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类型教学设计(备课反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31757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类型教学设计(备课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本类型教学设计(备课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本类型教学设计(备课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本类型教学设计(备课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本类型教学设计(备课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本类型教学设计(备课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类型教学设计(备课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反应四种基本类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举例分类归纳常见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方程式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组织探究活动,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讨论,归纳总结,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教学重点:1、基本反应类型的表达式及应用2、复分解反应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教学过程:一、化合反应1、定义: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2、表达式:A+B+AB3、特点:多变一4、举例:5、练习: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2HgO=2Hg + O2 223222 )(OHCaCaOB、CaCO 3+2HCl=CaCl2+H2O+CO2C、

2、C 2H5OH+3O2=2CO2+3H2OD、C+O 2=CO2 二、分解反应1、定义: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2、表达式:ABA+B+3、特点:一变多4、举例:5、练习: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S+ O2 = SO2B、Fe+O 2 = Fe3O4C、KMnO 4=K2MnO4+MnO2+ O2 D、C+ O 2 = CO2三、置换反应1、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2、表达式:A+BCB+AC3、举例:4、练习: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S+0 2=S0223 24422KCll OMnnHO 223223COHaC22

3、2COuCHHB、2H 202=2H20+02C、CH 4+202=C02+2H20D、Cu0+H 2=Cu+H20四、复分解反应1、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表达式:AB+CDAD+CB3、发生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水或气体4、举例:5、练习: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H 2SO4+Ca(OH)2=CaSO4+2H2OB、H 2SO4+BaCl2=BaSO4+2HClC、Fe+2HCl=FeCl 2+H2D、2HCl+CaCO 3=CaCl2+CO2+H 2O五、中考热点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NaOH+HCl = NaCl+

4、H2OB.CO+CuO Cu+CO 2 C.Zn+H2SO4=ZnSO4+H2 D.CuO+H2SO4=CuSO4+H2O2、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型OHNaClHl2 33HNOAgClNlaOa3232 uSu2442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锌和稀盐酸B.二氧化碳和水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定义、特点、举例、练习等,其中复分解反应是重点也是难点,希望在以后的复习中应多加练习。七、板书设计:见 PPT八、作业1、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KNO3 + HCl KCl+Na

5、2CO3 NaOH + K2SO4 CaC l2 + K2CO32、 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能的写出方程式,不能反应的简述原因。Mg+H2SO4 Cu+H2SO4 Hg+HCl Al HCl Fe+Hg(NO 3)2 Ag + CuSO4化学反应四种基本类型(教学反思)化学反应有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在中考复习中,我将四类基本反应规律总结如下:一、化合反应二、分解反应三、置换反应四、复分解反应在复习中,我应该让学生依据规律写出相应的方程式,多多益善,集思广益,进行方程式归类大练兵。然后让同学之间展开讨论,进一步研究各类反应能发生的条件,以加深化

6、学反应基本类型及规律的掌握。化学反应四种基本类型(说课稿)一、说教材1、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反应基本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分别在教材的第二、八和第十一单元。自学习了化学变化的规律后化学反应就以直贯穿于教材的始终。在中考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在 4-6 分。因此这部分知识在教材和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 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过程与方法学会审题从题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化学反应解释

7、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3、 重点、难点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中考说明及教学内容把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确定为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把会判断和书写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为教学的难点。二、 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是复习课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复习。学生在心理和知识背景上都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写各种类型化学方程式还有一定的困难。这是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教师要引起关注的。三、 教法和学法 1、 教法 教师依据课程标准、中考说明和化学学科的体系设置能够体现主干知识核心知识、能够体现解题

8、规律、方法所揭示的规律和解题方法能够解决同类问题的一个标杆题引导学生读题、审题、找关键词、回顾相关知识做题归纳解题的方法、技巧和规律再用解答标杆题揭示出的解题的方法、技巧和规律分析并完成类比题。 2、 学法 学生在教师出示标杆题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认真审题、读题画出与解题相关的关键词语再通过自探、共探、合作交流回顾相关知识并予记录独立完成标杆题进行板演再根据教师出示的答案进行校正找出易错点分析、讨论和反思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技巧和规律再来完成类比题。四、 教学程序 首先以化学反应很多但可分为一定的类型为导语导入课题展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并出示标杆题1、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特点是多变一。2、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特点是一变多3、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 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特点是: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4、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 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