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方法途径

上传人:lc****zq 文档编号:4531293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专业化方法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专业化方法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专业化方法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专业化方法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专业化方法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专业化方法途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教育科研和教研为载体 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发展性教育是全面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促进教育科学和可持续发 展的全新理念。市教育局 2002 年提出发展性教育理念以来,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贯彻实施, 对推进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市实验中学是我市 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一直走在全市前列。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全面实施发 展性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特 色发展的进程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利用今天发展性教育论坛的机会,主要谈谈我 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具体做法和体会。如果说教育科学发展靠的是

2、一流学校,那么学校科学发展靠的是一流的教师队伍。我 校在实施发展性教育过程中,提出了“注重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位”的总体工作思路, 在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中干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把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总的切入点和突破 口,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措施写入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之中,确定了“以教育科研 和教研为载体,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队伍建设思路。具体工作中,以“师魂 工程” 、 “富脑工程”和“名师工程”为三大主线,本着“德能双修,绩效并进”的原则, 引领教师不断拓宽专业化发展渠道,走出了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队伍建设之路。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思想基础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

3、教师主体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德建设是思想基础。 没有良好的师德,教师专业化发展就失去了方向和灵魂。师德建设中,我校以国家颁布的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市教育局下发的各项规章为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提出明 确要求,通过“内化”和“外化”来实现总体设想。(一)将师德建设要求内化为教师的主体意识。规范要求是师德建设的具体内容,也是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参照体系。如何将规范贯 彻到教师头脑中,内化为主体意识是关键。为此,我们通过开展三个层次教育活动,实现 目标。一是学习内化。学校通过规范原文引领学、重点条目反复学和观看全国师德模范专题 片、爱国教育专题片等形式,让教师对师德规范有整体的感性认识和

4、理性认识;通过组织 开展师德大讨论、我的师德观演讲等活动,让广大教师畅谈学习感受,交流心得,引起思 想共鸣。五年来,组织教师观看主题教育专题片 6 部,师德先进个体专题片 20 余部,为规 范要求的内化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二是引领内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优秀师德典型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学 校每年组织一次校内师德优秀教师评比,同时开展师德报告会,让当选的师德典型在会上 做报告。几年来,我校先后有 16 名师德优秀教师登台演讲,他们的先进事迹在教师引起较 大反响,取得见贤思齐的教育效果。三是警示内化。教育是有效的,但又不是万能的。处理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的 本身也是教育过程。学校在局党

5、委的支持下,公开处理了 5 名违反师德的教师。先后对 6 名教师进行诫勉谈话,既教育了本人,也警示了他人。(二)将教师的主体意识外化为规范的教育教学行为。师德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新教师上岗前,学校把师德教育做 为岗前培训重点,让新教师在进入岗位前就提高师德意识,自觉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在班 主任选配上,我们把师德高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安排到岗位上来,既体现 了师德优先的引领作用,也为学生做出了榜样;教师晋级、评先等方面,师德都作为否决 条件。在学校的大力倡导下,高尚师德师风成为广大教师的从教追求,形成了人人讲师德 的良好氛围。近年来,我校还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学校

6、德育协调起来,作为教育科研课题来研究, 从理论上探索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二、加强专业能力培养,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智力基础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专业基础。教 师的专业能力主要表现为基本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和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力。 为有效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我校采取了以下做法。(一)开展行动研究,优化专业能力结构。教师的基础能力是教育教学的主要支撑,行动研究是提高基础能力的有效手段。一是开展备课研究。这里所说的备课,不是单纯的分析教材和形成教案,而是提倡创 新。我们以备课组和教研组为单位,实行备课汇课制,备课组内“同一课”研讨活动依据 学科特点,以教

7、研组为单位,深入开展新课型和有效教学的探索。如语文科以“文言文阅 读” 、 “现代文阅读” 、 “作文阅读”三种模式为依托,探索新路。数学科注重学生数学思维 能力培养,开展数学“同一节课”教学模式研究。英语课注重口语能力培养,设立英语听 力时间,使学生在欢乐中学习英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二是组织观摩课研究。观摩课是体现教师集体智慧和研究成果的舞台,也是引领青年 教师提高的途径。每年学校都组织一定数量教师做观摩课。通过教学活动和评课活动,提 高教师的基础能力。如去年十二月份我校组织省级以上骨干教师在全市进行了教学和备课 组研讨开放月活动,全市有近 20 所中学,近千名教师到校做教学观摩,充分发挥

8、了骨干教 师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广大教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三是开展读书活动。在学校“富脑工程”的倡导下,教师再读书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由学校规定重点必读篇目,优化教师知识结构。组织开展“五个一” 活动,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篇读书心得、上一节高质量的研讨课、写一篇深刻的教学案 例、立一项与学科教学有关的研究题目,期末组织“教学艺术心得”研讨会。四是开展竞赛活动。各种教育教学竞赛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平台,学校定期开展教 学技能活动。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质课竞赛、说课比赛、演讲比赛等,引导广 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提高了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此外,学

9、校还有目的的派教师外出专项学习,参加国家和省市级培训。组织教师到兄 弟学校参观。外出培训学习的教师回校后,及时为相关教师做报告,以点带面、全面提高。(二)组织能力测试,促进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学校每学年都有目的、分项目对全体教师进行专业能力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科学分 析,能力合格教师指出其努力方向,能力欠缺教师进行集中训练,促进广大教师专业能力 的不断提高;每学期进行学生、家长、教师三个层面问卷,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 在的问题,对集中的问题进行反馈并进行培训。专业能力的提升,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近年来,我校先后有李平、王 金华、庄春辰被评为市级名师,姜海波、刘波、王金华被评为第

10、二届省科研型名师,王金 华、姜海波被市研修院聘为兼职教研员。三、加强专业水平培训,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学术基础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教师适应工作需要和成为成熟教师的主要表现。我校在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上采取了如下做法:(一)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占领专业水平的制高点。课题研究是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了国家级课题 3 项,省级、市级课题 15 项,参与研究人员占任课教师的 90%。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 课题研究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实践中,广大教师积极探索课题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理论学习、专家报告、 案例研讨、课例点评、经验交流、听课观摩,使广

11、大教师形成了浓厚的研究风气。在实践 中探索、体验,在困惑中反思、感悟,在研究中分享、交流,在辨析中超越、提高在为教 师的学术追求。以有效教学为例,我校先后确立科研课题 3 项: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和 实施的研究 、 新课程理念下好课及评价研究 、 有效校本教研实践研究 ,对提高教育教 学水平生良好作用,今年的中考,全市前二十名中我校占 17 人,前一百名中我校占 78 人。 这其中教育科研发挥了重要作用。同课异构课题研究也是我校的一大特点。研究中,我们把同样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 根据学生实际,现有教学条件进行备课并上课。由于教师不同,教学设计、执教风格、所 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听课的老

12、师就能对这几节课进行有效的比较,找出各自 的优点和不足,然后进行对比、反思、总结、提高。近年来我校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 促进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提高了对教材的理解、处理、把握及教学领悟的能力, 有效的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目前,学校正在全力打造“十一五”课题研究成果,年底将举行校内成果总结会,让 优秀成果在校内推广。同时,把发展性教育实施作为“十二五”课题研究重点,在学生学 习方法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办学特色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二)以问题研究为先导,定位专业水平的新起点。问题研究是近几年教师培训的新形式,也是行之有效的培训手段。问题是从实践中来 的,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

13、题和解决问题就是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教育教学中 有些问题是十分典型的,很有必要进行认真思考研究。我校近年来在教师中开展课堂教育 教学技能技巧系列研讨活动:由青年教师将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提出来,然后 由名师骨干面对面的进行现场解答。这种研讨看似杂乱,但很实用,既有效解决了教学中 的实际问题,又让教师在研讨中增强了研究意识,提高了专业水平。(三)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激发专业水平的兴奋点。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育人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必须要以各项实践活动为载 体,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为教师提供竞争与合作的平台,在全体教师中形成比学赶帮超 的良好氛围。我校通过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师专

14、业理论测试、骨干教师示范课、新教 师汇报课、教师说课大赛、教师演讲比赛、青年教师才艺大赛、教师教案设计大赛等活动 激励优秀教师,鞭策弱势教师,有效的激发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兴奋点,从而自觉的参与 到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同时,学校还通过适时、适当的评价机制使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发展的 宝贵财富。也鼓励相对落后教师在学校大环境的引领下鼓足勇气,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 专业水平。这样对于一个学校中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其发展的目标和动力,使全体教师在 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均在不断的提高。(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打造专业水平的平衡点。随着近几年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成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显著

15、标志。能 否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发布,成为衡量教师现代化的重要依据。我校在完善信息技术设施的同时,重点强化教师培训,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作 为重点,对教师进行分层次、分内容的培训。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除了常规应用以 外,重点培训网络资源应用、本土教育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中等水平教师,重点培训 现有资源的创新应用。初级水平教师,重点培训操作技能和资源应用。通过三年来的培训, 全校教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资源组织教育教学活动面达 100%,能够开发资源的教师达 20%。能利用现有资料制作课件的教师达专任教师的 70%,课堂教学信息手段应用率达 50% 以上。(五)以终身学习为目标,开

16、发专业水平的创新点。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中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优化能力结构 是根本保障。现代社会知识的快速更新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养成爱学习的习惯。 我校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及时掌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动向,掌握教育研究的最 新方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学校教研室每半年为图书馆提供一次新书目,及时购买保证教 师阅读。同时,针对学科不同、年龄不同,采取分层次规定学习目标和任务的方法,引导 教师在原有水平上,通过读书都有提高。目前,我校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团队, 学习型教师已经成为自觉行为。三、加强专业风格打造,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创新基础教师的专业风格是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段的最高境界,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是成为名师 的 首要条件。我校从两个方面入手打造教师的专业风格。(一)突出教育教学个性化。教育教学活动不是一般的产品生产,而是面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群体的创造性劳动。对 于教师来说,好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只是完成任务,而是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现过程中的 个性特点。为此,我校大力提倡教师教学的个性体现,引导教师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教学 语言风格、教学体态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