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设计指导意见(讨论稿)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32771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设计指导意见(讨论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设计指导意见(讨论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设计指导意见(讨论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设计指导意见(讨论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设计指导意见(讨论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设计指导意见(讨论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设计指导意见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设计指导意见( (讨论稿讨论稿) )桐庐县教育局教研室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人文性很强的综合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历史与社会作业是学生历史与社会学习能力、素养培养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的一个重要渠道。优秀的历史与社会作业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对历史与社会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改前,长期以来作业只是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有些作业机械重复、单调封闭,消钝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遏制了学生的发展。整齐划一的作业所培养出来的学

2、生千人一面,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和探究欲望,明显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窒息了作业应有的生命力。对此新课程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与能力。根据这一新课程理念,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特提出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设计的指导意见。一、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一、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一一)基本原则:基本原则:1、紧扣目标,体现实效性原则:实效性是作业设计的第一要求,是布置作业应该追求的第一目标。针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实际情况和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要精心设计

3、和精选适当的作业(尤其是书面作业),每道作业题的设计都要具有针对性,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作业真正成为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益的重要环节。2、分层设计,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社会学科作业要从学生的实际(包括知识水平、生理和心理特点等)情况出发,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所任班级学生的差异,设计作业时,教师应考虑各种层次的需要,安排一些弹性题目供学生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做题,既保证优等生吃得饱,又使学习困难生

4、吃得了,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不同层次的训练,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3、形式多样,体现开放性原则: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下,开放性作业的设置,其目的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社会学科的开放性作业可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内容方面,既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知识范围,也可以不局限于师生的现有知识视野;形式方面,针对不同的内容与功能,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常规性作业,以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和创新意识为主要目标2的探究式作业,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各种活动性(实践性)作业(如辩论、小论文、历

5、史小报、历史剧、制图、模型制作、 、谜语、社会小调查)等等。思维方面,可以设计一些思维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注意引导,尊重学生的探索,不要轻易否定。4、重“质”轻“量” ,体现“高质轻负”的原则:作业设计,量不在多,但求精练,更在于做的质量。根据社会学科的实际情况,作业设计上尤其要重视“少而精”,注意“求异略同”,避免重复性作业,通过老师精心设计的作业,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 (二二) )社会学科作业设计注意以下要求:社会学科作业设计注意以下要求:1、关于开放性作业设计时注意创新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社会学科的作业设计既要有创新意识,更

6、要避免创新就是“求异、求奇、求怪”的片面认识,不能为追求表面的“创新”而忽视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如涉及历史内容的作业设计应该符合历史事实和历史发展规律。2、作业的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注意趣味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社会学科的作业设计时不能因为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一味追求灵活、趣味的形式,而忽视其实效性,在追求灵活多样、生动趣味的同时要注意围绕社会学科的课程标准目标,突出重点。3、社会学科的设计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教师充分分析学生实际情况时,应注重立足于学生的差异和层次不一的现实,对相关教辅材料要做好筛选整合。既关注作业所体现出的共同问题,又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应完全局限于答案的唯

7、一性,更要关注学生作业的过程,使所有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愉悦感 使作业成为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环节之一。4、作业的设计要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重中之重,作业的探究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社会学科作业设计时既要体现基础知识的落实,更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注意作业的启发性和思考性,作业的设计要避免简单重复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要注意知识的运用和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作业设计,总之作业的设计在内容上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有一定的综合性。5、社会学科作业应体现其社会性,要紧密联系实际历史与社会学科本身就是一门贴近社会的

8、学科,根本上是为生活、为现实服务的。所以社会学科作业的设计应该与现实生活、与社会联系起来,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使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融入社会。6、作业设计要注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设计作业时在体现创新意识的同时也要注意科学性、严谨性,使作业具有可操作性,不能为追求表面的“创新”而忽视科学性和严谨性,导致难以操作。此外,作业的设计一定要注意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要做到少而精,避免机械性的重复作业。3二、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设计的基本类型二、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设计的基本类型( (一一) )从作业达成的目标看,分知识、能力与方法、情感价值三类从作业达成的目标看,分知识、能力与方法、情感

9、价值三类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目标的分类表述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历史与社会学习的三大目标,作业作为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形式,在设计时应该考虑不同目标类型的题目。一份作业中可以包含三类目标,也可以侧重某一、二类目标。1、知识类作业:主要侧重于历史与社会学科基础知识的再认与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2、能力与方法类作业:主要侧重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3、情感价值类作业:主要侧重于历史与社会学科所渗透的情感因素,感染学生的情操,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二二) )从作业呈现的形式看,分书面和实践从作业呈现的形式看,分

10、书面和实践( (活动活动) )两大类两大类1、书面类作业:通常指与教材配套的学校统一征订的教学辅助资料,如作业本 、 同步练等,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主编制的作业。此类作业对于巩固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学科思维、提高解题能力等有着重要作用,是学生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1)书面类作业从题型上一般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型,非选择题的题型又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如填空题、读图填图题、连线题、改错题、表格题、材料分析题、知识结构整理题等。 (2)书面类作业从完成时间上一般可以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后复习作业,课后复习性作业的思维层次一般要比课堂作业略高。(3)书面类作业从完成要求上可以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

11、,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等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部分题目来做。2、实践(活动)类作业:如果说书面类作业其功能主要以巩固学科知识、训练学科思维与能力为目的,那么实践类作业功能更为丰富,它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培养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环境意识等现代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实践类作业的表现形式多样,如搜集资料、制作小报、辩论、小论文、历史剧、制图、模型制作、谜语、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类作业耗时多,一般情况下放在周末或节假日,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

12、行。( (三三) )从作业的内容、功能上看,分巩固和拓展两大类从作业的内容、功能上看,分巩固和拓展两大类41、巩固型作业:知识是思维和能力的载体,如果学生连基本的学科知识都没能掌握,怎么谈得上运用呢?因此,我们布置的作业必须有一些是以巩固基础知识为目的。巩固型作业的设计不能脱离教材的基础知识,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必须让学生感到有话可写,所运用的知识能在教材上找到依托或间接反映。2、拓展型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拓展型作业布置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作业的设计可以更具灵活性和开放性。三、关于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评

13、价的意见三、关于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评价的意见针对传统教学的不足,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形成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意识,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历史与社会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评价的目的应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的自主发展与人格完善创造条件。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对学生评价的改革主要目的也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表现,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和成长起来。因此,对社会学科作业的评价提出以下几点意见:1、作业的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继续学习,而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简单肯定或否定,从这个意义上说,评价的着眼点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和提高,所以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针对社会学科的特点,要重视对开放性作业(实践活动类作业)的评价。3、评价不要搞简单的“一刀切” ,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评价,特别是关注学生的个性评价。4、在评价机制中,教师不是唯一的主体,学生本人自评、同学之间互评以及家长的参与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形式,特别是要重视学生自主性的自我评价,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00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