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531485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 ( Du c k v i r u s h e p a t i t i s A ) 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 、高致死性传染病 ,具发 病急 、病程短 、传播快 、病死率高等特点 ,主要 侵 害 3 周龄以内雏 鸭, 严重威胁养鸭业健康发展 。 该病 已出现并流行半个多世纪 ,截至 2 0 0 6年 , 研究人员测定出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 标志着国 内外对该病 的研究 已进入一个崭新 阶段 。该病毒 目前存在较多变异株 ,国内外学者对其作 了大量 研究与分析 。 本文从鸭 甲型病毒性肝炎 的流行病 学 、 分子遗传进化 、 基因组结构功能等方面人手 , 阐述 了鸭 甲型病毒性 肝

2、炎 常见 的基 因型及其临 床特征, 最后分析出G e n B a n k 数据库中鸭甲型肝 炎病毒的分子遗传与进化图谱 ,并归纳出常见 的监测方式 与预防措施 ,旨在为全面地分析该 病毒特性 、 较好地预防该病发生提供直观的评价 指标和方法 , 为预防鸭甲型病毒性肝炎提供参考 依据 。 1 鸭甲型肝炎病毒的命名与溯源 目前 ,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由鸭 甲型肝炎病毒 ( D HA V)引起 。该病毒 曾与鸭星状病毒 ( D As t V) 统一被命名为鸭肝炎病毒 ( D HV ) ,分 I、 3 个血清型,均归属于小 R N A病毒科。但根 据 2 0 0 5年 7月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发表 的最

3、新 病毒分类第八次报告 , D HV - I I 和 D HV - 应归属 于 星 状 病 毒 科( As t r o v i r i d a e ) ,且 更 名 为 DAs t V一 1、 DAs t V一 2。 2 0 0 7 年, T s e n g 等 和 K i m等 分别在台湾 和韩 国鉴定出与 DH V - I 无抗原相关性 的新型; 2 0 0 8年 ,Wa n g等L4 J基于 V P 1 、VP 0 、V P 3基 因 序列及 3 D基因的部分序列将 D H V - 1 分 A、B、 c三个基因型,分别对应血清 I 型、台湾新型和 韩 国新 型。小 R NA 病毒科研究

4、小组建议在小 R NA 病毒科 中增设禽肝炎病毒属鸭 甲型肝炎病 毒种l5 J ,并将血清型 D HV - I的 3个基 因型归属 其 中。 本文将延用 2 0 0 8年后 的分类 ,将 引起鸭甲 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毒归属于小 R NA病毒科的禽 肝炎病毒属鸭 甲型肝炎病毒种 , 称之为鸭甲型肝 炎病毒 ( D HA V) 。 2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鸭 甲型病毒性肝炎 自然爆发时 ,主要侵 害 3 周龄以内雏鸭 , 死亡率可高达 9 0 一9 5 。 该病 无明显季节性 ,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传染源 ,仅 水平传播, 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易感鸭 品种 主要有樱桃谷 、北京鸭 、

5、樱桃谷 北京杂 、 樱桃谷与其他 品种鸭的杂交鸭 、番鸭 、半番鸭 、 浙江麻鸭、美 国水鸭等 。 D HA V- A 首次报道 于 1 9 4 5年 美 国长岛 。 1 9 5 4年 As p l i n和 Mc L a u c h从英 国病鸭 中分离 到该 病毒 ,1 9 5 7年 Ma c p h e r s o n和 A v e r y在加 拿大分离 出 DHA V- A 。其后德 国 、意大利 、 印度 、法 国 、苏联 、匈牙利 、 日本等 国相继报 道 了本 病 的流 行 。 自印度 、埃 及 分别 报 道 了 DHA V - A型 的变异情况后 , 美 国 S a n d h

6、u等 1 9 9 2 年利用鸡胚 中和试验 发现 1 株 DHA V - A的变异 株 与 DHA V - A仅有单 向交叉 中和反应 , 命 名为 I a型 【 。 在 我国 ,鸭 甲型病毒性肝炎最早 出现在上 海地区 ,1 9 8 0年王平等 【8 在北京地区分 离到了 该病毒 ,1 9 8 4 年郭 玉璞等 _9 用荧光抗体 间接法 确定病原为 DH A V - A。近几年 ,国内学者不 断 从发病鸭中分离到 D H A V - A的变异株:陈建红 任 丽 倩等 鸭 甲 型 病 毒 性 肝 炎 的 研 究 进 展 口 等 】 0 _报道称珠江三角洲地 区部分 DHA V毒株 的 毒力与抗

7、原性 发生变异 ;苏敬 良等 【 1 l J 从北京 和 广西两地分离的 2株毒株均与 D HA V- A型 阳性 血清无交 叉免疫反应 ,将 其暂定 为新 型鸭肝炎 病毒 ,基 因组序列测定表 明该毒株与 Ki m 报道 的韩 国新型 同源性最高 ;郑献进 等 报道 了 DH A V - A型变异株 的存在 ;范书才等 1 9 9 9年从 广东分离 的 GD 株病毒在血清学和抗原相关基 因上与 DH A V - A 不同 ,属新 型L 1 。为了解我 国 鸭 甲型病 毒性肝炎病 毒的流行现状情 况 ,袁率 珍等L l 5 J对 1 9 9 9 2 0 1 0年从广东、山东 、云南、 河南 和

8、 黑龙 江等地 发病 死亡 雏 鸭分离 得 到 DH A V 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与抗原相关 V P 1 基 因序列分析 ,结果 表明 目前 D H A V - A 和 DH A V - C 两 种 基 因 型 同 时 流 行 。 F u 等 对 2 0 0 1 - 2 0 0 7年分 离 自北京 、 内蒙古 、 重庆 、 广东 、 上海 5个地区的 2 8个样本基因序列进行分析 , 发现其 中 1 3株是 D HA V- A,1 5株是 DH A V - C。 何冉娅等【 1 6 J对 2 0 0 7 2 0 0 9年华 南地区各鸭场发 病雏鸭进行病原学检测 和 VP 1基因序列分析 , 结

9、果显示 危害华南地 区的鸭 甲型肝炎病 毒 已发 生变异 , 且存在 DH A V - A、 DH A V - C两种基 因型 毒株的流行。此外 , L i u等【 1 7 J在 临床表现为过度 摄食 、剖 检 以肝病变 为主的病鹅体 内也 分离到 了 DHAV - c毒株 。 3 鸭甲 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 3 1 临床及病变特征 DH A V潜伏期为 l 2 d ,临床表现主要是全 身性抽搐, 运动失调, 两脚痉挛, 头向后仰呈角 弓反张状 ,身体倒向一侧或就地旋转等神经症 状 ;剖检病变主要 出现于肝脏 ,表现为肿大 、质 脆 、色暗淡或发黄 ,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或 出血点 。 3

10、 2 组 织病理 变化 病理变化 出现严重的肝坏死 、 炎性 细胞渗出 及胆管上皮细胞增生 ,非化脓性脑炎等变化 。伍 莉等【1 8 j用 DH A V - A感染雏鸭发现攻毒后 1 2 h , 肝 、脾 、肾及胰等器官组织以变性为主;攻毒后 2 4 h呈现明显 的坏死性病变 ;攻毒后 7 2 1 6 8 h , 则出现较为明显的增生性病变 。 3 3 理化特征及生化指标 DH A V 呈球形或类球形 ,直径 2 0 4 0 n m, 无囊 膜 ,无血凝性 ,胞浆 内繁殖 。DH A V 耐酸 ( p H 3 0 ) ,耐热 ;对 乙醚 、氯仿 、胰 酶和常见消 毒剂有抵抗力 。 DH A V

11、 感染雏 鸭的血清生化指标表现为血 清中葡萄糖 、 总蛋 白、 白蛋白含量及谷丙转氨酶 、 谷草转氨酶活性的变化有一定规律性 , 且 自由基 参 与鸭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致病过程 。 4 鸭甲型肝炎病毒的分子遗传与进化 Ge n B a n k数据库 中有 4 9株 DH A V - A全基因 组序列 ,1 4株 D HA V - C全基因组序列 。系统进 化分析显示 ,DH A V - A可分成两大支 ( 图 1 ) ;毒 株 的进化规律与 时间性和地域性 没有明显 的联 系 ;不同地域 、国家之间存在进化地位十分相近 的病毒 ,例如 2 0 0 7年越南疫苗株 VX XT与 9 4 年韩 国

12、株 DH V - HS 、2 0 0 5年台湾株 5 8 8 6同在一 个小分支 ,同源性分别为 9 9 2 、9 5 4 ,后两 者之间的同源性为 9 5 5 ;2 0 0 8年我国分离株 L Y 0 8 0 1 与 1 9 9 5年韩国株 D H V - H S S 处于姊妹进 化分支 ,同源性为 9 4 3 ;北京地 区 F、J X毒株 I S S N 1 0 0 0 3 0 6 1 C N 1 1 1 9 9 8 Q C h i n J Bi o t e c h J u l y 2 5 , 2 0 1 2 V o 1 2 8 No 7 1 O 0 8 8 8 5 HDHV1 一 S H

13、 Ch i n a 2 0 0 8 F J 1 5 7 1 7 8 1 9 8 H2 Ch i n a 2 0 0 8 EU3 9 5 4 3 5 1 厂 1 r 1 一 J l 5 7 l 7 4 1_H _ D H_Y S CC h i n a 2 0 0 8 F r 1 : L JH1 O 8 U 1_ C h i n a 2 Q 3 9 5 4 3 6 J S G C h i n a 2 0 0 7 F J 9 71 6 2 3 1 l 一 DHAV 1 Ch i n a J 2 0 0 8 EU3 9 5 4 4 0 1 一z Z C h i n a 2 0 0 8 E U 3 9

14、5 4 3 9 1 l O O r HDHV1 一 GS Ch i n a 2 0 0 8 F J 1 5 71 7 5 1 L ZJ C h i n a 2 0 0 7 E F 3 8 2 7 7 8 1 1 0 O 1 0 0 8 2 1 0 0 J _ 一F F Z 0 5 C h i n a : F u i i a n , F u z h o u 2 0 0 5 F J 4 9 6 3 4 0 1U 一G H Z 0 4 C h i n a : G u a j l 2 d 6 n Hu i v0 b 4 j 6 1 0 0 r HDHV 1 HB Ch i n a 2 0 0 8 F

15、J 1 5 7 l 8 0 1 L F C h i n a : B e2 i i n g F a n 2 s h a n 2 0 0 7 E U2 6 4 7 2 1 -LuJ Ch n a 2 0 0 9 GU0 6 6 8 l 9 1 _H DH V1 = fi D C h i n a 2 0 0 8 F J 1 5 7 1 7 9 1 1 0 0 L一J x _ch i n a 2 0 0 8 E U3 7l 5 5 7 1 H Ch i n a : T a i wa n 2 0 0 5 I 3 02 4 9 3 0 0 1 DHV HS S S o u t h Ko r e a 1 9 9 5 DO8 1 2 0 9 2 1 一LY0 8 0 1 C h i n a 2 0 0 8 F J 4 3 6 0 4 7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