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正负数说课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32274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正负数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活中的正负数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活中的正负数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活中的正负数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活中的正负数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正负数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正负数说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负数正负数说课稿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生活中的负数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整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正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认识正负数打下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系统认识了整数、小数和分数,由于生活经验,可能已经知道了负数的存在。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体会负数的意义,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的难点则是体会正、负数的意义,并能初步比较大小

2、,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关键就是通过直观抽象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使知识得以完善。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2)过程与方法: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 0,并能初步进行大小比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集合、数轴、无限的思想,并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感悟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感悟负数的意义及 0 的内涵。 二、设计理

3、念:二、设计理念:(1)体现数学知识形成的逻辑性。本节课我让学生在记录一组信息时,强烈感受到仅仅用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能清楚地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了,于是体会到了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感受符号化的思想,体会到数学的简洁性。同时通过生活经验的感知和内化,理解了负数的意义,又沟通了正数、0、负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形成完整的结构。这样的知识形成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数学知识和思维的逻辑性。(2)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可见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多密切。本节课我先让学

4、生举一举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负数,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然后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比如在温度中体会到负数刚好是与正数相反的,同时通过温度计的展示使“0 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这一道理清晰地建立在学生脑海中。(3)体现数学知识结构形成的严整性。本节课我是将“正负数”这一节内容有效进行整合,在一节课内使学生对正负数知识结构有了一个系统的形成和完善。我认为既然本节课让学生认识了负数,就应该尽可能地在一节课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升华,而不是零零散散地将它放在下节课再进行完善。因此我通过集合圈、数轴、区间、无限等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5、。(4)体现数学知识中精神渗透的人文性。数学知识中如果能有效结合教材实际对学生进行精神和思想教育,那就更体现数学教学的人文性了。本节课我就结合了负数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负数的渊源历史对学生渗透了思想教育。三、教学程序: 课前谈话:1、 “相反”游戏(为渗透正、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意义做好铺垫)2、“鸿沟”典故(课件播放典故)(通过生动的故事、直观的图片,为理解 0 是正、负数的“分界线”做好铺垫)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通过记录相反意义的数量,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 1、下面老师说几件生活中的事,请同学们记录相关信息。要求:简明扼要,能看懂,记录时可以使用文字或者符号。 2、师叙述,生

6、记录: 足球比赛,中国队上半场进了 2 个球,下半场丢了 2 个球。 四照园小学 2006 年,四年级共转入 15 个学生,五年级共 10 个学生。 小明的妈妈做生意,三月份赚了 6000 元,四月份亏了 2000 元。3、反馈学生记录情况,集体讨论。 (1) 2 15 6000 2 10 2000 (有什么看法?) (2) 进 2 四 15 赚 6000 丢 2 五 10 亏 2000 (能不能看懂?他是用简要的文字来记录相关信息的。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3) 2 15 6000 2 10 2000 (这样的方法怎么样?为什么?) 想一想:自己用的符号只有自己能懂,而我们的记录是要让人交

7、流的。怎样才能让我们大家都明白?还有没有别的表示方法? (4) +2 +15 +6000 -2 -15 -2000 请把你的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种方法好吗?好在哪?这个同学借用了数学中的“+”“-”,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记录。 其实他用的符号跟数学家规定的一模一样。现在人们常用这种方法来区别两个相反的量。(本环节通过(1)只记数字(2)写文字(3)记负号(4)记正负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明白仅仅用数已经无法区分表示相反意义的一对数量了,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自然地引入新课。)5、出示史料,进一步了解负数的历史。 同学们今天认识到的负数,2000 多年前在我国就开始应用了

8、。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通过这段介绍,你有什么感想? 同学们也很聪明,这么快就想出了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的有关数据。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了解关于负数的史料,增强民族自豪感。】(二)借助生活中的例子,初步感知正负数。1、回忆自己见过的负数。【设计意图:预设学生会说出很多,如:天气预报中用负数、计算器中有负数、电梯、股市、存折、比赛中、账单上、冰箱中、从现场教学来看,大多数学生对天气预报用到负数、计算器中会有负数是比较熟悉的,对其它方面了解得比较少。】2、正负数的读法。【设计意图:让学生会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并记录下来这样做可以把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本环节让学生

9、理解正、负数,通过课外知识的拓展,不仅让学生学得饶有兴致,还能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起来,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意义。)3、分类,界定正负数和零。师:把-155 米、+8844.43 米、+16900 元、-127 元、+15200 元、+10 分、-10 分的单位名称去掉,这些数怎么分类吗?生:-155、-127、-10 是负数类; +8844.43、+16900、+15200、+10 是正数类。师:(师板书:正数负数)-9、+2.3、0、99、0、-129、0 分别是正数还是负数?请你把它们贴到黑板的相应位置(-9、+2.3、0、99、0、-129、0 分别写在纸上,课前发给了 7 位学生)。

10、你若认为说不清楚的,就贴在说不清的下面(是贴上写有说不清的纸条)。生 1:(急切地说)0 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生 2: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师:(顺势)在黑板上点上一点,这一点表示 0 的位置,这一点不包括正数和负数,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生:是。生:0 是分界点,它比负数大但比正数小。师:(顺势)把负数、0、正数用小于号连接。你能结合海拔高度说一说你的理由吗?生:海平面看作 0,海平面以上是正数,海平面以下是负数,0是标准,所以它单独是一类。师:你们答得太精彩了。【设计意图:把数量去掉单位名称并分类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设计了这个分类的活动。尤其让学生结合温度计和海拔高度来说一说对 0

11、的认识,使教学落在了实处而不是“虚晃一枪”。】请大家展开想象,静静思考:在数轴上,0 的左边都是什么数?越往左会怎样?0 的右边都是什么数?越往右会怎样?负数、0、正数三者比较,谁大谁小?汇报,板书:负数0正数(本环节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和理解正、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意义,引导学生整理范围,使所学的知识初步得到梳理,形成知识系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负数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很好地渗透了区间、极限思想。)三、借助实例,解释应用下图中,每个小格为 1 米,小华刚开始的位置在 0 处西 人(脸朝左) 东 人(脸朝右) (1)小华从 0 点向东行 5 米,表示为+5,那么从 0 点向西行

12、3米,表示为( )米。(2)如果小华的位置是+7 米,说明她是向( )行( )米。(3)如果小华先向东行 5 米,又向西行 8 米,这时小华的位置表示为( )米。(可以用笔在数轴上试着走一走)学生完成后,汇报时课件演示第(3)题走的过程。(本环节设计了一道直观与抽象相结合的习题,学得轻松的学生可以很快通过直观图找到答案,而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在数轴上试着走一走也能解决,从而起到较好的巩固新知的作用。)四、课堂总结,知识延伸交流收获:你们今天的表现同样非常了不起!我们的祖先能够写下世界负数的历史,相信作为祖国未来主人的你们将能够改写中国数学的历史!最后,老师想送大家一句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看到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习就像今天认识的正数、负数一样,不进则退。但愿每位同学都能像逆水中的小舟一样勇往直前,早日到达成功的彼岸!(本环节通过学生的总结和对负数历史的了解,以及教师寄语,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的人文性,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祖国。)正负数正负数说课稿说课稿王光庆大庄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