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正答辩个人工作总结_1.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532631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正答辩个人工作总结_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转正答辩个人工作总结_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转正答辩个人工作总结_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转正答辩个人工作总结_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转正答辩个人工作总结_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正答辩个人工作总结_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正答辩个人工作总结_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正答辩个人工作总结转正答辩个人工作总结转正答辩就是给领导和人力资源展示一下近期的工作成果,所以日常一定要做的出色,成果能够拿的出手,不能让人印象深刻,也要让人眼前一亮,至少要看着舒服。本文为转正答辩个人工作总结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范文一转眼间我进入公司已三个多月了,很高兴我能加入一个创业型的公司,更幸运的是我所在的团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团队,在这三个月的过程中,我得到过很多老员工的帮助,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在熟悉公司业务方面给我了很大的帮助,非常感谢我的上级领导能给我在不同阶段分配不同的任务,让我逐步地对我们的项目有了深入的了解,还有感谢这三个月中给我提供很多关心和帮助的兄弟们。回

2、想起来,刚进公司的那天好像就像发生在昨天,因为每一天的工作都让我感到很充实,时间也觉得过的很快,以下是我从三个阶段对我的工作进行总结。第一阶段:了解公司,熟悉公司业务和天威项目的具体业务。刚进公司的时刻,主要是了解公司一些业务和整个广电行业的一些知识,同时也开始熟悉天威项目的设计文档,根据现有的 CMS 客户端熟悉 CMS 系统的业务知识,这个阶段大概持续了半个月的时间,没有具体的工作输出,只是熟悉业务,同时也总结了自己许多不明白的问题,这个过程为后面的工作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第二阶段:参与天威项目 BO 开发团队内部的测试工作。经过半个月磨合和熟悉,团队领导开始交给我做实际的工作任务了,开始参

3、与天威项目 BO 开发团队内部的测试工作,我完全以用户的角度去测试系统,这个过程中一共发现和记录了 112 个 bug,其中大大小小的问题都有,从领导的安排目的来看是想到达两个目的,一、让我更深入熟悉系统业务,二、发现系统的问题,我觉得这两个目的应该是都到达了,通过测试,自己确实对 CMS 系统有了充分的了解,对基本的业务到达了非常熟悉的程度,由于系统不是自己开发,所以思维也是比较放散,也发现了许多的系统问题和一些设计不合理的问题。第三阶段:参与项目实际的开发工作。进入公司一个多月的时间后,开始参与开发工作,主要负责将 CMS 提供给 EPG 访问的 EJB 接口改为 WebService接口

4、,在以前的工作中我并没有使用过 EJB 技术和WebService 技术,但是我觉得自己对这个任务的完成还是满意的,因为我觉得自己是很用心地在完成这个任务,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不想我的上司为我负责的任务花费太多的时间,在那段时间他真的是很忙,压力很大,所有问题都是先找他确认。上述任务完成后,参与 CMS 系统的一些 bug 修改和系统优化。范文二转正答辩是公司试用期员工转正管理中设定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试用期员工转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试用期员工进行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新员工入职后满足转正条件的均可申请转正,经部门领导同意其申请后,便进入试用期员工转正答辩环节,答辩环节结束后由人事部开

5、始走转正审批流程,审批流程结束则代表转正手续结束。对这项工作的认识正式接触人事工作将近一年,在这段时间里试用期员工转正成了我人事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每个月及时安排试用期员工的转正答辩事宜,截止目前共完成办理 40余名新同事的转正,在办理这些转正事宜的过程中,我对这项工作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对公司各部门有了更多的了解。一、这是一份有生命的工作转正答辩和其他工作一样,就像每月的例行事务,有固定的工作流程,每个月都会有试用期员工需转正。将近一年的接触,我对这项工作的感觉是可以交流沟通,有生命的工作,相比其他工作而言,它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活力。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开始喜欢上了这项工作

6、。首先,这份工作让我对公司业务,及各部门各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工作职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虽然不能说的很全面,但从试用期员工的述职中,我能大致了解到该员工(或该岗位)大致的工作内容,譬如,设计师,成本管理,以及项目公司的工程师岗位,招商以及文化公司的文化研究等岗位的工作内容,都是通过新员工的答辩述职中学习了解到的;其次,从员工的述职过程,我能看到他们身上的很多优点,同时也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身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他们工作的思维模式及对工作的专注度和执着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例如本月刚进行转正答辩的几位同事,投资副总李磊,招商经理洪强,信息专员张三,虽然部门岗位职责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不论什么

7、工作什么岗位都需要自身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才能进步,同时他们对工作的热情积极主动,以及演讲口才都是值得我学习进步的地方。当然,能和公司新同事一起见证他们正式转正的时刻,本身就是一件很开心很幸运的事情。虽然是同样的例行事务,固定的流程手续,但每一次转正,无论是对试用期员工,部门,还是在场的每位同事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审视,一次坦诚的沟通,每次的转正都各具特色,他可以让每一个人从中收获各自所需的东西,所以我把它理解成一份有生命力的工作。二、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工作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了员工试用期的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他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识别优秀的员工,作为招聘甄选环节的补充,另一个方面也可

8、以帮助新员工尽快渡过磨合期,真正融入企业,产生期望中的高绩效。刚开始我以为这只是一种形式,走过场,但经过几次转正答辩我很快地纠正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我切实体会到了转正答辩存在的意义,也懂得当时顾总对我说的公司传承的东西我们不能轻易去改变,除非你有更好地想法,否则他肯定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首先,这是一个比较正式的沟通机会,而且是作为转正的必经程序,所以员工都比较重视这次答辩会。通过回顾试用期期间几个月的工作,总结自己的得失,也会是一种显著的进步。部门领导也可借此机会,总结;其次,在这个场合,大家都比较坦诚,对做得好的地方予以肯定,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期望,新员工谈谈对公司对工作的感受,让人深受感染

9、,这是一个团队氛围的体现,或许潜移默化中也是公司文化氛围的体现。例如,有同事在转正时说刚进公司,感觉公司的氛围特别友好,部门同事间关系也很融洽,也有一些同事提出公司的 OA 报销流程需要改进,需要加强公司文化建设等等建议,这些对公司的进步发展也是弥足珍贵的。转正答辩情况小结虽然试用期转正答辩会也许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决定一个员工是否会转正,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在试用期过程中以及答辩会前,我们都已经得出他是否该转正的结论,但即使是作为一个形式,也有它存在的必要性,那就是管理沟通的机会。这种沟通的机会也可以理解为它是公司的一个窗口,员工以及公司双方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出自己的要求,以求更好地完成工作

10、。在进行转正答辩工作安排跟进的过程中,我做了一个大致总结,具体内容如下:一、试用期员工平时的工作动向在答辩中每个试用期员工都会对自己 6 个月的工作进行总体的回顾及总结,在他们述职的过程中能看出很多新员工到职后基本能适应各自岗位的工作,从答辩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公司的带教人及部门领导对新员工平时的工作都做了一定的要求,而且新员工入职后工作主要是和带教人接触,带教人和新员工平时的沟通也比较多。譬如,利坤项目部土建工程师的答辩中,能看出袁总平时与下级员工的沟通很多,而且要求很明确,从中也能看出领导对新员工的一个发展及培养方向。二、对公司提出建议在答辩的过程中,收集到了很多新员工提出的建议,总结出可归纳

11、为以下几点:1、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公司员工关系的管理,增强新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几乎有过半数的试用期员工提出了这项建议,因为新员工进来感受不到企业的核心价值,也没有感觉被浓厚的企业文化渲染,甚至有部分新员工在试用期答辩时还没弄清楚公司的组织架构及组成部分,这些很难加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部分同事也提出可以多组织公司的员工活动,这样不但可以增进不同部门间同事的了解,也可以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2、适当丰富各部门各条线的专业培训资源。这也是每位新员工提出的建议,也许 13 年的学习年让公司形成了很好的学习氛围,各新员工都很热衷于学习,力求扩宽自己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在更好地做好工作的同时

12、也提高了自己;3、公司 OA 流程的完善提升,这项意见也是很多员工在答辩时提到的,OA 系统和每位部门员工的工作息息相关,在提建议的时候主要是认为 OA 系统的报销流程过于繁琐或复杂,不过这些在提出时,公司也尽可能地进行了调整,如公司之前实行的出差报销流程。当然其他还有涉及考勤,薪酬,激励等方面的意见。我很认可这项工作,认为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当然,这也需要部门负责人(带教人)对此加以重视,因为这的确给员工及部门负责人(或带教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也给新员工提供了一个很好信息窗口,他们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论对错,都会有人做解答,如果部门负责人也带着走形式的心态,或许这项环节就不可能最大限度,个人认为如果转正答辩能和员工培训,以及员工晋升考核等方面结合,例如在现有的答辩审批表上增加一些答辩过程的打分项,以及记录答辩的一些重要内容,那转正答辩环节的重要性或许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更能引起公司同事的重视。当然,公司领导层对答辩环节总体还是较为重视,至少在答辩的过程中他们能给员工提出中肯的意见和要求。以上是我近一年对转正答辩的愚见,也是对这项工作的一个小结,如有因个人能力局限导致见解不够全面或偏见,还请领导指点!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