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语文教学艺术的生1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32761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是语文教学艺术的生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新是语文教学艺术的生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新是语文教学艺术的生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新是语文教学艺术的生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新是语文教学艺术的生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是语文教学艺术的生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是语文教学艺术的生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创创新是新是语语文教学文教学艺术艺术的生命的生命曲靖市麒麟区教育局 李丁贤摘要语文教学艺术是教师富有审美价值的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创新是其主体和灵魂。教师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教方法,培养能力,赋予语文教学以生生不息的艺术活力和清新美感。关键词创新 语文 教学艺术 生命创新教育的本质在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流畅性,并以此为核心,创新教学将在整个教学中系统地对传统教学作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规律及原则、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评价等。具体地从课堂教学上看,创新教学的教学关系体现为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学的启发性、学生思维的自主性智力活动的

2、多边性,班级管理民主化,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局限于求知范畴,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师生处于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文教学艺术是教师富有审美价值的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创新是其主体和灵魂。执教者应弘扬敢破敢立,敢为天下先的创造精神,不为现有教材、教参、教法、模式所困,而通过一定的筛滤、选择、重组,赋予语文教学以生生不息的艺术活力和清新美感。一、研悟教法、学法一、研悟教法、学法教材、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三要素,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据。艺2 2术地处理教材就必须在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融入执教者独到的领悟和见解,把

3、教材内容转化、优化为教学内容,并富有创意地呈现给学生,从而使教材、教师、学生巧妙地组合成生气洋溢的动态结构,这是语文教学艺术表现的起点和关系。1、独具慧眼、独具慧眼寻寻点。点。这里所指的“点”,一是语言训练点,有重点训练和常规训练两种。小学低年级主要是词句、朗读、说话训练,中高年级既有段和篇的重点训练,也有词句、朗读、说话这些常规训练。二是思维引发点,或发掘疑难点、貌似予盾点,形成有价值的课堂冲突,让学生深思、明辨;或在貌似平淡无奇处投石激浪,引发思考;或在见仁见智处组织辩论。三是德育美育渗透点,这些“点”,有的教材已通过各种途径加以提示,更多的是依靠执教者自己去寻找。这就要求执教者苦练内功,

4、独具一双洞察秋毫、明辨真伪的慧眼,能在课文中披沙拣金,使“点”定得准,定得巧。 泊船瓜州有“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如何确定语言训练点?因王安石选用“绿”字的故事是尽人皆知的千古佳话,故把“绿”字作为训练点,便是几乎所有执教者理所当然的选择。而特级教师孙双金却独出心裁地还将“又”字作为训练点:“又”能否改为“已”或“正”?诗人为何选用“又”字?:“又绿”是“再一次绿”,表示时间过去了一年又一年,诗人离家已经很久了,应该回去看看了。从而,深蕴于字里行间的缕缕乡愁便涌动纸外,触手可及。 “又”不仅是迅速升堂入室领悟诗句情感的一把锁钥,而且,这“又”字所表示出的“离家久,更该还”,上承前面两句“京口瓜

5、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所表示的“离家近,应该还”,下接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家切,何时还”,就像一条纽带使全诗上下贯通,境界全出。以“又”为训练点,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诗句领悟的深度,又使教学过程紧扣主线,不枝不蔓。2、不拘一格穿、不拘一格穿线线。 。这里所谓的“线”也就是能够贯穿所有“点”的纲,可3 3以是题眼或文眼,也可以是行文或其他能够牵动、辐射全文的关键词句、片段,它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领”,是登堂入室领悟课文的“枢纽”和“锁钥”。教同一篇课文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如,教凡卡一文,许多教师在学生初读后,让他们分别找出写信的情景、书信的内容,联想到乡下生活,然后各个击破

6、,显得眉目清楚。不少教师以凡卡写信时的三“看”、三“叹”为切入点,牵藤取果,纲举目张。这两种处理自有其长,但一味穿旧鞋走老路,因袭前人、他人或自己的旧做法,势必扼杀课堂的生命,唯有独树一帜,不落窠臼,才能有盎然的生机。要做到教材处理别出心裁,常教学新,执教者必须精研课文,入境悟情,沿着思考的阶梯把握教材的体系和编者的意图,走进文章的生命和作者的心灵。 “其进愈深,其见愈奇”, “思之,思之,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将告之”。这“鬼神将告之”就是顿悟,就是对教材有了新的感受,对“点”与“线”有了新发现,从而使教材的处理焕发出全新的光彩。二、教二、教给给学学习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只

7、有自主学习,才能够真正体会学习过程的创造性,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养成创新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多维立体的学习方式中发展智能,捕捉和筛选有用成份,为我所用。如国内外倡导的“问题教育法”、引导发现法、研究发现法等都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再见了,亲人一课 13 自然段,不但思想内容一致,结构也大致相同,有的老师根据文章的这一结构特点,运用迁移规律,设计了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 “练”、 “用”三步曲。第一自然段的“学”指名朗读,思考:(1)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2)在此事之前后各写了什么内容?照这样看,可以分为几层意思?2、围绕“雪中送炭”和“唯一”默读课文,深入思考课文内容。3、有感情地朗

8、读课文。4、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第二自然段的“练”:(1)学生各自读课文,4 4要求按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 (2)学生默读课文,提出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体会情感。第三自然段的“用”:(1)布置任务(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按学习方法完成这一段的“结构内容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2)检查学习效果(按要求学生汇报三个学法过程的成果)。这一教例的显著特点是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学”、 “练”、 “用”的学法指导“三步曲”。教给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自学实践,既能让学生感到独立思考获取新知的快慰,提高自学信心,又能使学生逐步掌握创造学习方法,懂得自读自悟,提高自学能

9、力。三、三、营营造交流造交流环环境,养成境,养成协协作能力作能力与人协作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能力,要从小培养。有计划地组织交流讨论,构成信息多向传导网络为学生提供思维碰撞的环境,在个体思考的基础上合作,集思广益;在激烈的争辩中比较、选优,让个体心智在集体智慧中得到发展,让个体之间的协作能力在交流讨论中得以养成。 “教”与“学”是一个交感互动的动态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取决于有效的交往”,多向交往课类型,为学生交流讨论、养成协作能力提供了发展环境保证,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情感,创造性思考探索,提高智力活动水平。教学打碗碗花一文,在学完课文之后激趣:学完课文你知道了打碗碗花不打碗,假如“

10、我”和外婆再次经过水渠边的草坪时,我会怎么做怎么说,外婆又会怎么做怎么说。引导学生俩俩结对创造表演各种情景,于是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的“角色对白”中,协作能力得到了增强。教学田忌赛马的“曲径通幽”:孙膑对第二次比赛的胜负成竹在胸,要是齐威王也调换马的顺序呢?依我看,第二次赛马获胜只是侥幸,孙膑也不善于谋略。这时学生面面相觑,思维处于停止状态,而内心又急于知道答案,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再读再思或独思,或讨论,异常激烈。接着,让学生阐明观5 5点,陈述理由,其于学生可以驳可补充。于是,说的同学尽量丰富语言内涵,并使自己陈述理由更为严密,让人信服;听的同学听得十分专心,以求发现对方语言上的漏洞,

11、此二者均可发展和满足学生自我完善的心理需要。讨论交流后一致定论,齐威王第一次赛马获胜后, “洋洋得意”、夸耀、讥讽、轻蔑的神态告诉孙膑,这样一个“利”令智昏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因而,孙膑善于观察,精于分析,善于谋略,胸有成竹。在这样多向交往的特定氛围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人格、协作能力得以培养。四、四、寻寻求求变变式式训练训练、增、增强应变强应变能力能力变式训练就是将语言材料任意分解、组合,改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长期坚持,学生的应变能力就会在这种特定的训练中增强。而在现实的情境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学生对教师的语言训练缺乏热情,兴趣不浓,应变能力也较差。究其原因,是范围太窄

12、、类型太小、设计不够讲究、方法不灵、形式少变所至。要改变这种现状,老师应站在创新教育的高度,整体着眼,力求训练形式多样,有吸引力,一题多练,一练多得,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变通能力。如低年级训练“四素”句,可随意调换“时、地、人、事”顺序,将原句分散组合成几个新句。例如:“王献之每天清晨在小花园练字。”(人、时、地、事)一句,可以改写成“每天清晨,王献之在小花园练字。 ”(时、人、地、事)等句子。通过这样变式训练。学生不仅对一个完整的“四素”句很容易把握,而且更为重要的应变能力在变式中得到了增强。五、合理运用五、合理运用现现代教学技代教学技术术随着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进程,语文教学的方法、手段不断得到

13、丰富和更新,现代多媒体手段等“他山之石”的借用,更为语文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呈现出一派喜人的崭新气象。然而,方法、手段从发展的角度看虽然6 6层出不穷,但在一定的阶段里并非无穷无尽。追求新的方法、手段固然是创新,在教学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也不言而喻,但对广大教师而言,创新不在于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方法、手段,或挖空心思地运用最新的方法、手段,而在于潜心寻求现有的方法、手段的最佳组合,从中产生新意和美感。方法、手段的最佳组合,要求运用时做到:得当。一是方法、手段要服从于教学目的,当用则用,尤其忌讳不顾目的而只是把现代多媒体等手段作为一种摆设,肆意炫耀。二是方法、手段的选用必须适合于教学内容,与文体、文章的特点相合,与课文的感情基调相应。和谐。各种方法、手段,如,音响与音响之间,画面与画面之间,彼此协和,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以产生和谐共振之效应。适时。各种方法、手段的运用要与教学流程相适应,它们组合的时机也要周密计划,精心安排,唯如此,方能获得共振与合力。参考资料: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李伯棠著,安徽教育出版社现代文阅读分析示例,上海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