有濯缨水阁,典故和沧浪亭的名字一样,都取自屈原楚辞渔父 ,文中渔父劝屈原明哲保身,一篇非常精彩的对话,忍不住和大家分享: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

13、。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沧浪的水啊,你如果干净呢,我就洗洗帽子上的丝带,去做官也无妨;如果你混浊了呢,我就拿它洗洗脚吧。这里,屈原将沧浪比喻成朝廷。所以后人多用濯缨表示避世隐居或清高自首。留园池水中央,有个小岛,名“小蓬莱” ,司马迁在史记中讲渤海之中有三座神山:瀛洲、方丈、蓬莱,山上有神仙,还长有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曾经派徐福出海寻药,并在宫中叠造三神山;从此之后,三神山也就成了历代建造园林的常用题材了;小蓬莱东南是“濠濮亭”濠和濮均是水名,这里又有一个典故, 庄子 秋水中

14、有一个十分有名的故事,原文如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这个故事本身所阐述的哲学辩证思想我们不去探究,我们只看庄子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羡慕鱼的自由自在。 秋水中还有一个故事: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

15、“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什么意思呢,庄子说宁愿做一只自由自在的活乌龟,也不做被人供奉起来的死乌龟。在孔孟之道的约束之下,身心疲惫的古代文人仕大夫内心深处更喜欢那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精神追求,所以庄子的这些隐逸思想在园林中被广泛的运用也就不足为奇了。笔者一直认为美是一种主管感受,即使你说我唯心主义我也始终保留我的观点。或许园林景观的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一个深远的名字,能在无形中为园林景观增添了几分美感和品位。作者简介企业家导师中华堪舆新秀80 后国学应用代表河南日报特约撰稿人河南省国学促进会副秘书长童尘老师自幼浸淫中华传统经典,师从易学大家邵国轩(康节公嫡传子

16、孙,邵氏风水第 26 代掌门) ,取儒、释、道、易、兵、医各家所长,独创国学 360 度和谐经营、员工成长、销售管理系列课程。近年来全力研习中华传统风水,领略中国山川、名胜、古典建筑,参悟天地之大美;纳各派堪舆精妙,结合当代流行元素,创立时尚健康人居堪舆法 。提供以下服务:1、 企业系统培训:多维销售系列课程、 国学 360 度管理系列课程、员工入职与成长训练、企业发展规划设计等。2、 企事业单位各项会议服务:通过国学、礼仪、风水、亲子教育、婚姻经营等讲座,帮助企业服务顾客,提高企业知名度、美誉度,直接间接促进公司业绩增长。3、 风水咨询:城镇规划、厂房选址、办公布局、住宅改造、室内装修、催财催官等。联系方式 QQ:88566402 手机:133840357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